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坊暨2021冬季南京博物院种子教师线下培训

为进一步拓展博物馆和学校合作教育活动的覆盖范围和研究深度,共享成果、互相促进,南京博物院定于2021年12月25日到26日举办第四季“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坊”。
随着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物博发〔2020〕30号),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也越来越重视博物馆课程的开发。
为推动更多的学校与教师走进博物馆,本次工作坊举办期间,会议现场还将对所有关注馆校合作与博物馆课程开发的学校开放,也诚邀有合作意向的学校派员参加。
会议邀请了南京地区2021年度在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策划与实施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南京市海英小学、南京市天正小学、南京市紫竹苑小学、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南京市29中初中部、南京市建宁中学、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南京市育英外国语学校、南京宁海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教师学者及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市唐隽菁名师工作室、陈红名师工作室、胡斌名师工作室等组织,就各自领域内推进的馆校合作项目进行主旨发言,交流共享优秀课程与合作模式。
图片
博物馆种子教师“大运河文化”专题培训
图片
“大运河口述史”项目制学习
25日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开发
与实践工作坊议程
图片
26日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开发
与实践工作坊议程
图片
本年度馆校合作工作坊的关注点:
1.汇报学校的优秀案例中,“馆校合作”中的“馆”,除了包含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馆这样的综合性博物馆、专题性博物馆,更将内涵扩充到纪念馆、校史馆、名人故居等不同等级与类别的机构。
2.汇报学校的优秀案例中,既有已经策划并实施达到3年以上的成熟课程或项目,也有自2021年年初才开始策划并实施的项目。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项目,其在“馆校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3.遴选汇报学校的优秀案例中,特别突出了地理空间距离上“馆”与“校”的“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不是每一所学校附近都有一个大型博物馆,但大多数情况下,学校所在的“15分钟生活圈”内,通常都有不少于一处的可供利用的文博资源。本次汇报的这些案例,将有广泛的样本参考意义。
4. 汇报学校的优秀案例中,除了一部分自下而上的合作以外,相当多的案例,则是来自国家文物局、省市区文旅和教育系统项目和课题中的阶段性成果,汇报案例的政策性、前瞻性、理论性等方面都值得关注。
报名方式:
报名对象:有志于开展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研发的学校在职教师
会议地点:南京博物院小剧场
会议时间:12月25日、26日
报名链接:12月25日(周六)上午场
12月25日(周六)下午场
12月26日(周日)上午场
12月26日(周日)下午场
报名须知:本次参会对象仅限学校在职教师,预约成功现场参会时,请出示工作证或学校相关证明。此外,根据防控要求,本次参会对象的报名,不向来自当前疫情中高风险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学校教师开放。
END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