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感谢为国守边的你!

在边境一线
守护边境的队伍里
有一群特殊的“国门卫士”
他们中有的是人民警察
有的是退役军人
有的是普通党员
还有的是抵边村寨的群众……
为了打一场疫情不退我不退的持久战
为了打一场百万边民齐上阵的人民战争
为了管住边境、守好国门
他们冲在一线无怨无悔
2021,感谢为国守边的你
图片
一段国境线 三代守边人
马关县金厂镇有这样一个家庭,从1950年到如今,三代人肩负起守边员的职责。
地处马关县金厂镇中越边境的罗家坪大山,海拔2002米,山高坡陡,谷深林密。熊光泽家所在的罗家坪村就在罗家坪大山下,距边境线仅1公里,是一个苗族村寨。70多年来,熊光泽一家三代守边员的巡逻足迹,遍布罗家坪村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
熊光泽说:“每一块界碑就是我们的‘传家宝’,每一代人都要负责看好。”70多年里,有多少艰难险困、酷暑风霜很难一一说清;三代人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很难件件叙述。传承的路上,熊光泽一家人肩挑家国大义,把守土卫国的使命融入血脉中。
图片
“我们生在边境,长在边境,必须要为国守好边!”
牛棚村是富宁县田蓬镇边境线上的一个寨子,地处边境,与越南同文县隔河相望。罗绍里是牛棚村的村小组组长,作为一个生长在中国边境线上的普通老百姓,在他看来,守住了边境线就是守住了家乡,为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罗绍里主动参加强边固防民兵队,在433界碑卡点守边护边,每天往马鞍山方向巡逻至432界碑,再往437方向巡逻至飚水涯电站,每天翻山越岭往返巡逻,风雨无阻。尽管值守生活单调、枯燥,但他依然坚定地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要守好我们中国这个边境一线,再辛苦再累,都会坚持做下去。”
“在边境线上放牛、守牛,就是巡逻!”
除了24小时不间断巡逻的“哨兵”,在边境线上,还有一些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情报搜集员”。他们不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只是一个个放牛的普通老百姓。牛棚村致富带头人罗金福就是其中一位“情报搜集员”,作为田蓬镇龙哈村委会党总支书记,罗金福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如今,牛棚村家家户户养牛,实现了留得住人、致富增收,不仅做到了产业发展“牛”,更做到了强边固防“牛”。每天,牛儿在边境线上吃草,村民们就在一旁走动巡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能立即报告。
“请祖国放心,强边固防有我!”
陈祖能是广南县黑支果乡阿章村村民,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2020年12月25日,为响应广南县武装部号召,陈祖能义无反顾背上行囊,担任广南县应急分队6班班长,带领6名民兵到富宁县田蓬镇田蓬村437卡点执勤。每天,他的职责就是检查过往车辆,开展疫情防控,巡逻巡查工作,防止越南人偷渡、走私。为了守好边境群众的健康防线,为边境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尽管远离家乡,思念亲人,但他说,只要是为了守卫国家,不管在哪,浑身都充满力量。
“扎根边疆,心向中央,镇守边关,视死如归”
强边固防战役打响以来,文山州向边境村(社区)派出123名强边固防工作队员,为筑牢强边固防“钢铁长城”扎下“钢钉”,来自文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赵龙就是其中一“颗”。自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因为喜欢农村,在文山州脱贫攻坚战中,赵龙主动前往富宁县洞波乡开展了为期4年的驻村扶贫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圆满完成后,得知强边固防任务有需要,赵龙怀揣着热情与理想,又毅然决然来到中越边境,把自己“钉”在一线,担任富宁县田蓬镇龙哈村委会强边固防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起初,家人对他的决定十分不解,但没过多久,家人也被赵龙的至诚之心所打动。如今,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赵龙在边境开展工作更有劲儿了!
“请文山州人民放心,我们一定守好国门!”
李骏是来自文山州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是文山州委派驻富宁县田蓬村强边固防工作队的第一书记,目前的工作职责主要就是守好国门,巡逻防控好每一寸边境线,劝返想要来中国赶集、驮货的越南人。他所负责的437执勤卡点位于田蓬村的海拔最低点,这里白天气温常常飙升至40℃,夜晚又饱受蚊虫的侵袭不得安宁。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每一位执勤人员都毫无怨言,巡逻任务不敢有一丝马虎。
她们是边境线上的“娘子军”
在麻栗坡县麻栗镇茨竹坝村委会17.7公里的边境线上,有这样一群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更是强边固防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她们就是今年6月成立的“强边固防女子护卫队”。护卫队发展至今已有59名队员,她们分别来自茨竹坝村委会的29个村寨。在滂沱大雨后的泞泥陡坡,仍迈着坚定的步伐;在雨后炎炎烈日的高温中,把汗水挥洒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她们在巡边、在配送物资,在每个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图片
他们是中越边境的“守桥人”
马关县小坝子镇小白河卡点海拔只有240米,夏天气温时常保持在四十度以上,是距离乡镇最偏远的边境卡点之一。曾经小坝子镇开通边贸互市,增加边境群众的收入,多年的政策让两国人民养成了在边境定期赶集的习惯。疫情暴发后,仍有部分越南边境群众前来赶集。小白河卡点的位置就扼守在中越边境的咽喉要地,是非法入境人员以及车辆的唯一陆上通道。有些河段水位较浅,为了防止越南人从水上偷渡入境,值守人员甘当“守桥人”,不论白天黑夜、雨打风吹,日复一日地守护着一座桥,坚决扼制疫情跨境传播。
图片
“你在强边固防,我向你奔赴而来....”
在麻栗坡边境线上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陶军是麻栗坡猛硐边境派出所民警,2019年初与妻子何芳在湖南结婚后便回到猛硐工作。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打击三非、跨境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辖区稳定安全、设立疫情防控点24小时值守……边境民警工作量倍增,陶军甚至在妻子怀孕期间到生产时都没能回湖南老家看望。而远在湖南的妻子何芳思念丈夫,当过兵的她深知戍守祖国边疆是丈夫的使命,便毅然舍弃城市生活,带着一岁半的儿子跨越一千多公里,随丈夫戍守边疆……
图片
守边夫妻 情洒南疆
2021年4月,文山州全面打响强边固防战役,一大批工作队奔赴边疆,文山州退役军人童富威就是其中一员,他被选派到麻栗坡县茨竹坝村担任强边固防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他的妻子吴丹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在得知丈夫要到边境抵边行政村工作时,毅然放弃了文山州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的工作,跟随爱人来到边境一线,与爱人并肩战斗,甘当一名守边人。一直以来,他们共同抗疫、守卡、巡逻,坚守在茨竹坝辖区边境线上,成为强边固防工作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图片
“既然做了物资保障工作,我就要做好。”
在疫情防控工作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岗位平凡却无比重要。夏天会是麻栗坡县八布乡政府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奋战在物资和生活保障一线。为了保障卡点值守人员有物资、有饭吃,她每天起早贪黑,花费几个小时将物资进行分配、点数、打包和标记再送往各个卡点。不管是一个鸡蛋、一个口罩还是一颗螺丝钉,只要一线需要,夏大姐就马不停蹄地给他们找、给他们送,确保有需必足。在夏天会这个“好管家”的物资保障下,八布乡各疫情防控卡点的一线人员们不仅生活条件越来越规范,同时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图片
“走上边境线 给了我保家卫国的机会!”
“我从小就想当兵,一身戎装报效祖国。但因为自己的原因,我没能实现参军梦。”这是90后小伙吴红港的一大遗憾。疫情暴发后,文山州边境三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吴红港第一时间报名成为支援民兵。经过培训后,吴红港终于穿上了憧憬已久的“迷彩绿”,从砚山背上行囊走向中越边境一线,成为了麻栗坡县八布乡坝拉疫情防控卡点年龄最小的“国门卫士”。每天,他都要对过往的车辆、人员进行检查、扫码登记,有时候一站就是一整天。不当值时,吴红港总会爬上山头看着一座座大山,那是他义无反顾、以一腔热血来守护的国土。这样的他,又何尝不是一名铁骨铮铮、保家卫国的“中国军人”呢?
图片
在中越边境线上
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他们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
有的只是一片守好国门的赤子之心!
2021,谢谢你矢志不渝为国守边
2021,谢谢你守护万家灯火
本台记者:满鑫 项兰星
编辑:刘虹 肖琦
制作:冯鹤
责任编辑:张淑娟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