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林青霞近照曝光,惊艳众人:人生最好的活法,是清空自己

图片
作者 | 樊登读书 · 十月的诗
主播 | 樊登读书 · 童童
"
亲爱的书友们,晚上好~
欢迎来到樊登读书人物栏目——《群星》
品读群星闪耀 · 体验非凡人生。
每天一期,欢迎您的持续关注~
今天出场的主人公,被誉为“东南亚第一美人”。
她红了几十年,美了几十年,拿下了电影界的“终生成就奖”。
然而她却在事业的巅峰期,将过去的一切全部清空,以作家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演员 –林青霞的精彩人生~
"
最近,有网友晒出在画展偶遇知名演员林青霞的照片。
照片里,林青霞身着黑色西装,勾勒出窈窕的身材。利落的黑色短发,让她看来英姿飒爽。
图片
我们很难想象,当一个女人67岁时,竟然还能美成这样。
但林青霞做到了。
从影23年,她拍过100多部戏,出演过100多个角色,却从不把自己当巨星看待。
不管人生处于哪个阶段,她都能化繁从简,让自己变得外在轻盈、内在充沛。
图片
儿时,林青霞做梦都不敢想象,自己以后会成为明星。
她于1954年出生于台湾省嘉义县的小乡村。父亲是一位军医,母亲是家庭主妇。虽是普通家庭,家风却十分严苛。
那时,林青霞一直觉得自己长大后,会成为一名老师。
18岁时,她带着自己的教师梦,从台北金陵女中毕业了。
那一年,联考成绩公布。
许多同学们都在兴高采烈地庆祝着,人生迈入了新的阶段,而林青霞却意外落榜了。
一时间,迷茫和失落席卷了她的生活。未来对于她来说,变得遥不可及。
好在,林青霞并没有把落榜看成“过不去的坎”。
她打起精神,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白天,她在西门町打工;晚上,去补习班上课,为第二年的补考做准备。
图片
1973年,导演宋存寿正准备拍摄一部改编自琼瑶小说的电影《窗外》。
然而,在招考演员时,却遇到了问题:片中的女主角,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于是,他只好委托星探杨琦帮忙寻找。
一天,杨琦在西门町闲逛时遇到了林青霞。第一眼,他就被眼前这个女孩独特的气质震撼住了。
她仿佛就是,琼瑶笔下走出来的,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少女。
于是,杨琦赶紧上前,主动邀请林青霞去片场试镜。
带着对这个神秘的光影世界的好奇,林青霞决定去试一试。
没想到的是,她第一次试镜就被琼瑶选中,成为了《窗外》的女主角。
图片
然而,林青霞的这个决定,却招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
因为家中从来没有人接触过电影圈,父母担心她会吃亏、受苦。
但是,初次触电的林青霞,却十分坚定自己对电影的热爱。
她一再向父母保证会保护好自己,恳求父母同意让自己去拍戏。
见到铁了心似的林青霞,她的父母也只好让步了。
就这样,没有一点演艺经历的林青霞,毫不犹豫地踏入了电影的全新领域之中,给自己的未来博得了一个机会。
人生,或许就像林清玄先生说的那句话一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更经得起考验。”
人生的轨迹不可预测,命运的车轮从来不会沿着直线前进。但转机常常就隐藏在未知之中。
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份“清零”的能力。
学会与不确定性和谐相处,便能随时拥有开启新生活的勇气。
图片
图片
对于林青霞的美,刘德华曾有一段有名的言论。
他说:“如果一间屋子有5个人,你第一个看到的,必然是林青霞,不会再有别人。”
这便是林青霞的魅力。
除了相貌出众,林青霞在表演上,也有着极高的领悟力和可塑性。
第一出演《窗外》时,她虽然演技青涩,却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年后,她再次和琼瑶合作,出演电影《我是一片云》。就因清丽可人的形象,一炮而红。
这也让她正式成为了,琼瑶电影的御用女主角,是观众们眼中的最美“琼瑶女郎”。
图片
然而,或许是因为入戏太深。
年轻懵懂的林青霞,将自己的演艺事业与感情生活交织在一起。一时间,她分不清,那是戏里,哪是戏外。
就在这时,媒体的负面报道,却已经铺天盖地地向她袭来。让她在大众心中的“清纯玉女”形象轰然倒塌。
无奈之下,林青霞只好暂停了自己热爱的演艺事业,暂时逃离了台湾。
25岁的她,就这样独自在异国他乡漂泊,为了那些流言蜚语每天痛不欲生。
朋友不忍见她如此消沉下去,便苦口婆心地劝说:
“青霞,你不能永远活在别人的评价之中。”
听了朋友的话,林青霞突然明白过来。自己不能为了别人的评价,就放弃热爱的一切,逃避一辈子。
好在,6年后她终于盼来了一个机会,成龙邀请她出演电影《警察故事》。一直愁于转型的她,兴高采烈地答应了。
这一次,林青霞主动将过去归零,把自己当成新人一样去演戏。
在影片中,她一改过去温柔女主的形象,剪去长发,留起了利落的短发。
为了改变观众们过去的印象,她还亲自出镜参演了各种武打场面。
那段时间在片场,被摔、被砸对她来说,都成了家常便饭。每次拍完戏,她的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但也是从那时起,大家开始注意到,这个可柔可飒的奇女子。
图片
1992年,徐克导演拍摄电影《东方不败》时,需要一个反串男角的女演员,他第一个就想到了林青霞。
在剧中,她把“东方不败”演绎得亦正亦邪、亦男亦女。男装时,英气逼人;女装时,风姿绰约。
仅用一个眼神,就能将内心的爱恨情仇化作千言万语,倾泻而出。
而大家不知道的是,为了表现出“东方不败”高强的武功,林青霞经常需要吊在钢丝绳上,一拍就是几个小时。
剧中有一幕,是“东方不败”从海中飞跃而出。为了拍摄这个镜头,林青霞抓着升降机,让整个人都淹没在冰冷的海水中。
然而,就快冒出海面时,她的假发却突然被升降机卡住,攥着她猛地往下拉。
那一刻,林青霞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命悬一线。
但即便是这样,她还是很快调整好状态,坚持在天黑前把这个镜头拍完。
正是因为她出神入化的演绎,让这个角色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她也因此获得了金像奖提名。
图片
在经历了8年的低谷后,38岁的林青霞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二个高峰。
人生,最有趣的地方,或许就在于世事如棋局局新。
我们大可不必,把一时的成败放在心上。越是输得惨,越要放得下。
只要保持一份“清零”的能力,不断自我更新。便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扭转人生的棋局。
图片
图片
1994年6月,林青霞宣布了一个震惊整个娱乐圈的消息,她要结婚了。
在经历了顺境、逆境,取得了成功和荣耀,经历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之后,林青霞累了。
她不想再被浮名利禄挟持着前进,不想再为了别人的期望而活。
这些年,因为事业而错过的生活,她要重新找回来。
于是,她将过去的荣辱全都“清零”。义无反顾地踏入了新的生活。
这一次,她不再饰演别人,而是去努力过好自己。
因为她渐渐懂得,人生终究是过给自己看的。万众瞩目,不如内心的丰盈安稳。
图片
后来,每当有人再把她唤作“林大美人”时,她总是一本正经地更正:“别叫我美人,当美人太累,叫我作家。”
40岁之后,林青霞逐渐淡出演艺圈,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之中。她开始阅读、写作。
她写《窗里窗外》时,变得犹如小学生一样。不厌其烦地向人请教、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文稿。
直到书中的每一段文字,都变得真挚、动人。
60岁后,她又写下了散文集《云去云来》、《镜前镜后》并大获好评。
图片
如今的林青霞,已经卸下了光鲜亮丽的明星身份,成为一名写作者。在文字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
每每谈到自己的作品,林青霞总是开心得像个孩子。
她说:
“40岁以前,因为忙于拍戏,没时间看书;四十岁以后,竟然因为爱上阅读成为了作家,这可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呀。”
除了写作,林青霞还痴迷于书法和画画。
为了学好书法,她还专门到城市大学去进修。
2006年,林青霞的父亲因病离世,让她痛彻心扉。那段时间,她常常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练字,让自己平静下来。
文字,滋养了她的内心,抚平了她的焦虑,让她找到了归属感。
她说:“年轻的时候,常常觉得寂寞,如今有了这些爱好,日子反而越过越自在。”
图片
虽然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林青霞并没有因此,囤于一方小天地。
她关心他人,热衷于慈善事业。为了给慈善项目募集款项,许久未在媒体露面的她,还参加了真人秀《偶像来了》。
当大家好奇地问她,既然已经隐退了20年,为何还要出来参加真人秀?难道不怕过去的美好形象破灭吗?
林青霞微笑着回答:
“我是一个从不甘心站在原地的人,活到老学到老。”
正因为这样洒脱的心态,让年过花甲的林青霞,总是流露着从容而优雅的气质。
她不惧怕改变,也不执着于“冻龄”。
因为,她从没把安全感建立在自己的容貌之上,而是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内心。
原来,最好的人生,就是让自己拥有随时“清零”的能力。
放下得失成败,减去欲望贪婪。
不断地清空自己,便能不断学习,拥有持续的创造力。
当一个人,能让自己不沉浸于过去的成就之中时,便能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更多新的可能。
图片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空杯心态”。
指的是:一只杯子如果装满了,就无法再接受新的东西。
而人也像杯子一样,如果想要接纳更多,就必须先把自己清空。
人生,最难得的是保持一份“空杯心态”。定期地将自己过去的成就、思维“清零”。
点个「在看」,当我们拥有了从零开始的勇气,生活便有了无限的可能。
作者 | 十月的诗,用一颗敏感的心,记录世间酸甜苦辣。
栏目主理人 | 澄子
排版 | 徐徐来
图片 |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音乐 | 《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