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轶事】乐山最老的公园

图片
岁月如歌,声闻于天
往事如酒,自有余香
我在嘉定府城垣徘徊的千百年间
你匆匆走过,不曾问起我的名字
——“铁门坎风月谈”
图片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
老公园弹丸之地,在府街、县街、叮咚街、玉堂街、婺嫣街、金花巷这些乐山最有特色的街巷拱卫下,自成风景,引领乐山数百年风骚。
老公园,终于羽化成乐山最重要的地标。
这里,百年前叫嘉州公园,也叫过人民公园,现在叫海棠广场,但当代人还是习惯将这里喊作——老公园。
“大厦广庭,长楹列庑,其气之疑,盖奕奕然,其光之著,盖熊熊然”。宋鸣琦写《移建试院记》,称嘉定府“民安乐利,文经武纬,士服管弦”。乐山是府治所在地,每到院试生员之年,“学道”就要亲临嘉定府,主持主考工作。老公园旧址,早年间是道衙门,但并非一直都是,明代和清代中叶的试院都设在今学道街“九龙巷”侧,就今天火爆打造的上中顺街区旁。
老公园更早前,是当时的上川南道署,数百年来口口相传,都称老公园前面的区域为道门口。这道署在清乾隆年间迁往雅州,遗下一片房舍,未派用途。直到1805年,知府宋鸣琦报经监使批准,才将原旧署改建为试院,即从学道街搬迁至此。
老公园当年考试的地方民间称“考棚”,科举考试为当时的读书人高度重视,改变命运的角度远远超过今天高考,加上此地又是地位显赫的学道临时性驻地,为乐山广大学子和精英刮目相看。
此处曾建成乐山女子学校,为乐山三中前身。二中也曾只招女生。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三中现在何处。
1905年科举废止,再改建嘉定府中学堂。
很多乐山人只知乐山一中从徐家扁搬迁到通江成立新一中,却不知一中更早的前身。
乐山一中前身始建于1903年,创建于成都市西玉龙街。这条街在城中心的闹市区,车水马龙、人潮汹涌,迄今街名未变,1907年嘉定府官立中学堂建于 “道门口”(即现在的文化宫广场),当时旁边还有家很有名的陈麻婆豆腐店,附近的“天成巷”,据传是为纪念当年居住于此的知名教育家、乐山一中首任校长(时称监督)吴天成而得名。
1914年进校的第九班校友李承魁曾如此记述:
回忆母校,当时位于城中高标山下,前清旧道衙门,继改考棚,变为府立中学堂。东西辕门之内为操场。正中照墙之外为警察局。校门两侧,砌砖墙。墙上期考放榜。头门横匾:《中学堂》三字。左右联书:教崇德智体;学通天地人。礼堂之左右,均为讲堂。礼堂之后,登阶为教员院、藏书室。教员院之后,有旧时之孤仙亭。孤仙亭之左为理化仪器室。
1939年郭沫若返乐山,曾专程拜谒他当年一中老师帅镇华,帅镇华回忆,嘉定之有中学,在清光绪三十一年,以官立名义建校嘉城,入民国后,改名联立,改建校于今之徐家扁,终为今之省立乐山中学。
1925年,乐山驻军师长陈洪范看中了这块宝地,就以学校应设在城外、远离尘嚣的理由,拟以城内学校改作师部,允拨三万元,命校方另觅校址,乃购地于北门城外徐家碥新建校舍。校舍未竣,而一度风光的陈师长已下野,师部终未迁,地方人士建议以原校址改建公园,因乐山古称嘉州,即以嘉州命名。这便是乐山老公园的由来。
图片
工期一年,至1926年,乃有嘉州公园。屈指一算,迄今已94年。
徐敏回忆,公园由学校改建而来,所以四周有墙有门。前门与玉堂街连接处,是一个很宏大的敞地,其中心位置,有一块很大的花台。从公园大门进入,左侧是苗圃花树,有凉亭坐落其间,右侧为茶座。茶座后面有一小剧场,是曲艺团演出的地方。
上世纪50到70年代,大门左侧苗圃花树的地方,有几对夫妻,专靠打枪为生,摆两张桌子,搁数杆气枪,再于离桌子十来米之处,扯一布幔,布幔前竖一木架,架上横几排木偶。那木偶人物,抗美援朝期间是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李承晚、蒋介石,后来增加了邱吉尔、吴庭艳、赫鲁晓夫、肯尼迪,一概让他们傻痴痴的站着,任人射击。只要掏上一分钱便可过瘾。枪法准的,三分钱便可以将其悉数打倒。
坝子右边有很大一塘荷花池,池边遍植杨柳,坝子前方就是乐山礼堂,台阶两侧一对石狮子分立两旁。在公园尽头,是阅览室和图书馆。阅览室是平房,图书馆则是砖木结构的两层洋楼。
从平地登阶而上,可进入坝坝球场,而正规比赛用的灯光球场,则在坝坝球场前方,用高墙隔断。1963年开始,灯光球场的篮球比赛要频繁一些。当时夹江县有个篮球队员,上场比赛不穿球鞋,光着脚板在场上跑来跑去,人称“赤脚大仙”。土桥街大十字路口一对孪生兄弟,也常来坝坝球场举重,展示雄厚肌肉。
这坝坝球场右侧角落,高耸着一座凉亭,人立其间,可以居高临下俯视锻炼的人群。不知此亭是否就是一中学生回忆的孤仙亭。
礼堂前的坝子,有时会举办物资交流会。用蓝色幕布拉成档子,将坝子围起来,里面分隔成几条小巷似的区域,摆满各类商品,人行其中,边走边看,如同游览。这样的场景,我十多年前在老公园还见过。
往日的老公园,是乐山绝对的政治、文化和生活中心。公园里的故事,格外精彩,跌宕起伏。
一位乐山阿姨记忆中,广场两侧当时种的是高大的梧桐树。老公园大门进来右边是一排茶馆,竹制的桌椅加盖碗茶是那个年代茶馆的标配。
图片
公园礼堂是看戏和电影的地方。乐山有京剧团和川剧团,当年京剧就在这里上演,戏台两侧,放映幻灯戏词记忆颇深。一个叫吴莎梅的名字,常常出现在主演的名单中。有段时间,演出异常红火,《孟丽君》《狸猫换太子》和隔一条玉堂街的川剧团,在小城里各自拥有一批戏迷,犹如擂台比武,演得风生水起。许多买不起票的少年,就爬上礼堂的窗台,或是趴在墙角处的通风口,痴痴迷迷地观看。后来喜欢看戏的人少了,这里又当作电影院继续着它的娱乐功能。
有次一位非洲的国家领导来访时送给最高统帅一颗芒果,在那个年代,普通芒果一旦与狂热政治沾上边,它就会变成一颗精神原子弹,于是全国人民都无比虔诚地去瞻仰这芒果模型。当芒果在60年代巡游到乐山后,无数乐山人排长队走进灯光球场,神情肃穆地从它身边走过,远远地看那个装在玻璃匣子盒子内的东西。江湖的骗局,后来也常在老公园上演。这里,就是各色人等的大舞台。
后来才得知,老外送给毛的芒果,运到乐山来的并非真品,而是技术人员按照鲜芒果的大小、外观、形状研制而成的塑料仿真芒果。
坝坝球场有时也被临时占用,比如法院要开公判大会了,就把犯人拉到坝坝球场,通过高音喇叭哇啦哇啦的宣判一通,再拉到街上,游街示众。
几十年过去,如今再看公园,除荷花池还在,几乎面目全非。曾经的礼堂,原是学校礼堂,后改中山堂,1942年秋,在原址新建砖木结构的中山堂,修建期间拆卸福泉门古墙砖石作为材料。1945年抗战胜利,美国新闻处成都分处电影队,曾借中山堂放映有声时事电影,欢迎市民观看,以示庆祝。等到政权更迭,中山堂已改称乐山礼堂。
徐敏说,无论民国还是共和,这礼堂都是标志性建筑。礼堂拆除,等于宣告京剧在乐山消亡。乐山川剧团和京剧团自50年代以来的擂台赛,终以京剧团完败告终。
图片
公园前道门口的街心花台,几十年来也是频繁更迭。抗战期间,花台曾建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解放后纪念碑被拆毁改为花台。“文革”期间,两派厮杀,造反派战死人员埋葬花台。武斗结束,墓地迁移,花台依旧。又若干年,三江女神雕塑,以艺术裸体矗立于此,成为乐山本土维纳斯,与大曲口的鳄鱼美女,拿下乐山三怪前两名。
老公园的繁华,可从周边街巷窥见一斑。
府街的故事,已在前文讲过,不再赘述。
黄潮回忆,两三百米长玉堂街,集中了当地最顶级的商业品牌,亨得利钟表,嘉定绸庄,金银首饰店,药店,钱庄,民和饭店,百乐门舞厅。每天开门,街上的行人是川流不息,买卖兴隆。
从当时乐山市长陆游的诗文中可以看到,许多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喜欢选择临江的地方建房安居,包括陆市长的小山堂。到了清末民初时期,老公园靠河的一边,上至班竹湾,下到肖公嘴,几乎全是有钱人的高墙大院,大门朝向一律开朝城墙大河。
当年的乐山城,一共设有四个街道组织,张公桥以北是一街,老公园一带是二街,三街在上河街,四街则是篦子街一带了。二街,就是乐山最繁荣的地段,古代当官的和有钱的,首选在这里居住,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建成大小不一,但绝对雅致的高墙大院。
首漂长江的英雄尧茂书也住在老公园旁的金花巷,当时他买了一辆自行车,喜欢把坐凳提得老高,下班都是下坡路,就有一种俯冲的味道,那是一个连自行车都还稀少的时代。尧茂书是一位运动健将,想必在老公园的坝坝球场、灯光球场都留下过他挥汗的场景。
图片
时代变迁,繁华改头换面。
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随父母到乐山,最喜欢的,就是到老公园。这里总是人流如织,热闹非凡,可以坐小飞机,玩碰碰车,吃上一串冰糖葫芦,让在小县城长大的我有进了大观园的感觉。
据说,当年繁华的地下商场里,还有最早放港片的地方,乐山男孩们的荷尔蒙,就在这隐秘的角落蒸发。
师院的女同学们,当年最喜欢逛地下商场,这里一度还是乐山潮流的中心,超低价就能买到明星同款,编头发、做美甲、打耳洞,无数女孩曾在这里一条龙接受了时髦洗礼,里面还有哈哈镜和另外一种卡片照相,当年我也曾和女孩们一起体验。
乐山的大商场,不断翻新再建,又不断偃旗息鼓,但老公园那种简单快乐的仪式感,再也找不到了。
我们成年后所经历的老公园,这里只剩下了管理者和小贩不断上演的猫与老鼠的游戏。
还在这里工作时,闲暇之余,最喜欢的就是去老公园上面的亭子里和同事打麻将,扯圈二七十,遥望老公园,这个亭子所在位置,是否就是当年孤仙亭所在的位置呢。
老公园的上川南道署、道衙门、一中往事、灯光球场、京剧风云、小游乐场,包括郭沫若、尧茂书的争议和风光,都已成为往事,有的留下点滴痕迹,更多消失得无影无踪。等老乐山们纷纷逝去,再过若干年,谁会知道这里曾有个老公园,发生过那么多故事呢。
特别鸣谢:历史部分参考引用、请教徐敏,黄潮,汪建, LAOYANG,罗永昌等老师。
*本文内容源自原作者,微信公众号“铁门坎风月谈”,所有创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许可。
“云”游乐山 精彩视频推荐
本文由恒旅网运营中心编制
责任编辑:张 莹
校 对:胡 威、吴孟霞
审 核:余 越
签 发:程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