郭晔教授:晚期唾液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编者按:近年来,唾液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较快,尤其是在唾液腺癌的精准诊断和精准靶向治疗方面。在2021年的CSCO东方头颈肿瘤高峰论坛暨CSCO头颈肿瘤专委会年会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晔教授就“晚期唾液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图片
唾液腺癌的药物治疗很大程度是基于蛋白和分子检测的药物治疗,需进行蛋白或分子的检测。2020年ESMO上的一项研究基于ESCAT分型,将唾液腺癌的药物治疗分为4种(图1):针对NTRK融合的抑制剂恩曲替尼、拉罗替尼;针对HER2过表达(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或AR过表达的药物(曲普瑞林+比卡鲁胺,亮丙瑞林+比卡鲁胺),一些可选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针对ER过表达,以及FGFR、PIK3CA、EGFR、CHEK2、PTCH1基因突变;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的药物,主要靶向NOTCH、BRAF(非V600E)、BAP1、CDKN2A、EGFR基因。
图片
图1. 唾液腺癌的ESCAT分型(Hernando- Calvo A, et al. ESMO 2020)
2021 ASCO上Hernando-Calvo等在唾液腺癌患者中进行了蛋白组学和基因改变的分析,显示常见的蛋白或基因改变包括:AR扩增、MYB-NFIB融合、TP53突变、HR扩增、HER2扩增、PIK3CA突变等。与其他唾液腺癌不同,ACC存在特征性的MYB-NFIB融合,而目前针对此靶点还无有效药物。匹配治疗中,40%为AR阳性,其次为HER2过表达、PIK3CA突变;60例患者中,大部分为男性(65%),ECOG功能分级良好,大唾液腺癌患者占80%,25例为ACC,大部分为导管癌或其他类型。结果显示,总缓解率(ORR)为25%,靶向NTRK、HER2、AR的药物ORR分别为100%、63%、23%,其他靶向药物虽然有效率低,但具有很高的临床获益率。
抗雄激素治疗
涎腺导管癌(SDC)是唾液腺癌中表达AR最高的亚型。其他亚型唾液腺癌也有AR表达的报道。2018年Fushimi C等发表的一项前瞻性Ⅱ期研究纳入36例唾液腺癌患者(SDC 34例,其他2例),应用亮丙瑞林+比卡鲁胺治疗,CR+PR达到了41.7%。二级治疗方面,2021年10月JCO在线发表Locati LD等的前瞻性Ⅱ期研究显示,24例患者(SDC19例)既往ADT失败后,挽救方案采用阿比特龙+强的松+LHRH类似物治疗,ORR为21%,DCR达到62.5%。这提示,AR在SDC中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靶点,这类患者往往是老年男性,因此,临床上要确保AR得到充分抑制后再考虑其他治疗模式。
抗HER2治疗
所有表达HER2的实体瘤中,唾液腺癌位列第5。而在所有唾液腺癌,HER家族非常常见。日本学者在2019年JCO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治疗HER扩增的唾液腺癌,获得了70.2%的ORR。2020年欧洲Kurzrock R等在Ann Oncol上发表的一项2a期、多中心、篮子研究——MyPathway研究中,针对HER2过表达或扩增的唾液腺癌患者,采取帕托珠单抗+曲托珠单抗治疗,ORR达到60%,提示对于这类患者,上述去化疗的联合方案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模式。
抗体偶联药物(ADC)是近来研究的热点。2021 ASCO的一项研究采用ADC药物DS-8201二线治疗SDC患者,PR率达到47.1%,DOR为12.9个月(图2),所有患者肿瘤均缩小,提示ADC是治疗HER2阳性肿瘤的一个有效药物,同时验证HER2是唾液腺癌的一个驱动基因。
图片
图2. DS-8201二线治疗SDC
抗NTRK治疗
在分泌性唾液腺癌中,NTRK融合基因的发生率在75%以上,并被作为临床诊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其中ETV6-NTRK3融合占绝对主导地位。2021 AHNS上一项研究分析了拉罗替尼治疗唾液腺癌的效果。纳入的24例患者全部有ETV6-NTRK3基因融合,既往均经过充分治疗(包括手术、放疗、系统治疗)。研究显示,拉罗替尼治疗ORR为92%,部分缓解率79%,仅2例患者出现进展。而且,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唾液腺癌,只要检出ETV6-NTRK3基因融合,均可以采用拉罗替尼治疗。中位DoR、中位PFS和中位OS均未达到(图3)。
图片
图3. 拉罗替尼治疗有ETV6-NTRK3融合的唾液腺癌
免疫治疗
PD-L1在唾液腺癌的表达有很大异质性,主要是在LCC,其他依次为SDC、CxPA、SCC、AcNOS,而在腺样囊性癌(ACC)、AcCC表达尤其低。KEYNOTE-028研究探索了帕博利珠单抗在PD-L1阳性唾液腺癌中的疗效,ORR仅12%;而另一项研究中,无论是否联合放疗,K药对ACC均无效;K药联合Vorinostat治疗唾液腺癌也未见疗效提高。其他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或者联合伊匹木单抗,无论是在ACC还是在ACC人群,ORR均未超过10%。
2021 ASCO上公布的一项研究主要在R/M Non-ACC唾液腺癌中探索了双免治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的效果。研究未达主要终点最佳的肿瘤缓解(BOR),整体的疾病控制率40%左右(PR 16%,SD为25%)。然而研究发现,达到PR的患者全部为黏液表皮样癌,这提示,PD-1抑制剂治疗对黏液表皮样癌具有一定效果,未来研究有待探讨其中的机制。
ACC的治疗
抗血管生成治疗
抗血管生成对ACC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唯一被NCCN推荐用于ACC系统治疗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是仑伐替尼。Tchekmedyian V等2019年在JCO发表的研究显示,仑伐替尼使大部分ACC患者肿瘤缩小,ORR 15.6%,既往TKI暴露的患者应用仑伐替尼后也有缓解,提示抗血管生成药物可能是ACC治疗的一个重要选择。
ASCO上唯一一项在ACC患者中进行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于2020 ASCO上公布了临床数据分析结果。该研究由韩国的Keam B等开展,研究入组9个月内有客观疾病进展、既往接受化疗的患者,所有患者进行NGS,以1:1接受阿西替尼(5 mg bid)或者安慰剂,如果安慰剂组出现进展,则交叉接受阿西替尼。结果显示,阿西替尼组27例患者全部处于疾病稳定状态,疾病控制率达到100%;在观察对照组,51.9%的患者为SD,但该组患者疾病进展后再应用阿西替尼,DCR率达到92.3%。此外,ACC患者阿西替尼治疗的中位PFS为10.8个月,相比安慰剂组,疾病进展风险降低75%(HR0.25,P
ACC免疫治疗
Linxweiler M等2020发表在Clin Cancer Res的研究中,对ACC的免疫状态进行分析,发现ACC表现出免疫排斥的微环境,存在M2型极化巨噬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以及非常低的突变负荷。这提示,ACC并不适应免疫治疗。
ACC靶向治疗
2019年Ho AS等发表在J Clin Invest的分析显示,原发ACC的基因突变率比复发/转移性ACC低很多,提示在进行转移性ACC的靶向治疗时,要考虑使用转移的肿瘤标本进行二次基因检测。尽管人们对ACC进行了充分的基因检测,就其潜在靶点而言,FDA批准的靶向治疗药物仅1.8%,临床证据显示可能靶向治疗有效的仅8.8%,6.1%为临床前研究证据可能有效,而83.3%的ACC基因突变人们还未找到治疗靶点。因此,ACC靶向治疗仍是一项巨大挑战。
NOTCH1是公认的ACC预后不良的因素,其对ACC的肝、骨转移具有重要预测价值。NOTCH1在不同类型肿瘤及肿瘤不同阶段的功能不同,其是抑癌基因还是促癌基因仍未明确,其与下游基因密切相关。大部分关于NOTCH1抑制剂的探索均失败,2021 ESMO上Ho A等公布的ACCURACY研究探索了6 mg的NOTCH1抑制剂AL101在ACC的疗效。结果显示,虽然肿瘤未缓解,但DCR率接近70%,提示AL101在控制难治性肿瘤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总结
晚期唾液腺癌的治疗已进入精准诊疗的阶段。SDC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分子分型,抗雄激素和抗HER2是重要的治疗手段。MASC通常具有ETV6-NTRK3的融合基因,NTRK抑制剂已成为标准治疗选择。唾液腺癌的免疫状态根据不同组织类型存在很大的差别,免疫治疗应考虑个体化。ACC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部分抑制疾病进展,但明确其驱动基因和通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而NOTCH1抑制剂的优化和联合开发势在必行。
专家介绍
图片
郭晔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兼Ⅰ期临床试验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权声明
凡署名原创的文章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