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城精神 传承爱国情怀】青海“八达岭” 大通明长城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省境内的明长城是以明代西宁卫长城为主体的军事防御工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及文化景观价值。2013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363公里,以保卫西宁为目的的青海明长城成为青海境内保存最好的一段明长城,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明长城遗存。
图片
登上大通县娘娘山,放眼望去,山梁上一条高大土墙顺着山势蜿蜒盘旋伸向远方,形似蛟龙,宛如游蛇,蜿蜒数十里。尽管历经岁月洗礼,但敌台、烽火台等仍清晰可见,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作“边墙”的明长城。“边墙”大多为夯土筑成,少数为石块垒砌。数百年来,青海人一直生活在长城脚下,长达13公里的夯土长城不仅集中了众多的敌楼、关城、营城、卫所、烽火台,而且还巧妙地与巍峨险峻的自然山体结合成一体,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成为青海明长城现存最为完整的一段,素有青海“八达岭”之称。
图片
据史料记载,修筑于明代隆庆六年的大通明长城,是青海省现存的较有规模和气势的历史遗址之一。这条绵延十多公里的长城,当年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时间轴快速拨回到五百多年前的明朝。
明代中期,明政府在青海设立西宁卫,成为辖制青海的重要卫所,青海明长城便建于这个时期,正德年间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部落,曾多次进犯西宁卫,而随着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长城的修建,原驻牧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一带的俺答部落被迫南下,明嘉靖年间进入青海湖地区西宁外的防御成为当务之急,从明嘉靖年间,直到万历年间明政府断续修建了保卫西宁的墙体和壕堑,全长363公里,并有许多与之配套的设施,如烽火台,关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
图片
位于西宁以北的下辖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距离西宁市区只有35公里,明洪武19年,长兴侯耿炳文率军队修筑长城,同时从河州、凉州、南京等地移民徙户,在大通河一带垦荒、辟地、开沟、修渠,大通从此逐渐繁荣,成为了守卫西宁最重要的关卡。
青海明长城大通段修筑于隆庆6年,东起互助南门峡,西与娘娘山山险相连。两山之间的大通河谷,明朝时被称作北川,地势平坦,当时是蒙古部落,由东向西进入青海湖牧场的一个通道,因此是兵家要冲,大通的长城墙体修筑的异常高大,墙体和随墙壕相加的落差达到十几米。
图片
明长城大通段随着山脊翻越了数座高山,很难想象到,当时修建长城的人们,是如何在这样海拔较高、交通不便的高山峡谷地带修筑的。
青海明长城修筑以夯土为主,历经几百年的侵蚀和冲刷,保存完整的并不多,为了进一步了解青海明长城的走向,工作人员在清朝时编撰的《西宁府新志》中,找到了一张较为完整的青海明长城地图复制品。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原文物管理所副所长 陈荣
素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县城中心,至今还保留着一座古城,这座古城经青海明长城资源调查后,被列为明长城的一部分,站在贵德古城脚下,这座始建于明洪武7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墙,依旧高大坚固,高约11.4米的夯土城墙,在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缮,如今古城早已失去了其防御功能,但古城的马面、角楼及内部建筑都有保留。贵德古城为正方形,城内修建有玉皇阁,依照地理位置,在建筑上古城打破原有中轴线对称的城市格局。采取“城门不相对,街道不通直”的卫城特点,这样的建筑特点充分展现出古人在城堡攻防上的智慧结晶。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王倩倩
青海明长城始建于明代中叶,自1546年始,至1596年止,历时51年,经长城资源调查,青海明长城全长363公里,其中敌台10座,烽火台116座,关隘4座、城堡46座、相关遗存5处,主要分布在西宁市、海东市、海北州等12个县区。沿线分布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因此,青海明长城沿线科学研究及文化景观价值尤为突出。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三级调研员 张健
为了保护好青海明长城沿线成立了长城保护管理委员会,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长城保护新局面。同时也形成了以大通、贵德、互助、乐都长城段为核心,统筹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总体思路,充分挖掘长城青海段12个县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入研究长城文物综合价值,讲好青海长城故事,彰显青海长城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