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施泰纳:追寻你的梦想,无论梦想是什么

图片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做好事任何时候都不算晚,热爱可以创造奇迹。
视频链接:
西瓜视频:
https://www.ixigua.com/7044834010316407335
本视频发布于2021年12月24日,观看量已达2.8万
精彩呈现:
最近,我看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有人在89岁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https://www.brown.edu/academics/physics/news/2021/11/brown-physics-student-manfred-steiner-earns-phd-age-89)
图片
89 岁的布朗大学物理学学生曼弗雷德·施泰纳获得博士学位
这位老爷子叫做曼弗雷德·施泰纳(Manfred Steiner),2021年9月15日在布朗大学物理系通过博士答辩,博士论文题目是《对玻色化几何解释的修正》(Corrections to the Geometrical Interpretation of Bosonization)。
图片
曼弗雷德·施泰纳(Manfred Steiner)
图片
施泰纳老爷子出生在维也纳,经历了二战的混乱,战后迁移到美国。高中毕业时,他就知道物理是他真正的激情所在。但他的舅舅和母亲建议他从事医学,因为在动荡的战后世界这是更好的选择。他舅舅是一位外科医生,精通耳鼻喉科。
施泰纳听从了家庭的建议,走上了医学道路。实际上,他在医学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955年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6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68年成为布朗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1978年成为正教授,从1985年至1994年担任布朗大学医学院血液学部门的领导。到2000年68岁退休时,施泰纳可以说是已经为医学贡献了一生,成就斐然,声名卓著。
然而,对物理学的激情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当施泰纳在医学院上学时,他就喜欢去听物理学的课,对量子力学感到入迷。在漫长的医学工作期间,他不能深入探讨物理学的奥秘,因为医学是不可能半心半意去做的,你必须为此献出自己的全部生活。但是在退休之后,接近70岁时,他决心进入物理学界。
2000年,施泰纳老爷子作为一位特殊的学生进入布朗大学,就是他当了一辈子医学教授的大学,开始学习物理本科课程。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对他都很欢迎。想想看,这里很多人年龄是他的一半甚至1/4!
图片
布朗大学
施泰纳一开始并没有想要拿第三个博士学位,只是打算去上课,学一些有趣的东西,保持自己的头脑灵活。但到2007年,他上完了本科课程,作为博士候选人进入了研究生院。之所以花费这么长时间,是因为他每学期只选一两门课,由于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研究生院,施泰纳继续上研究生的课,并且开始寻找博士论文导师。他想研究核物理,但又担心这导致自己远离家人,于是他联系了凝聚态物理理论家布拉德·马斯顿(Brad Marston)教授。马斯顿说自己没有研究过核理论,但可以给施泰纳一个自己做过的跟核物理最接近的题目,就是玻色化(bosonization)。
图片
布拉德·马斯顿(Brad Marston)
这个词的意思是,微观粒子分为两类,费米子(fermion)和玻色子(boson),例如电子属于费米子,光子属于玻色子。这两种粒子有重要的区别,例如费米子必须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而玻色子不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束缚。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费米子描述成玻色子,这就是玻色化,这会带来某些好处。人们一般是用玻色化来处理一维问题,但马斯顿希望把它扩展到更高维度,例如二维或三维的金属。马斯顿把这个课题给了施泰纳,这是个很有难度的题目。施泰纳在这方面的成果就是他博士论文的内容,他们正在把其中的一些结果写成期刊论文发表。
马斯顿一开始对70多岁的施泰纳来找他当导师持怀疑态度,毕竟很少有人在这样的高龄做物理,更不用说做理论物理。但后来他同意了。他知道施泰纳的故事,对他成为物理学家的愿望也十分理解,愿意帮助他实现这个终生梦想。
在施泰纳的答辩委员会中,有一位教授叫做詹姆斯·瓦莱斯(James Valles)。他记得在走廊上遇到施泰纳上本科课程时的情景,他毫不掩饰他想做物理并且一生都在想的热望。考虑到他在另一个领域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这种热情就更加确定。瓦莱斯对施泰纳的博士工作也评价很高,认为它涉及非常高深的技术。看着施泰纳做研究,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鼓舞。
图片
詹姆斯·瓦莱斯(James Valles)
拿到物理博士学位后,施泰纳欣喜若狂,仿佛身处世界之巅。让我们回顾一下,他在1955年和1967年就获得过医学和生物化学的博士学位,所以这是他的第三个博士学位。但这是他最珍惜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终身的梦想。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施泰纳并没有闲下来。他正在修改他的论文以供出版,并打算继续他的理论物理研究。他相信他还会取得更多的成果。
有时施泰纳会好奇,如果自己当初没有听从舅舅和母亲的建议会怎么样,自己的一生会有多大不同。不过他并不对此感到后悔。在医学生涯中他的感觉也很好,结交了很多了不起的朋友。不过物理学始终潜伏在背景中。
最后,施泰纳对年轻人的建议是:追寻你的梦想,无论梦想是什么。
施泰纳的故事令我想起了其他一些传奇。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出生于1922年,获奖时是97岁。我们经常开玩笑说,Goodenough“足够好”应该叫做Oldenough“足够老”(97岁的“足够好”老爷子刷新纪录: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故事 | 袁岚峰)。他的研究领域是锂电池,他自己就是超长待机的最佳证明。老爷子接受采访的时候,经常幽默地说:“我还有时间,我才90多岁!”
图片
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
最近我还介绍过一位新科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琼·伯曼(Joan Sylvia Lyttle Birman),新科的意思是94岁,因为她生于1927年(出名要趁早?94岁的新科女院士,41岁才获得博士学位)。
图片
琼·伯曼(Joan Sylvia Lyttle Birman)
一般数学家到40岁如果没有大的成果就要改行了,可这位老奶奶在41岁才拿到博士学位,开始数学生涯。她不可能获得菲尔兹奖,因为这个奖只发给40岁以下的数学家。但她影响了两位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琼斯(Vaughan Jones)和米尔扎哈尼(Maryam Mirzakhani)。
图片
琼斯(Vaughan Jones)
图片
米尔扎哈尼(Maryam Mirzakhani)
米尔扎哈尼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女性菲尔兹奖得主。琼·伯曼和中国数学家林晓松对瓦西列夫不变量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大多数数学家都是通过他们的论文来学习瓦西列夫不变量的。琼·伯曼在80岁以后还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其中最新一篇完成于2018年,当时她是91岁!
这些故事都令我深受感动。最大的教益是:做好事任何时候都不算晚,热爱可以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