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妈妈打赢了官司,我却不希望孩子成为江歌那样的人

江歌妈妈江秋莲打赢官司的消息,算得上是这个冬天里的一件好事。
图片
江歌事件的经过应该没有多少人会不知道。
用四个字概括,就是一个现代版“农夫与蛇”的故事。
女孩江歌留学日本,与同是老乡的另一个女孩刘鑫一见如故。刘鑫交了一个心理扭曲的男友,相处之后发现他的极端性格想要分手,因为害怕被男友伤害,刘鑫躲到了江歌家中。江歌本来是好心收留朋友,却不幸被卷进一场致命的关系,白白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具体的过程,网上其他的号主已经写得非常详细,这里我不再累述。我是因为看到一句话深受触动,所以也想拿来讨论。
那位朋友说——
“如果这场官司(江秋莲诉刘鑫现改名刘某曦,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的官司)打赢了,我会教育孩子们不要做刘鑫那样的人。如果输了,我就教育他们不要做江歌那样的人。”
那位朋友所说 ,官司打赢了,会告诉孩子做人要像江歌,我理解的意思是说,教育孩子,对待朋友还是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如果受了委屈,正义会虽迟但是必到,满满正能量。
在我们的文化里,把对朋友忠义的关二爷奉为天神,把助人为乐的雷锋当作学习的榜样,即便是在私人情感中,“为朋友两肋插刀”也是一个更趋近于褒义的词。所以可想而知,江秋莲肯定也是从小这样教导江歌,但是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一份对于朋友的担当,有一天会让女儿失去生命,客死他乡。
当然,人生在世几十年,不可能一个朋友都不交,交朋友图的就是守望相助。而且多数情况下,朋友之间相处也不太可能遭遇江歌这样的悲剧,就连江歌自己肯定也没想过,有一天会因为收留朋友而送命。
如果没有陈世峰,又或者刘鑫能够处理好她的感情问题,江歌可能还活着,可能还跟刘鑫是好朋友,可能两人还会继续一块儿工作、学习、生活。
我不想把孩子培养成江歌这样的人,并不是否认江歌的善良,也不认为江歌帮朋友有错,而是在痛心惋惜江歌的同时,觉得刘鑫这样的朋友不值得她的善良。
在这整个事件中,江歌的初衷是像所有人一样的“帮朋友一把”,而刘鑫表现出的则是极端利己的一面。利己并不是不可以,人类的天性本就是要不停地在利己和利他之间寻求平衡。但朋友之间,再自私的人也应该有来有往,事事利己的人,还是趁早敬而远之为好。
所以我宁愿江秋莲没有把江歌培养得那么好,宁愿江歌在面对朋友的要求时选择自私一点。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发现情况不对就应该及时报警。只要能好好活着,哪怕被说成自私也没关系。至少不必让含辛茹苦的老妈妈,今后只能靠闻着女儿旧衣的气味活下去。
图片
但真实的世界是,江歌在日本遇害已经过去了5年之久。5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江秋莲一路辗转在中国和日本之间,一天天数着日子过来,肯定有过无数次想放弃的瞬间,肯定也有无数人劝过她要懂得放下。但也只有靠着这份“要为女儿讨公道”的信念,才能支撑起她这5年的日日夜夜。因为哪怕正义到不了的地方,妈妈也一定会到
对于江秋莲来说,这5年多来最大的困难,并不是一次次跨国取证的艰辛,也不是50岁的人还要逐字逐句学习中日法律条文的疲累。而是黑粉说她打官司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是在吃女儿的人血馒头。
图片
这样的流量这样的眼球没有一个妈妈想要,而且就算赢了这场官司并不是江歌故事的结束,江秋莲说,等陈世峰从日本出狱回国后,她还要继续告下去。
我敬佩江秋莲的执著与坚韧,我知道为了孩子妈妈什么都可以豁得出去,但鞭子没有抽到自己身上,还是想象不出来会有多疼。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一切可以回头,江秋莲还会教女儿助人为快乐之本吗?我不知道。
图片
如果事到临头,我自己是否有那份勇气和魄力,与害死自己孩子的凶手一一死磕到底。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不但我自己不想知道,我也宁愿所有的妈妈永远都不用知道这个答案。
江秋莲对刘鑫的这场官司肯定会打赢,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由来已久的民族文化传承,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所以她必须赢。但如果要问我,想不想把孩子培养成江歌那样的人,说“想”是漂亮话,说“不想”才是真心话。
我想我会提醒孩子,知人知面不知心;会告诫孩子,任何时候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会劝慰孩子,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值得以命相拼……
因赢了官司如何,守住了人心又如何,江歌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啊~
妈妈最大的心愿,不过是想女儿活着
图片
作者介绍:陈妍,爱八卦、爱电影、爱孩子、更爱自己。新书《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全网同步上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