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炮弹能飞到目标再爆炸?详解航弹引信全过程,看完长见识了

在军事大片里,飞机往敌营里投放航弹的镜头我们并不陌生。
可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航弹从机身中脱离后飞到目标物有这么长的一段距离,它怎么保证自己不爆炸呢?
图片
原来,在弹身上有着几个小螺旋桨。全靠它们,航弹才能控制自己的爆炸时间。这是什么原理呢?
这种小螺旋桨其实是一种引信,也叫做“陀螺引信”,属于延时引信的一种。
当航弹离开自己的飞机时,小螺旋桨会随着风力开始旋转。而导弹内部早已经过了严密的机械设计,只有当螺旋桨转到一定圈数或者落地后螺旋桨停止转动时,内部的底火和撞针才能接触在一起,成功引爆炸弹。
图片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要问了:如果只是为了保证炸弹飞出机身再爆炸,那装个保险栓不就完了吗?不必要搞这么复杂吧?
是的,这样的设计作用不仅仅是为了防止炸到自己。延时引信装置可以让投弹手配合不同的战斗形势调整爆炸时间,以达到伤害最大化的目的。比如在影片《珍珠港》里,亚利桑那号就是被一枚装有延时引信的重型航弹击中,引信使得航弹在触及船身时并未爆炸。而是在进入船体,螺旋桨停止转动后才发生爆炸,直接造成这艘战舰的坠毁。
也因此,航弹上的螺旋桨引信往往不止一个,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延时时间,从数分钟到一百多个小时不等,供投弹手根据战场情况进行调整。
图片
由此可以看出,可靠的引信是炸弹战斗力的保证,如果不能在合适的时机爆炸,你炸弹威力再大也是白搭。而现如今随着武器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机械式引信也慢慢被电子引信所取代。
目前最常见的引信大概有以下3种。
第一种是无线电引信。它是利用目标和导弹无线电场的变化进行工作的,引信会不断发出和接受无线电信号,只有当信号的频率、幅度和持续时间均达到设定范围内,无线电引信才会引爆炸弹。
第二种是红外线引信。导弹内部的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同方向红外信号以此来判断所在位置。这种引信结构简单,并且方向十分精准,但缺点是容易受到太阳光和反射光的干扰。
第三种是激光引信。这种引信向外发射激光束再接收漫反射的电信号,只有预定距离内的电信号才能引爆炸弹。这种引信不仅爆炸点位置精确,而且抗辐射和电磁场干扰的能力也较强。
图片
说了这么多关于引信的,其实引信最早诞生于中国。据古书记载,最早的火器引信被称为“杂药”,是一层薄薄的可燃物,士兵们要用烧红的铁锥将其点燃。后来,到了13世纪初,中国出现了铁壳装黑火药的爆炸性武器。通过点燃药捻子来引爆,这种结构,就是引信的雏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