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百万富翁被批成资本家时,邓小平为什么要保他?

图片
作者 | 毕亚军
1970年代末的百万富翁在中国的财富刺眼度,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千亿富翁。如果说今天的千亿富翁们有舆论压力,那时的百万富翁压力更大。
但当时压力最大的一个人,却被邓小平多次力保。他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已经不知道的——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
年广久1937年生于安徽怀远,早年因为灾荒跟着父亲芜湖要饭,学会了街头叫卖。他1963年开始做小买卖,但很快被以投机倒把罪判刑。出狱后,年广久仍不悔改,做起了炒瓜子、卖瓜子的生意,做出了大名堂。
“投机倒把”的年广久做生意很实在。他的瓜子便宜、质量好,正常称完后还会再送一把给你。
相比国营供销社的“官老爷”,他是,真正把顾客当上帝。
在外人眼里,这么做生意是有点“傻”,年广久也不介意,干脆给自己的瓜子取了个名字:傻子瓜子。靠着质优价廉,态度和服务还特别好。傻子瓜子很快就在整个芜湖有了名气,到1966年前,年广久就成了当时罕见的“万元户”,到1970年代末,他竟赚到上百万的财富,而且是现钱。
多少领导干部、科学家、教授一辈子都赚不到几万块,一个炒瓜子的,竟然成了百万富翁。这自然刺激到很多人,树大招风的年广久因此麻烦不断,主要的麻烦就是,社会主义怎么能有“百万富翁”?
年广久他就是一个“私人资本家”。
关于他的问题报告开始一个接一个,层层传,最后传到了邓小平手中。但邓小平接到报告后,说了句“放一放”“看一看”,就给这个事情翻篇了。
年广久因此逃过一劫。但事情没完,有邓大人撑腰的他,胆子越来越大,到80年代初,他竟然雇佣了100多个人,这就不但是“资本家”,还是“剥削劳动人民”了。于是,一些人再次要弄他,并且再次惊动了邓小平。
1984年10月,有点被“逼宫”的邓小平,终于明确地表了态:
“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时间,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当时,国家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全国比年广久富有的人,比傻子瓜子大得多的民营企业,已经一抓一大把。在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时,邓小平想起了“傻子瓜子”。邓小平说:
“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
可惜的是,到邓小平1992年讲这个话时,年广久实际上已经被动了。
邓小平1984年说不要动他之后的前两年,的确无人再动年广久,傻子瓜子的生意也越做越大。1986年春节前,他还以一辆上海牌轿车作为头等奖,在全国搞起了有奖销售,3个月就赚到了上百万利润。
但很快,中央下文停止有奖销售,年广久不但生意血亏,而且可算是被看不惯他的人抓到了一个实实在在违反中央精神的把柄。
于是,1987年底,芜湖市决定对年广久经济问题立案侦查,没查出什么问题,但却不断地查。1989年,胆子太大的年广久,和比自己小将近30岁的一个姑娘结婚生子,没过多久,就被以流氓罪逮捕,身陷牢狱。
但邓小平最终还是救了他。当1992年邓小平对他的这个讲话传开,芜湖方面立马释放了他,然后宣布他的经济问题也不成立。
当然,邓小平并不是为了救年广久才讲这个话,他当时也不知道年广久又出问题了。他是为了说明让一些人先富起来不会影响社会主义,为了强调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动摇,顺便“傻子瓜子”举了个例子。他说:
“像这一类问题还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