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监测显示:贺兰山放归雪豹已基本适应放归区域环境

2021年9月22日,此前内蒙古救护的1只雪豹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拉乌北沟被放归自然。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11日公布监测情况显示,这只雪豹已基本适应放归区域环境。
图片
贺兰山放归雪豹回归自然的瞬间。(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供图)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所长时坤说,截至2022年1月10日,贺兰山放归雪豹佩戴的卫星追踪项圈传回了2400余条监测数据。它的活动轨迹总长639.10千米, 日平均活动轨迹长5.86千米,活动范围东西跨度45千米,南北跨度81千米,足迹已遍布贺兰山的大部分区域。
图片
2021年9月22日至2022年1月10日贺兰山放归雪豹活动轨迹。(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供图)
通过实时移动轨迹监控和野外跟踪核查,科研人员对其健康状况、活动轨迹、捕食能力、栖息地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监测。对监测情况的初步分析表明,贺兰山放归雪豹已基本适应放归区域的环境,96%的活动位点落在受严格保护的贺兰山保护区内。其活动区域内鲜有人为干扰,该雪豹对周边区域的居民生产生活暂时也没有安全威胁。
科研人员对贺兰山放归雪豹捕食位点进行实地勘察发现,其捕获猎物的频率很高,每隔四五天就可以捕食一只岩羊或马鹿。这只雪豹于2021年12月15日凌晨5点和12月16日早上7点分别捕获一头幼年马鹿和一头成年雄性岩羊。
“今后可能需要更多关注这只雪豹组建家庭,期待有新的发现。”时坤说,贺兰山一带是雪豹的历史分布区,曾因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干扰、栖息地质量下降等导致雪豹一度绝迹。虽然宁夏和内蒙古分别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岩羊等野生有蹄类种群增长很快,但该地区目前尚未发现雌性雪豹个体。
也正因此,他认为贺兰山面临着顶级捕食者缺失以及食草动物种群过度增长问题,应该适时开展雪豹重引入试验,即尽快引入雌性雪豹个体逐步实现贺兰山雪豹种群重建,这将为未来更大范围重引入及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记者胡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