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移民管理事业呼唤的榜样

图片
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总能奏响壮丽乐章。
如火激情与担当奉献同行,总能焕发绚丽光彩。
一名名卫士,坚守岗位、埋头苦干,在口岸边境建功立业;一个个身影,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基层一线成长成才;一对对伉俪,风雨同舟、齐心协力,在边关国门相伴相守……他们,是国家移民管理队伍的有生力量,是新时代移民管理事业的新生代。
让我们一起感受国家移民管理机构“百名岗位建功新警标兵”榜样的力量——
甘于奉献,书写华彩篇章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书写人生、创造历史。
曾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现役部队优秀士官”、公安边防部队第三届“带兵模范”等荣誉,荣立一二三等功各一次的李加立,是南通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民警。2006年起,他就一直坚守在边检3210艇上。改革后,他依然经常钻机舱,细致检查油、水、电、气以及各种管路阀门,确保船艇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他还结合维修经验编写《船艇维修疑难问题汇编》,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50余名船艇业务骨干和技术尖子。对于今后的打算,他说要一直坚持下去。
图片
李加立(右)
“兵王”徐志东,部队改革前是一名七期士官,有近30年兵龄,历经炊事员、司务长、车辆管理员等岗位历练,还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可谓多才多能。面对改革,他毅然选择留下,成为圈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民警。
图片
徐志东
徐志东能够充分发挥老党员、老班长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年轻民警努力奋斗。疫情暴发后,他拿起相机深入口岸现场,拍摄了一幅幅珍贵的抗疫画面,为战友敢于担当奉献的精神鼓与呼,在各级媒体发稿百余篇(幅),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18年新闻摄影路,南京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民警章善玉,从未停止用镜头记录工作的点滴。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他随警作战,定格战友们冲锋陷阵的英姿;脱贫攻坚战场,他远赴广西三江,拍下战友们服务群众的笑脸;宣传文化阵地,他投入真情,在各大媒体用光影展示工作成效……
图片
章善玉(左四)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我会继续扛起相机,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将火热的移民管理工作报道出去,让更多的人知晓我们这支年轻的、英雄的队伍!”章善玉表示。
青春热血挥洒军营26载,脱下军装,奋战浙江嘉兴港口岸一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前行。他就是嘉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民警王传忠
图片
王传忠(右)
从士兵转改民警到业务骨干,从特级厨师到优秀检查员,王传忠始终保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他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和边检勤务英语,认真钻研不同国家、不同版本的护照、签证样式及特点,熟练掌握了业务系统操作流程、勤务常遇问题处置方法。他说:“我始终相信,工作岗位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好平台,无论是在炊事班,还是在执法执勤一线,都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
冼梦羡,拱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民警。从驾驶员到检查员,他经历了“先进-后进-先进”的蜕变过程,被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评为“2020年全警实战大练兵标兵个人”。
图片
冼梦羡
疫情暴发后,冼梦羡主动承担起登记、移交发热旅客、疑似病例等需隔离人员任务。他每天穿戴全套防护装备执勤,负压隔离房成了常去的“办公室”。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珠海市委号召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冼梦羡又报名加入“党员先锋队”,和同事一起为驻地抗疫贡献力量。在所分管的小区相对老旧、无物业管理、开放度极大的情况下,他出色完成社区排查、人员管控等工作。他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守护家园,义不容辞。”
余文杰,贵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执勤二队民警。今年,国家移民管理局组织新警赴艰苦边远地区实践锻炼,他响应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多彩贵州前往彩云之南,在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牛洛河分站锻炼了半年。
图片
余文杰
3月12日凌晨3时许,余文杰带领由辅警、民兵组成的5人执勤小组,对企图偷越国边境人员实施抓捕。最终,在他的指挥下,执勤小组成功抓获藏匿在草丛中的8名偷渡分子。第一次执行抓捕任务,使余文杰清醒认识到边境防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之后的巡逻中,他及时记录执勤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在20多公里边境巡逻线上,他带领执勤小组开展巡逻35次,踏查边境线700余公里,记录执勤日志40多页。
改革后,新疆伊犁边境管理支队八十间房子边境检查站余雷,成功实现从驾驶员到业务骨干的蜕变,并成长为执勤队队长。面对工作从干一阵子变为干一辈子,面对身份转变带来的业务能力要求,2020年5月,他主动申请前往一线,成为八十间房子边境检查站执勤民警,并承担起人员核查、车体检查等最繁忙的工作。面对疫情,他放弃休息,第一时间加入“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24小时坚守战“疫”一线。执勤过程中,针对车多人杂、风险点多的实际,他总是冲在前面,参与检查、消杀重点地区来往车辆。他说:“作为执勤队队长,必须对队员负责。”
图片
余雷
勤奋学习,立志成长成才
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始终坚持勤奋学习,不断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努力在新时代移民管理事业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工作19年来,普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五队民警土旦次旺一直坚守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阿里高原。现在的他能够做到藏语、汉语、尼泊尔语三种语言自由切换。每次单位与尼方会晤,他都主动申请担任对尼警务联络人和警务合作翻译官,先后参加非正式会晤48次。
图片
土旦次旺
身为少数民族士兵转改民警,土旦次旺非常注重学习,为更好地服务尼泊尔香客,他买来字典对照着藏语学习尼泊尔语,利用手机软件练习发音,逐步掌握了尼泊尔语听说能力。工作中,他共与尼方进行专线电话沟通200余次、书信沟通63次,针对会谈会晤、信息共享等方面合作内容,提出10余项对尼执法合作工作意见,为推进国际执法合作贡献了力量。
2016年,常熟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组建证件研究室,执勤四队民警田召锋参与此项任务,那时的他毫无证件研究工作经验。为尽快提升专业能力素质,他通过线上线下翻阅查找、向业务骨干虚心请教,先后掌握了防伪印刷、光学防伪、油墨防伪等证件研究方面知识。
图片
田召锋(右)
5年里,他整理了两期《海员证证件资料汇编》和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协定集》,梳理制作出证件采集工作流程图、证件鉴别流程图、通用证件防伪识别要点等,在海员证证件样本库平台搭建中提出整改建议30余条均被采用。如今,他已成为单位证件研究方面的专家,还示范带动其他士兵转改民警一同钻研。
从驾驶员到检查员,面对角色的转换、岗位的调整,福州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柯伟龙积极应对。针对业务基础薄弱的实际,他利用每一次跟台学习的机会,耐心请教查验技巧。上台时间有限,他就利用勤务间隙,一页页学习业务资料,每天进行自我测试,易错易混知识点记满了笔记本。
图片
柯伟龙
在学习和实践中,柯伟龙快速成长,顺利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武器”——验讫章。在防范境外疫情输入战场,他申请加入查验专班,负责查验重点航班、重点人群。“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就应该上。”柯伟龙坚定地说。
顺利通过执法资格考试,成为改革后边检站第一批通过岗位资格考核、独立持章验证的新警。白云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七队民警姬阿攀始终抱着勤奋学习的态度,快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图片
姬阿攀(左)
从一名服役十年的老兵到一名转改民警,姬阿攀自知英语基础薄弱,在虚心向英语专业民警学习的同时,还自费报了学习班。对于边检业务上的短板,他经常利用执勤间隙学习业务知识,向业务骨干请教,并善于归纳总结,对口岸各类常见违法犯罪情形及证件伪假点做到心中有数。执勤工作中,他做到了零差错、零事故、零投诉,旅客满意度达100%。
“01号旋翼机报告,发现不明人员和矿山挖掘设备正在作业。”执行空中巡防任务的甘肃酒泉边境管理支队公婆泉边境检查站民警殷翔,迅速将此信息报告至地面控制指挥中心,助力破获一起偷挖盗采矿产资源案件。
图片
殷翔(右)
“智慧边境”立体化管控工作中,旋翼机发挥着重要作用。单位配备旋翼机后,作为士兵转改民警的殷翔报名加入旋翼机组。面对全新的工作,他主动学习、大胆尝试,经过一次次练习、长时间打磨,他逐渐掌握了飞行技巧。他还主动研究边境地区地形地况,哪里是采矿点,哪里容易引发盗采案件,都熟记于心,为边境管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伉俪情深,为爱戍守边关
工作上你追我赶、携手共进,生活上相濡以沫、互敬互爱。边关伉俪为爱坚守,相伴相守,履行戍边使命干劲更大、信心更足。
洛古河夫妻警务室隶属黑龙江大兴安岭边境管理支队北极边境派出所,2020年7月,警务室首对“戍边夫妻”贾晨翔、王晓莲调离了坚守多年的岗位。士兵转改民警史先强与妻子沈欣接过接力棒,书写扎根边疆、建功边疆新篇章。
图片
史先强与妻子沈欣
夫妻二人将辖区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秉承“百家亲,亲百家,源于民意,立于民心”的工作理念,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做起,树立起“可爱、可敬、可亲”的移民管理警察形象。在此工作以来,他们共走访群众1000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0个,化解矛盾纠纷10起,核查外来人员230余人次,开展边境巡逻300余次。“小两口很不错,警务室由他们接手,我们很放心。”村民们交口称赞。
辽宁籍的刘明佳,改革前是原吉林边防总队战士,现为云南怒江边境管理支队石月亮边境派出所民警。妻子边玲玲为了支持丈夫工作,从吉林跨越4000多公里来到石月亮边境派出所当起了边境专职辅警。夫妻二人共同坚守在亚坪警务室,成为守护18公里山路、212道弯的一道风景线,被称为“亚坪夫妻岗”。现在,刘明佳在辖区疫情防控点执勤,边玲玲则在警务室负责做饭送饭、打扫卫生。边玲玲说:“和丈夫风雨同舟,再苦也是甜。”
图片
刘明佳与妻子边玲玲
从云岭雄关到雪域高原,他们为爱追随,因爱相守;从边防军人到移民管理警察,他们兑现了“改制不改初心,换装不换本色”的铮铮誓言,诠释了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使命担当。这对夫妻,就是亚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廖晋、杨琳
图片
廖晋与妻子杨琳
部队改革时,杨琳原本可以留在云南临沧,但为了能和心爱的人一起守边关,她选择报考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并如愿实现梦想。边疆的生活辛苦又单调,但所有的困难在杨琳看来都不算什么,因为她内心坚定,只要能和丈夫相依相伴,就是最大的幸福。杨琳表示:“我们一定会在亚东守好边关,守好国门。”
同样是在西藏,还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戍守高原,妻子跨越3000余公里,从重庆奔赴西藏,陪丈夫戍边,成为定日县文旅公司员工。他们是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鲁鲁边境检查站民警朱东海和妻子陈世娟
图片
朱东海与妻子陈世娟
面对改革是走是留,朱东海起初犹豫过、彷徨过,妻子的鼓励让他有了留下来的底气。于是,在海拔4300米的边境线上,朱东海继续履行着戍边的使命。今年初,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夫妻俩主动留藏过年,坚守抗疫一线。鲁鲁边境检查站与定日县文旅公司相距不远,疫情发生后,两个单位经常联合开展防疫宣传活动。借此机会,夫妻俩一起宣传,不断提升边民防疫意识。大家冠以这对夫妻“防疫宣传先锋”的称号。
林梦凡,改革前为原浙江边防总队战士;宋自然,改革前为原云南边防总队战士。改革中,林梦凡选择赴新疆戍边,宋自然也选择赴新疆戍边。也正是这次人生选择,让原本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在都拉塔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相遇相知、相爱相守。丈夫林梦凡是执勤队民警,妻子宋自然是后勤岗位民警,在西北边陲口岸,夫妻二人共守国门,共创美满家庭。
图片
林梦凡与妻子宋自然
内蒙古包头边境管理支队满都拉边境派出所民警王鹏宇、鲍雨朦,也是一对夫妻。他们相守警营,对着神圣的界碑许下爱情的誓言;他们扎根边疆,共同守护祖国北大门。
图片
王鹏宇(中)与妻子鲍雨朦
在派出所,丈夫王鹏宇肩负案件办理和辖区社会面管控任务,妻子鲍雨朦则负责户籍业务和内勤工作。为了让办理业务的群众只跑一次,鲍雨朦归纳整理了各类事项办理材料清单与政策规定,王鹏宇利用下乡走访时机耐心为群众宣传讲解。办理案件时,王鹏宇会“求助”鲍雨朦配合调查嫌疑人背景,鲍雨朦则在第一时间“支援”,二人在工作中相辅相成,在平凡岗位上比翼齐飞。
来源:中国移民管理报
素材:江苏、吉林、浙江、珠海、贵州、新疆、西藏、厦门、广州、甘肃、黑龙江、云南、内蒙古边检总站
作者:夏飞
编辑:昆明 实习生:洪培鑫
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