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模式鼻祖Price Club的故事|GB Reads

图片
导读人:启承资本常斌
站在2020年的尾巴,我想分享一篇关于会员制零售鼻祖Price Club及其创始人Sol Price的故事。Price Club对现如今全球零售业的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在零售业的创新直接或者间接启发了非常多创始人,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和Costco的创立,都受到了Price Club的影响。
Sol Price的零售哲学也同样值得学习。律师出身的他把成为顾客的信托人(Build the professional fiduciary relationship with customers)这个概念引入到了经营中,创造了低价零售的会员模式。进一步,他将会员制(membership)与仓储式(warehouse)、有限选品(limited selection)、高周转(high turnover)、低价格(low price)几个核心要素相融合,最终引领了零售行业的巨大变革。
创新只是起点。Price Club在零售行业找到了独特的解法,它的后继者Costco则凭借James Sinegal卓越的管理运营能力,真正将会员制零售模式发扬光大。也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引发更多人新的想法,Enjoy:
前言:沃尔玛的成功告诉我们低价是零售最终极的奥秘,而Costco用实践证明还有更低价的零售模式——即会员制(沃尔玛毛利25%VS Costco的12%)。而成立于1983年的Costco的模式和创始人Jim Sinegal都缘起于成立于1976年的Price Club,本篇我们来看看Price Club以及会员制零售的前世今生。
书籍:《Sol Price——Retail Revolutionary& Social Innovator》By Robert Price。这本书的作者是Sol Price的儿子。本书主人公Sol Price创立了Fed Mart,开启了折扣店时代。之后又创立了Price Club,开启了会员制连锁。本书比较完整简洁地介绍了Sol Price的职业生涯。
图片
01
律师生涯时代
移民美国的犹太家族。与美国众多成功的企业家一样,Sol Price也是犹太人,其父母20世纪初从前沙皇俄国移民到美国纽约,于1916年生下了Sol Price。Sol继承了父亲的创意和职业精神,他学习成绩优异,13岁就进入了高中学习,并从小就有成为律师的梦想。
高中时期,Sol和家人搬到了南加州的圣地亚哥,也是在此结识了他的另一半Helen。由于父亲每个月能从保险公司领取500美元的保费,所以Sol和家族没有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受太多苦难。1936年左右,Sol和Helen同时在南加州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Sol之后又进修了法学博士JD。
律师生涯打下厚实的创业基础。毕业后,Sol Price如愿在圣地亚哥成为了一名律师,并在Helen父亲的引荐下认识了当地有名的律师,并成为其助手,开始不断积累职业技能和人脉。凭借着出色的谈判技巧,Sol Price总能拿到好的Deal。二战期间,Sol同样为各种中小商家解决法律相关问题,有时也会和他们谈商业相关的问题,对商业的兴趣日趋浓厚。在政界,Sol Price也逐步积累上层资源,包括和此后当选总统肯尼迪的关系(后者出席了FedMart开业典礼)。
犹太人、律师、优越的家庭条件和丰富的人脉资源,成为了Sol Price之后在商界成功的重要基础。然而回顾自己职业生涯,Sol Price却认为运气是成功最重要的秘诀。
02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FedMart一炮而红
1953年,二战后的美国经济正在复苏。Sol Price和几个朋友在洛杉矶考察了一个叫Fedco的零售店,它是会员制,仅对联邦的公务员开放,所有商品都是低价销售,且公司本身是非营利机构。Fedco生意火爆,甚至有5000个圣地亚哥的会员愿意开200英里(320公里)大老远跑来购物。Sol Price对这个模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时,圣地亚哥的零售以百货店模式为主,它们提供丰富的选择且提供私人的零售导购服务,在里面购物逛街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此外,1930年代,美国有Fair Trade Law规定生产厂家拥有设定零售底价的权利,避免大商场低价倾销,以此来保护中小商家。因为主打购物体验,百货商店的毛利率通常较高。
195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消费全面兴起也催生了更多元的零售模式,比如折扣店模式利用更低廉的价格吸引用户,掀起了一波零售变革浪潮。而会员制模式则是当时被用来逃避Fair Trade Law一种方式,因为针对会员销售和普通消费者不是一种模式,所以不在此法律管辖范围内。
Sol Price敏锐意识到了折扣店模式的威力,决定模仿Fedco模式在圣地亚哥开设折扣店,于1954年成立了FedMart。在这里,任何商品仅加价5%销售(保证低价)。Sol融资了5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同时他说服了岳母将她位置很好的仓库租给FedMart10年。
FedMart的顾客需要缴纳2美元的会员费,商店开业时间为上午9点到下午5点,除了珠宝外所有的商品都是自助式服务,早期FedMart销售的商品品类包括地毯、衣服、行李箱、家居、电源、家用电器和酒水。为了保证低价,FedMart拒绝与拥护Fair Trade Law的商家合作。
第一家FedMart首年营收预期是100万美元,结果收入超过了300万美元,可以说一炮而红。第一家店成功后,Sol意识到巨大的商业价值,公司取消了前期一些特许经营加盟的类目,全部转为自营。同时,选定了在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开设第二家店,并同样获得成功。这进一步验证了FedMart模式可行性。1950年代末,Sol Price的职业正式从律师转变为企业家。
时代造就英雄,实际上,像FedMart,Walmart,Kmart这些后来美国零售业的巨头都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这背后驱动皆是美国二战后全民的经济复苏带来的时代红利。进一步,圣地亚哥由于是美国海军重要基地,二战后有大量军人带来的消费,整体经济发展更迅速。FedMart崛起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意料之中。
03
经验理念: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与传统零售经营理念不同,Sol将律师生涯树立地对客户利益的重视和契约关系引入了FedMart业务当中,他认为FedMart需要持续履行对于顾客的契约责任——保持低价,同时给员工提供优越的待遇和福利。1959年,FedMart上市。当时公司有5家店,年营收2600万美元,利润47万美元。Sol Price在管理上强调让员工自己思考,他认为顾客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是不是很熟悉,阿里也这么认为,向Sol Price学习结果?),这些都成为了FedMart公司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
随着FedMart业务不断发展,公司经营品类不断丰富。最开始是食品。之后,FedMart又引入了玩具和圣诞树等装饰以及药店等。FedMart也引入了汽油,Sol发现Premium汽油(可认为是95号)进价其实只比Regular(90号)高一点点,他决定将Premium汽油在FedMart采用折扣价销售。由于汽油生意实在火爆,引来了其他折扣店效仿,也使得当地汽油经销商对FedMart断供。Sol从德州找到了汽油供应商,跨州运输保证了货源。
图片
FedMart加油站
由于Fair Trade Law影响面积很大,很多日用品如汰渍清洁剂、品牌酒价格都不能打折扣,FedMart用“FM”作为自有品牌,开发了一系列同类型产品,以很低价格出售。以洗洁精为例,20磅的洗洁精只有同类型品牌一半的价格;FM品牌的饮料同样获得了消费者青睐,当时委内瑞拉的查维斯王子都喝FM品牌的可乐。
FedMart逐步沉淀了低价,多品类,少SKU(同样品类只要一款)的打法策略,成为行业经典打法之一。1970年代,国会开始考虑Fair Trade Law存在的合理性,最终仅有酒类被在少数州要求有最低价的要求,其他商品价格开始放开。为了保证各家商店供应,FedMart成立了IDC和UDC两个供应链公司,Jim Sinegal(后来Costco的创始人)成为了这两家公司的负责人。FedMart发展进入快车道。
退一步海阔天空——大Size,少SKU的优势。在Sol看来,FedMart不是折扣店,因为后者的售价是基于常规零售价给与一定的折扣,而FedMart的商品定价是基于成本给与少量的毛利。Sol也反对低于成本销售商,因为一旦对某些商品这样做,则必须有另外一些商品维持高毛利才能最终赚回来,他觉得FedMart需要保持一致性。当一些商品有更低售价地方时,他甚至会告诉消费者去其他地方购买。Sol确立了FedMart降低SKU,聚焦大Size包装商品的策略。一方面大Size代表商品低单位价格(但高客单价),在多和省选择面前,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省;而低SKU则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员工的成本和福利占零售业80%的成本,而低SKU则能够有效降低员工的负担和公司运营成本,助力公司维持低价策略。此外,大Size也意味着高ARPU,这进一步提升了单位员工的效率和商店整体的坪效,实在是一举三得。
对员工的“六个恰好”要求。FedMart为员工支付行业领先的待遇,也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辛勤工作,还要勤于思考。在Sol看来,员工应该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问题。FedMart有六个恰好的要求:恰好的品类,恰好的位置,恰好的时间,恰好的数量,恰好的商品状态和恰好的价格。Sol认为,虽然零售业本身是效率的比拼,但降低成本不能从削减员工待遇去做,而应该在其他地方改善效率。
从Sol Price的理念来看,他更倾向于Lead By Context,而不是Control,不是自己事无巨细地运营管理。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培养员工主观能动性,比如后来Costco的创始人Jim Sinegal就是完全从FedMart时代培养出来的杰出企业家。然而,这样的方式,长于战略和创意(比如适合Netflix这样的企业),却很难在运营效率上做到极致(需要强中台)。
4
从FedMart到Price Club
1960年代美国折扣店全面兴起,竞争激烈下FedMart开始经营承压。除了沃尔玛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外,Kmart由SS Kresge杂货店全面转型而来,其主要聚焦北部大城市,且大规模进行广告投放和低于成本价销售某些商品来吸引流量。这些折扣店激进的扩张策略,尤其是Kmart其定位和新开店的位置都和FedMart存在显著的竞争,使得Kmart开始损失市场份额。
1963年,FedMart取消了2美元的会员费,结果客流并没有显著上升。1964年,FedMart开始放开加盟制度,加盟店可以自主采购商品,但主要还是从FedMart旗下供应链公司采购,且加盟店有权自主确定商品售价,但FedMart向他们施压保证与自营店价格相同。
好创意也需要好经营,FedMart的经营理念是先进的,然而缺乏了极致的运营,在强劲竞争面前也是亚历山大,公司的股价也停滞不前。FedMart在圣地亚哥、亚利桑那等地方店面依旧业绩出色,但在达拉斯、Orange City等地方的店面则经营状况不佳,这一系列的窘境让Sol Price萌生了出售或者寻找合并FedMart的想法。
1974年,Sol再一次去欧洲的度假中访问了当时几个流行的大卖场新模式。在荷兰他们参观了Makro,它的食品区域设置了会员制度,顾客需要会员才能够在此区域购买。Sol还参观了Hypermarkets模式——拥有巨大的工厂仓储式销售店面,完整的百货、服装、电子商品等品类。超级大卖场模式一般拥有超过60个收银员,在大卖场外部还有出租店面,基于卖场人流进行销售。Sol 对这种模式很感兴趣,遂于其老板Hugo Mann聊了起来,这次聊天最终促成后续两家公司的联姻——Mann的公司购买了FedMart60%的股份。
或许是Sol Price急于求变的心态,又或许是Mann伪装得十分友善的态度,Sol虽然对于出售控股权有少许犹豫,但仍然促成了这笔交易。然而,交易达成后,Mann立马恢复了原样,在收购达成后半年的董事会上,他向Sol Price开炮,最后宣布将Sol Price踢出总裁位置。这时已经接近60岁的Sol遇到了职业生涯最大的挫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Sol Price也没闲着,一边主导于Mann方的法律诉讼,一边拉着自己儿子和外甥进行二次创业,成立了Price Company。这一次,他们把目光投入了FedMart旗下的供应链公司IDC,决定尝试一个仓储式生意,以小B作为目标用户,以更低廉价格,革新传统的供应链模式(送到小B店里)。他们为此进行一轮潜在用户调研,结果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小商户不愿意因为低价而换取方便的配送服务,还有一小部分人对这种模式根本不感兴趣。
Sol Price依然决定尝试,他自掏腰包,并通过向银行贷款和亲友融资筹集了650万美元。因为Price家族在当地已经积累了相当口碑,并加入Club,公司名称用了家族名字。基于会员制模式Price Club应运而生,会员费为25美元。高于2美元的会员费让Price Club能够进一步降低商品的售价。
图片
Sol Price(左)后来成立了非营利性的家族基金
05
Price Club获得成功
从ToB拓展到ToC。1976年,第一家Price Club在圣地亚哥开业,一开始并不成功,第一周的销售额仅3万美元。正在公司持续调整Price Club的业务时,圣地亚哥信用卡联盟找到公司,希望将Price Club的销售开放给信用卡会员(以C端为主)。Sol和管理团队商量后觉得可行,但还需要考虑原来B端消费者顾虑,不想和C端消费者一个价格拿到商品。于是产生了一个折中方案:B端还是购买25美元会员,而C端会员则免费购物,但需要多付5%的溢价。此后,Price Club便成为双重会员结构——B端25美元会员,C端免费,而这两种会员的平衡点则是年销售500美元(=25/5%)。到11月,门店周销售额达到15万美元,会员规模突破13000,B端会员突破1500,生意基本进入正轨。
Price Club VS FedMart。Price的经营策略基本遵循了FedMart之前路径,比如低价、低SKU(Price Club 3000VS其他折扣店50000)。
Price Club在各方面数据都比FedMart模式更加高效
Price Club的模式启发了诸多同行。此后,Price Club加入了“网红食品”热狗(Costco网红),售价1.5美元,此后36年都没涨价。1978年,Home Depot的创始人Bernard Marcus参观了Price Club深受启发,并于1979年借鉴仓储模式开设第一家专注于家庭硬件销售Home Depot。此外,1982年一个西雅图的商人Bernie Brotman找到Price Club想合作在西雅图开一家店,公司高管讨论后不愿意放开加盟,且公司可以自己进入西雅图市场于是拒绝了服务,后来Brotman找到了Jim Sinegal创立了Costco,1983年在西雅图开设了第一家会员式仓储店。此外,1982年,借鉴FedMart的理念创立了Walmart的Sam Walton来到Price Club视察,Sol Price知无不言地进行了分享,1983年第一家Sam Club正式开业。
Sol对于房地产业务一直保有热情,一直精心地亲自挑选地址。可是高管团队其他几个人的选址能力却不强,导致Price Club的扩张速度开始慢于同行,这也反映了老板太过事必躬亲的局限性。此外,Price Club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的扩张都几乎采用了“联邦制”,即独立的公司架构和管理团队来执行扩张策略,东部公司同样缺乏选址专业人才而扩张缓慢,而在加拿大的合作伙伴能力较强,Price Club在加拿大到1993年扩张到16家店。此外,Price Club还和墨西哥本地零售商合作开辟市场,到1993年,总共有97家店,位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06
Price Club被同行超越,出售给Costco
1983年,Sam Club和Costco几乎在同一时间开业,采取了激进的扩张策略。同时,他们还激进拓展新鲜食品包括肉、烘焙等,以及药店等必需品领域。而Price Club在新鲜食品品类扩张却犹豫不前。这两个强劲竞争对手开始进入Price Club的腹地,发展速度超过了Price Club。此外,类似Home Depot、Staples,Office Depot等垂直品类的仓储式商店开始蓬勃发展,进一步对Price Club分流。缺乏强劲运营能力的Price Club与FedMart一样,陷入了发展的窘境
屋漏偏逢连夜雨,Sol的孙子得了脑部肿瘤。到1992年,Sol Price意识到管理已经力不从心,他需要为Price Club寻找买家(当时有100家左右的店面)。潜在买家有沃尔玛和Costco。对于沃尔玛的Sam Club,其余Price Club在区域重叠不多,正好可以互补。隐患是沃尔玛反对工会,且沃尔玛的员工待遇和福利更差,Sol不想亏待员工。因此,Costco就成为了最佳买家了。两家公司文化相近,模式相近。Costco的Jim Sinegal本来就是Sol的学生。
1993年6月,美国排名第2和第3的仓储式零售Price Club和Costco宣布合并,合并后公司将拥有195家店铺,年销售额达到160亿美元,规模略大于Sam Club。虽然表明看起来是对等的合并,实质上Costco成为了新主体的主导方。
图片
后记:零售业需要极致的运营能力
Price Club:有顶级的创意,但缺乏顶级的执行力1994年,由于理念不合,Price和Costco又进一步分家,将房地产业务剥离成立Price Enterprice,Costco继续专注于零售业务。之后,Price又打造了类似仓储式零售品牌PriceSmart,同样由于缺乏良好经营于2003年遭遇现金流危机,也再次证明了Sol Price虽然先人一步发明了会员制仓储零售模式,但没有赢到最后,核心原因还是缺乏卓越的执行力
反观Costco,凭借James Sinegal卓越的管理运营能力一跃成为全球会员制仓储店龙头,真正将会员制零售模式发扬光大。截至2020年,Costco营收达到1630亿美元,全球拥有接近800家店铺,会员规模超过1亿。从经营效率来看,Costco近年来一直保持2%左右的净利润率,其中会员费(高级会员120美元;正常会员60美元)占其经营利润的70%。为了保持低价竞争力,其日常商品加价幅度不超过14%,KirkLand标签商品(自有品牌,占销量三分之一左右)加价幅度不超过15%。
Costco为何从规模上干不过Walmart?后者年销售额超过5000亿美元,核心还在会员制。就如前文说的假设沃尔玛价格比Costco贵5%,而Costco会员价格为60美元,则1200美元是临界点,Costco针对年销售额超过1200美元顾客是更好的选择,而这本身就是一道门槛。当然,会员制可以进一步增加用户的忠诚度,和口碑传播效应。比如,Costco在美国零售行业的用户满意度就一直名列前茅。亚马逊的Prime会员和保持低价的理念同样受到Costco的启发,但相比Costco会员以入场券为主,Prime会员拥有2日达的权益。总而言之,对于大体量的顾客,Costco模式已经做到极致低价,基本是线下零售的终极模式了,未来竞争对手大约只有线上了。
图片
2011-2020 Costco全球的净销售额
图片
2014-2020 全球Costco会员卡持有者数量
图片
2011-2020 Costco全球的仓库数量
图片
2011-2020 Costco每个仓库的平均销售额
图片
图片
2020年美国消费者对特定超市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