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期畜兽画画家之三——韦偃

韦偃
他是唐代声誉几与曹霸、韩幹相若的另一位画马名家。
韦偃,一作鷃。事略见于《唐书·艺文志》《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益州名画录》《杜工部集》《海岳画史》《广川画跋》等书。结合所叙。他是京兆(长安)人,寓居于蜀。生卒时年不详,活动时间约在玄宗、肃宗朝。他出身绘画世家,父亲韦銮,善画山水、松石;伯父韦鉴,善画龙马,妙得情势,所以画史称他能传家学。他于绘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工画水,高僧奇士,老松异石,笔力劲健,风格高举”,形容其作品为“咫尺千寻,骈柯钻影,烟霞翳薄,风雨飕飕,轮囷尽偃盖之形,宛转极盘龙之状”,成就过父远甚。也善画马、牛、羊等,尤其擅长画马。
他的马,最为唐朱景玄称赞。《唐朝名画录》中说他,“居闲时,常以越笔点簇鞍马、人物”,作品不只“山水云烟,千变万态”,所画的马“或腾,或倚,或龁,或饮,或惊,或止,或走,或起,或翘,或跂”,“其小者,或头一点,或尾一抹”;“山以墨斡,水以手擦,曲尽其妙,宛然如真”,则知他善于绘画群马,表现各种情状动态,再搭配巧置的山水、树石,营造大片宛如真境般的大自然景象;又指他“亦有图麒麟之良,画衔勒之饰,巧妙精奇”,则是指他也绘个别特写马,画得巧妙精奇,推许为“韩幹之匹”。诗人杜甫对于他的画艺极为推崇,对其画马作有《题壁画马歌》,诗云“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麒麟出东壁。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又有题其画松树的《戏为双松图歌》,有“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可知他在世时,同时以山水松石和画马精妙并誉于世,马中又特别擅长描绘马群生活的情景,笔墨肆恣,能够曲尽各种神情状态,宛然如活,因而赢得高名与画史地位。
韦偃作品传世,《唐书·艺文志》记载,有《天竺胡僧渡水》《放牧图》,北宋《宣和画谱》中记载,徽宗内府收藏他的画迹,计有二十七件,画名有《牧放人马图》《三骥图》《三马图》《莫江五马图》《牧马图》《散马图》《牧牛图》《沙牛图》《牧放群驴图》《早行图》《读碑图》《松石图》《松下高僧图》等,有画马、牛、驴、人物等,仍以马的题材为多。画迹流传至今,绝无仅有《双骑图》一件。
图片
唐代 韦偃《双骑图》设色 31×44.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双骑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为《墨林拔萃》册中一帧,画为绢本,高31厘米,宽44.5厘米,设色画法。内容绘画两人骑马挥鞭奔驰,人马姿态奇矫生动,唯笔墨不似唐人风格,但是笔线粗重,颇能掌握形象生动,看来应是后人摹本。
不过,除了这件存世唯一题名韦偃作品外,在现有存世古画迹中,倒有一件别人临摹他的作品,而且出自名家手笔,摹本必定具有颇高的存真度,可以据以认识原画的形态面貌,也就是韦偃绘画的形貌。
北宋 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左右划动浏览大图
这件作品名为《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现藏故宫博物院。画为手卷,绢本,高46.2厘米,长429.8厘米,设色画法。
图片
北宋 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局部
唐代崇尚武功军备,十分重视养马,在陕西沙苑地方设有沙苑监,从事饲养大量的良马。此画内容便是绘画沙苑养马场中的部分情景。在一望无垠的平坡沙草之间,牧人马匹迤逦而行,浩浩荡荡,场面壮观,气象雄伟;细加清点,全图奚官、圉人计一百四十多人,大小马匹约一千二百有余,如此内容浩繁的绘画作品,诚为历代流传画马画迹中难得一见。
图片
画幅右上角,有画家篆书小字题“臣李公麟奉敕摹韦偃牧放图”字样,另有清高宗题诗;卷后有明太祖题记,以及历代公私收传印记,说明是件流传有绪的名迹。这卷画作,从绘画表现看来,构图繁复,气势磅礴;人物服饰、器物以及马匹画法,俱与一些唐画中所见符合,显见合乎唐代绘画特征;而绘画马匹姿态变化多样,有奔跑、追逐、翻滚、起卧、龁饮、嬉戏,等等,不一而足,栩栩如生,完全吻合上述画史记载形容韦偃善画马群的特点;尤其是通卷构图疏密相间,有条不紊,气势通连,人马画法用笔流畅。
图片
图片
此画卷虽属摹本,但是如此繁复众多的人马形象,若无对于画马具有高深造诣者难以办到,李公麟不仅为宋代也是中国画史上人马画大家之一,因此相信唯有他才具此技能,而且也相信凭其技艺必能传达原画的状貌精神;摹画者既是如此难得,那么原画创作者更是绝无仅有,相信必为韦偃作品无疑。因此世人透过这件摹本等于看到韦偃真迹一般,完全可以欣赏到他那超逸不凡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