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占比越多的基金就是好基金?跟着机构买基金靠谱吗?

核心结论:跟着机构买基金也并非总是有肉吃,但机构的选基方式值得借鉴,机构看重行业分散、重仓股稳定,对换手率的要求是适中,偏好大市值+低估值的持仓风格,看重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尤其是隐形交易能力和逆境投资能力。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挖掘基之前在科普“基金中报看点”的时候,建议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持有人结构”,因为这部分内容每半年才会披露一次,在季报中是没有的,还可以作为投资基金的重要参考。如下图所示:
某基金2021年中报节选
这里的个人投资者指的就是散户,机构持有者指的是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银行、企事业单位等等。
通常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是更为专业的。相较于散户,机构拥有更强大且成体系的分析能力,信息的渠道也更为通畅,常被看作“聪明资金”。如果某基金机构投资者的持有份额在增加或者机构占比较大,意味着该基金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
那么,既然机构的基金投资能力更强,我们可以根据机构占比选基金吗?跟着机构买基金靠谱吗?接着看,挖掘基带你好好捋一捋。
#01
机构占比多的基金就是好基金?
机构占比多的基金业绩表现一定会更好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挖掘基进行了回测,将偏股混合型基金按机构持仓比例分为5组,分别是0-20%、20-40%、40-60%、60-80%和80-100%,然后去统计各组在接下来业绩回报的平均值,得到的结果如下:
图片
(来源:Wind。注:2021年度业绩截止2021-12-28。统计2018-12-31日前成立的全部Wind分类偏股混合型基金,机构持有人占比采用全部份额合计比例,如有多种份额类型只统计A类业绩)
近两年的慢牛行情之下,偏股混合型基金取得了较好的赚钱效应,2020年度全部统计产品的平均回报为59.5%、2021年至今的平均回报为9.5%。但是,从统计结果来说,并不是机构持仓占比越多的基金,其收益率就越高,两者之间没有找到明显的规律。
以2020年为例,2019年底机构持仓比例在80-100%的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46.8%,没有跑赢平均数,相较机构持仓较低的基金(例如0-20%和20-40%)的业绩差距更是明显;2021年也是类似的情况,机构占比高的基金并没有取得明显优势。
由此可知,单纯根据机构持有人占比的高低来挑选基金,并不能够提高投资收益率
#02
跟着机构买基金靠谱吗?
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比如我们观察到机构在加仓某只基金了,再去跟着买可以吗?
从指标来看,就是挑选那些本期机构占比较上期出现上的基金。
比如说下图这只基金,在2020年的年报中机构的占比是21.95%,到了2021年的中报,机构占比提升至26.34%。
图片
如果投资这类基金,在接下来的取得的收益率会有所提高吗?
申万宏源研究所对此进行了研究,综合使用本期机构投资者占比以及占比较上期的变化这两个指标,统计基金在下一个半年的表现,观察这两个指标的有效性。统计时先将基金按照本期机构占比分为5个大组,再将各组内的基金按照机构占比较上期的变化分为5 个小组。
图片
由上图可知,表中右下角各小组的表现普遍较其他组好,说明机构占比相对较高且较上期有所上升的基金在下个半年倾向于拥有更好的表现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对某只基金而言,单看机构占比可能没什么意义,但是机构占比较高机构大幅加仓(机构占比较上期出现明显上升)的基金,在接下来的半年有望跑赢全体产品的平均数,取得超额收益
但是,机构持有的比例过高,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当某只基金的单一持有人比例超过90%时,我们需要保持警惕。
一方面,如果机构选择大规模赎回持仓份额,基金可能需要迅速抛售基金资产变现,会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对规模小的基金来说,甚至可能面临清盘;另一方面,机构占比过高的基金容易受到投资者偏好的影响,可能会给基金经理造成一定的操作压力和流动性压力,例如今年8月就有新闻报道,部分基金被基民威胁“不买新能源就赎回”。
由此可知,跟着机构买基金也并非总是有肉吃,还需要回归基金产品本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03
机构选基哪些要点值得借鉴?
但是,机构选择基金的思路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通过对长期的业绩数据进行复盘,申万宏源研究所得到如下结论:机构持有占比较高的基金风险相对较小,具有较低的波动率和回撤
图片
(来源:Wind,申万宏源研究,数据区间2011/12/31-2020/12/31)
从各年度的数据来看,机构偏好的基金在牛市的收益弹性也许不是最强的,但在震荡市和熊市具有较好的收益表现,风险控制能力整体较强,因而可以算作相对稳健的选择。
那么,相较于散户偏爱的基金,机构看好的基金都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行业/个股集中度方面
整体来看,机构和散户都偏好分散持仓,不同之处在于,机构不太在意个股是否分散,但对于较长时间跨度上的行业集中度较为敏感,倾向于选择长期行业集中度较低的基金,就是说该基金在过去的几年里在行业的配置相对稳定,不会在某个年度突然重仓押宝某个行业;散户则对短期的行业集中度和个股集中度更敏感,集中度越低越受青睐。
换手率方面
换手率高意味着基金的投资风格相对激进,偏好短线交易,时常调仓换股;换手率低说明基金倾向于长期持有,重在择股。从分析结果来看,机构偏好换手率适中的基金,而散户偏好换手率较低的基金,但两类投资者均偏好重仓股稳定的基金。由此可见,我们在投资基金时无需对于低换手率过于执着,虽然换手率低意味着基金经理偏好价值投资,也不会产生太多的交易成本,但适中的换手率说明基金经理在进行相对积极的管理,也许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
基金风格方面
机构和散户都偏好大市值+低估值的持仓风格,但是散户更看重基金重仓股是否具备高ROE的特征,机构则对此没有明确偏好。这一点的确跟我们平时的认知有些差异。
基金经理能力圈方面
如果想要定性地刻画一下基金经理的能力圈,有以下几方面可以重点关注,个人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基金的定期报告找到答案:
行业轮动能力:例如基金相较上期增持了某个行业,该行业在本期的表现如何,有没有踏准节奏
行业配置能力:如果基金相对基准指数超配了某个行业,是否能带来超额收益
个股选择能力:基金持有的个股是否能跑赢其所在行业/板块整体
顺/逆境投资能力:观察基金在熊市和牛市中相较于大盘或者业绩比较基准的表现
隐形交易能力:大致可以理解为基金的实际业绩与前十大重仓股模拟出来业绩的差值
对主动管理基金来说,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而基金经理的各项能力越强,说明其投资管理能力越优秀,水平越高。但从历史数据来看,上述能力圈指标对散户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大吸引力,并没有据此选择基金,散户青睐的基金,各项能力并不一定强。而机构却对所有指标都较为敏感,能力越强,机构投资者占比越高,其中,隐形交易能力逆境投资能力是机构最看重的指标。
总结一下就是,机构在投资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时,看重行业分散、重仓股稳定,对换手率的要求是适中,偏好大市值+低估值的持仓风格,看重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尤其是隐形交易能力和逆境投资能力。
今天就先说到这里,祝大家投资理财顺利~
来源:邓虎、蒋辛,《主动权益基金赚钱,基民的赚钱效应为何依然偏弱?》,申万宏源研究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