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政协委员龙永辉:促进罗非鱼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茂名两会

茂名是我国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全市罗非鱼养殖面积约26万亩,产量23.13万吨,约占全省总产量的1/3,全国的1/8,全球的1/12,综合总产值69.7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罗非鱼之都”。这是摆在茂名面前的发展优势。
但是,由于近年来罗非鱼产业外销受阻、内销乏力、病害增多等原因,养殖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导致养殖面积下降,行业减产严重,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茂名市政协委员、茂名市农业农村产业协会会长龙永辉认为,海南、广西、湛江等地不断加大对罗非鱼产业的扶持力度,大有赶超茂名之势,茂名“中国罗非鱼之都”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这次政协会议,龙永辉带来了《关于促进罗非鱼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为罗非鱼产业集群发展建言献策。
龙永辉直言,茂名罗非鱼品牌建设严重滞后,科技能力支撑不强,产品种类单一,产品出口不畅,养殖污染问题突出。针对上述问题,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龙永辉表示,产业链建设上要推动罗非鱼产业园区建设,支持罗非鱼从苗种、养殖、饲料、产品回收、深加工、销售等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建设,大力打造现代罗非鱼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强化科技力量支撑,积极创建罗非鱼产业研究院,建立一体化的罗非鱼产学研服务平台,为罗非鱼产业做优做强提供技术保障。
围绕“中国罗非鱼之都”,创建茂名罗非鱼“生态养殖”品牌,树立罗非鱼地理标识影响力,以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结合罗非鱼的特点打造特色品牌,推出符合大众口味、利于传播的拳头产品。”龙永辉认为,要深挖产品价值,创新加工产品,适应网购时代的需要,大力发展罗非鱼初加工,推出方便大众烹饪的初加工产品。同时发展精深加工,推进对罗非鱼罐头、即食罗非鱼片的商品化生产。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推广示范基地治理经验,探索推进“轮渔修渔”机制,提升水域自我净化、修复能力。结合农田灌溉回用、生态保护修复等,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生态农业发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衔接。
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龙永辉表示,扶持大型企业建设高科技现代化罗非鱼产业示范基地,以“合作社+农户”或“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动农民户户养殖罗非鱼,做大做强,形成特色。同时,积极引导罗非鱼产业与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打造罗非鱼产业特色小镇,助力茂名乡村产业发展,提高罗非鱼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记者】邹祥亮
【作者】 邹祥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