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国会山骚乱一周年,美国的伤口还在痛

图片
今年1月6日,是美国国会山骚乱一周年的日子。
这场导致包括一名警察在内的5人身亡、140多名警察受伤、700多人被捕的暴力冲击国会事件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的至暗时刻”。
在一周年的正日子,拜登政府和国会准备以演讲、反思、默哀、讨论、回顾、守夜祈祷等丰富形式加以纪念。
但在分析人士看来,美国两党迄今并未认真追索事件的本质与根源,相反,依然从党派政治出发利用这一事件谋求政治利益。拜登执政近一年来,也未能弥合骚乱给美国政治、社会造成的裂痕。由于美国政治极化加剧、社会撕裂加深,不排除在今后选举中重演类似骚乱的危险。
拜登要说出“真相”
去年1月6日,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举行联席会议,清点选举人票以确认拜登当选总统时,大批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冲破警戒线,强行闯入国会大厦,导致认证程序被迫中断。
现场传出的画面让整个世界瞠目结舌。一名示威者大喇喇地坐在众议长佩洛西的位子上;佩洛西的电脑和主持会议的木槌被抢走;警察用桌椅堵门;受惊吓的议员匍匐在地四下躲藏;支持特朗普的旗帜在国会大厦外面飘扬……
数小时内,象征美国最高立法权的国会迅速“沦陷”,为此还付出了高昂的生命代价。
在骚乱发生一周年之际,拜登政府与国会立法者安排了一整天的纪念活动。
上午至中午,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哈里斯将在国会山发表讲话;众议长佩洛西将发表声明,国会议员和工作人员将反思、默哀;下午,历史学家将从“历史视角”讨论骚乱以建立和保存1月6日的档案,众议员对事件进行陈述;傍晚,开始举行“守夜祈祷”活动。
按照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的说法,拜登总统将在周四的讲话中讲述1月6日国会山事件的“真相”,澄清一些人所散播的“谎言”,并阐明该事件对法治和美国民主治理体系构成的危害。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看来,拜登选择事件一周年发表演讲希望传递几重信号,一是为事件定性,揭示所谓的“真相”。即这起暴力事件是对民主制度的玷污,对美国宪法的背离,否认特朗普及部分共和党人对事件性质的歪曲;二是对内团结民众,捍卫美国宪法权威性和民主制度的合法性;三是对外重振世界对美国民主的信心。
依然没有安全感
除了常规意义上的纪念议程安排,一些险些出现或将要出现的戏剧性场景将证明这起骚乱的远程投射力有多强。
比如两任总统差点“撞车”。
如果不是特朗普突然取消6日的新闻发布会,周四当天将上演无比尴尬的一幕:现任总统与前任总统将在同一天隔空“对阵”,就骚乱给出各自的叙事。特朗普始终认为“1·6”事件是抗议大选舞弊的“起义”。
本周二,特朗普取消原定1月6日在他位于佛州海湖庄园举行的纪念国会山事件的新闻发布会,改为1月15日在亚利桑那州的一场集会上讨论相关话题。
在周二的声明中,特朗普把取消活动归咎于媒体和众议院正在对国会山事件展开的调查,指责调查存在“偏见和不诚实”。
据《纽约时报》称,特朗普“变卦”可能是由于一些共和党人以及特朗普的顾问质疑在1月6日举行纪念活动是否明智。一方面,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不太可能达到特朗普所希望的被有线电视全覆盖的收视效果;另一方面,还会引起人们对他总统任内低谷时期不光彩一面的关注。因此,一些顾问敦促特朗普另排时间。
又如6日当天将出现两拨“守夜祈祷”队伍。一拨是佩洛西、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率领的国会议员,以及由130多个自由派、亲民主组织组成的联盟,将在国会大厦台阶上及全美各地守夜祈祷;另一拨则是支持特朗普的团体“展望美国”在关押骚乱参与者的华盛顿监狱外面守夜祈祷。
与此同时,对这个国家的执法者来说,今年的1月6日依然是一个神经紧绷、高度危险的日子。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周二表示,“国内暴力极端分子的威胁非常大”,可能会利用周年纪念日“推动或实施暴力”。美国国土安全部正在全部门开展工作,包括部署更多人员、进行7天24小时全天候情报监视等。
“恐惧、愤怒和暴徒冲击所造成的创伤仍在国会蔓延,门上的金属探测器让众议院有时看起来仍像犯罪现场。”在国会山骚乱一周年之际,《华盛顿邮报》如此描述骚乱给国会带来的影响:依然没有安全感。
两党没有痛定思痛
去年上演“占领国会山”一幕时,美国媒体曾评论,美国政治体系可能已受到永久损害。如今,一年过去,纪念活动开启,调查仍在继续,舆论也在反思。但是,从一系列迹象看,美国至今未走出这起暴力事件投下的阴影,而且骚乱给美国政治、社会刻下的裂痕还在日益加深,甚至民众对美国民主的信心也在摇摇欲坠。
就在骚乱一周年之际,美国民调纷纷出炉,显示出冲击国会山事件给美国造成的裂痕与伤痕有多深。显然,拜登上台时誓言带来的团结和治愈并未出现。
对于事件性质,民主、共和两党至今各执己见。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与益普索联合进行的民调显示,超半数民主党人认为,这是一次“未遂政变”“一场暴动”,但共和党人更倾向于认为,这只是一场因场面失控引发的骚乱。
事实上,对于引发国会山骚乱的起因——2020年大选结果,两党至今也未达成一致。
NPR与益普索的民调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共和党人表示“愿意接受”2020年的大选结果。
《华盛顿邮报》援引的民调结果甚至显示,近70%的共和党人认为2020年大选是被操纵的。
对于暴力行为的看法,民众立场也出现分化。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联合马里兰大学进行的调查显示,28%的受访者认为,可以用武力捍卫选举结果。《华盛顿邮报》与马里兰大学的联合民调结果显示,34%的受访者认为,有时针对政府的暴力行为是“正当”的。
对于美国的立国之本——民主制度的质疑更是大有人在。
NPR与益普索的联合民调显示,64%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民主“处于危机之中,面临失败的风险”。
美国专栏作家凯瑟琳·帕克4日在《华盛顿邮报》刊文感叹“今昔对比”:过去,美国人对事理有着共同理解,即可以通过选举来解决问题,而且这也被认为是首要原则。美国人也以民主传统与和平移交权力为傲,现在却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针对政府采取暴力有时是合理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刁大明指出,国会山骚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社会矛盾加剧背景下,美国长期以来政治极化不断走向暴力和非理性的结果。事件触及了美国政治秩序中最核心的一点——政权平稳交接,打破了美国已遵循200多年的政权过渡的基本规则和政治操守。然而,一年过后的民调结果说明,两党并未痛定思痛,充分认识事件本质所在,也没有挖掘政治制度和政治架构存在的根源性问题,或者寻求解决政治极化以及暴力化的办法。相反,两党继续出于党派利益操弄这一事件,其结果是进一步加剧政治极化,再度开启党争新局。比如在调查国会山骚乱过程中,民主党更多还是出于党争考虑,给共和党埋雷,为2022年中期选举乃至2024年总统选举做准备。
韦宗友也认为,国会山骚乱是美国政治极化的体现。事件迄今一年,两党纷争非但没有结束,反而日益升级。这不仅表现在两党对事件性质和2020年大选结果的认识分歧上,也体现在两党围绕投票权改革的激烈博弈中。由于认为2020年大选存在问题,一些共和党控制的“红州”已进行相关立法,以进一步严格选举程序,包括对选民资格、投票方式进行限制。而民主党方面也在酝酿投票权改革,但却反其道行之,希望能通过立法让更多美国人以更便利的方式进行投票。民主党推出的法案已在众议院通过,但因受到共和党阻挠,却在参议院屡屡碰壁。与此同时,国会山骚乱让美国民众对民主以及选举制度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产生质疑。一年过后,这种质疑也未能消除,民众反而进一步失去信心。
从美国政治极化加剧、民众对民主信心动摇的现实来看,两位学者担心,“国会山骚乱”或者类似事件在未来可能重演。特别是2024年大选,能否顺利选举、承认结果可能都成问题,不排除产生新的纷争。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