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里的流金岁月|小小纪念邮票,浓浓两岸亲情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来
充分发挥对台战略支点作用
致力先行先试
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努力打造台胞台企
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
图片
今天的系列报道
《老物件里的流金岁月》
要向您介绍
一套纪念邮票和它背后的故事
第六期:
《小小纪念邮票,浓浓两岸亲情》
今年59岁的颜达成祖籍金门,在厦门出生、工作、生活,曾任厦门金门同胞联谊会会长。
在他的家中,珍藏了一套20年前发行的厦金直航首日封和纪念邮票。
图片
信封上印着“小三通首航纪念”“纪念金厦通航”的印戳,信封里装着金门厦门首航纪念邮票
打开它,会看到一艘轮船模型和两枚纪念邮票。
颜 达 成
图片
“这个是金门那边制作的,小金门跟大金门为背景,这艘船就是‘太武号’,这是第一次厦金直航,由金门县政府那边开过来,来大陆这边。”
图片
厦门与金门最近的距离仅仅1800米,却一度远在天涯。
1987年,两岸打破了自1949年来长达38年的冰封期,但两岸同胞往来还是费时费钱费事,必须经由香港、澳门等第三地中转。
经过多方努力,2001年1月2号,时任金门县长陈水在一行180多人,乘坐着“太武号”与“浯江号”轮船从金门料罗港抵达厦门和平码头,这是厦门金门52年来首次实现人员直接往来
图片
当时,颜达成作为厦门金门同胞联谊会的一员,也参与了这次厦金直航的准备工作。
我还记得那一天是下午下班后才通知我们说,隔天上午要直航,我们整个手续的审批,各部门的通报啊,那天是做了整个通宵。
图片
同年2月6号,厦门轮船总公司的“鼓浪屿号”客轮开启了由厦门开往金门的首趟直航,颜达成陪着数十位在大陆的金门籍老人踏上了回乡之路。
这是50多年来,第一个从祖国大陆直航金门的探亲团。
颜达成回忆说,当天,近万名金门乡亲聚集码头,点燃鞭炮、敲锣打鼓,迎接久违的亲人。
而这也是他第一次回到家乡金门。
颜达成向我们回忆起自己到金门后的场景,一切都还历历在目。
颜 达 成
图片
“回去第一件事就是祭拜我们的祖先,回家给爷爷奶奶点个香,告诉他们,我们这些子孙回来了。”
图片
颜达成与金门乡亲的合影
海峡相望,鼓浪如歌。
特区建设四十年来,厦门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之路,在两岸三通直航、经贸合作、人员往来、文化交流、基层政党交流等方面不断有“破冰”之举,持续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
图片
亲历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年的颜达成表示,身为一名在厦门生活的金门人,他很幸福
图片
“整个我们厦门的发展,从我们出生到改革开放,发展是蛮多的蛮大的,我们中华民族的飞跃速度真的是蛮快的,就觉得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生活在大陆的金门人真是蛮幸福的!”
特别感谢:厦门金门同胞联谊会
策划:陈仙蓉、郑珑 音频录制:洪志艺
采访:刘普、陈奕莹
微信编辑:陈奕莹、林美瑜
责编:林军、陈国胜
编审:张瑶、王亚男
厦门广电微信矩阵
i听厦门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
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