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颗芯片挑起大梁,缔造西数最快蓝盘!WD Blue SN570固态上手体验

前言:
在机械硬盘的时代,西部数据的大名相信没谁不知道。进入到SSD时代后,西部数据的产品也同样给力,尤其是延续了在机械硬盘时代标志:比如超强性能的黑盘、主打性价比的绿盘,还有今天的主角——蓝盘SN570。实际上,SN570是此前产品SN550的升级版。并且从产品的规划来看,SN570不但能胜任日常使用,同时它也满足了内容创作者(修图、剪辑视频等等)对于高性能SSD的需求。那么这款SSD的性能究竟如何,我也来了个上手体验。
图片
开箱:
就外包装来说,WD Blue SN570十分契合这个蓝盘的名称。蓝色+白色的包装,并且产品、型号、容量、保修、速度等数据都一应俱全,专业而不复杂。比如最高读取速度为3500MB/s、保修5年(或最高600TBW),还有右下角的标识表示这款固态笔记本、台式机都适用。
图片
不过在SSD本身的设计上,WD Blue SN570的PCB其实并不是蓝色,而是有点墨绿色。好在中间有张蓝色的标签表示它真的是WD Blue SN570。而对于该SSD的布局,估计很多小伙伴会有点疑惑,因为SN570的正面只有3个比较大的芯片,其他的都是一些MLCC去耦电容。
图片
而翻到SSD的反面,更是干净,除了一些认证的标识,整个背面完全没有任何电子元器件。要知道这可是一个1TB的SSD啊,居然只用了三个芯片就挑起了大梁?
图片
将WD Blue SN570对比PCIe4.0的三星PM9A1,会发现WD Blue SN570的布局是真的干净。要知道三星PM9A1(1TB)如果细算的话,大大小小的芯片加起来有6~7个了。
图片
下面我们也来具体看看下WD Blue SN570“扛起大梁”的三个芯片究竟是什么?先说主控,WD Blue SN570采用了西部数据自己研发的DRAM-less主控,可以看到主控上面的标识还是SanDisk(闪迪),其实闪迪品牌早在2015年已被西部数据收购。具体编号为Sandisk 20-82-10048-A1,而此前的SN550主控编号是Sandisk 20-82-01008-A1。不过由于西部数据官方没有给出详细的技术规格信息,所以一些具体特性不是很明确,目前只支持其属于第三代DRAM-Less SSD,支持NVMe 1.4,S.M.R.T、TRIM、HMB等功能。
主控隔壁的另外一个芯片就是90430VM330电源管理IC,周边包裹了很多去耦电容
图片
闪存颗粒方面,该颗粒采用的是闪迪BiCS5 112层堆叠TLC闪存。颗粒编号为1293DCGHS070。根据西部数据的资料显示,112层堆叠闪存的存储密度比起上一代96层提升了40%,IO性能提升了50%,闪存接口传输带宽达到1200MT/s,延迟也进一步降低。并且得益于多层数3D堆叠技术,SN570真就依靠一颗NAND闪存颗粒实现了1TB的容量。当然,它还有250G、500G的小容量版本。
图片
测试环境:
CPU:intel i5 12400
主板:微星MAG B660M迫击炮WIFI
内存:金士顿骇客神条野兽系列DDR5 5200MHz 16GB*2
硬盘:威刚LEGEND 840 1TB+WD Blue SN570 1TB
电源:安钛克HCG850金牌模组电源
散热器:乔思伯HX6210
机箱:九州风神CK560
显卡:微星GeForce RTX 3090 VENTUS 3X 24G
该机也是近期装了一台新电脑,主要是为了看看intel 12代没有小核的i5性能表现如何。
图片
主板采用的是微星MAG B660M迫击炮WIFI,该主板也是B660 M-ATX版型中的佼佼者,CPU供电、M.2固态插槽以及芯片组都覆盖了金属散热装甲。并且CPU供电也是B660主板中的佼佼者,采用是12路并联设计,搭载了一体式DrMOS供电,单路通过最大电流为60a。
图片
此外,该主板的2个M.2插槽都支持PCIe4.0,所以也能发掘出WD Blue SN570的速度上限。
图片
因为要适配RTX3090显卡,所以这次用的电源是安钛克HCG850电源,额定功率为850W,转化效率通过80PLUS认证,全模组化设计。内部采用全日系电容、主动式PFC+全桥LLC谐振+同步整流+DC-DC架构设计,并且支持启停功能,还有十年只换不修的保修政策。
图片
图片
规格方面,其中+12V单路输出电流最高达70A,达到了840W功率,而+3.3V与+5V通过DC to DC电路从+12V输出,最大电流为20A,功率最高为100W。搞定RTX3090的正常使用没有太大问题。
图片
九州风神CK560机箱也比较有意思,正面可拆卸的面板带有大量的十字镂空元素。点亮自带的3个120mm RGB风扇,散发出的光效非常吸睛,也适合喜欢光污染的小伙伴。
图片
图片
内部空间方面,该机箱也有很多亮点设计,比如开槽众多,方便用户走线。还自带了显卡支撑架,对于RTX3090这样的超长显卡也非常友好。
图片
图片
测试成绩:
先通过硬盘健康状况检测工具CrystalDiskInfo查看下硬盘信息,WD Blue SN570 1TB目前的固件版本为234090WD,传输模式为PCIe 3.0 x4,支持NVMe 1.4。在室温24℃的环境下待机温度为34℃。
图片
再来看看crystaldiskmark的成绩,SN570的顺序读取速度达到了3564MB/s,写入速度为3123MB/s,4K随机读取为54MB/s,写入为247MB/s。
图片
AS SSD测试下,SN570的顺序读取速度为2873MB/s,写入速度为2721MB/s,4K随机读取为40MB/s,写入为206MB/s,得分为3830。
图片
在TxBench测试中,SN570成绩与crystaldiskmark差不多,顺序读写成绩分别为3484MB/s、3050MB/s;只不过4K随机读取的速度为52MB/s,写入为134MB/s。
图片
通过ATTO测试,成绩也显示SN570的写入速度基本上维持在2.7GB/s,读取速度为3.3GB/s,整体成绩表现十分不错。
图片
那看到这,很多小伙伴估计会关心下缓存外的读写速度。上文也提到了,SN570并没有搭载内置缓存颗粒,而是通过HMB技术来实现。通过HD Tune Pro的测试,可以看出SN570的动态缓存空间大约在13~14GB左右,缓外写入速度的均值约为500MB/s,表现与此前的SN550差不多。
图片
实际复制文件方面,我准备了3个电影,容量大概在30GB左右。最开始写入速度保持在2.5GB/s左右,写入容量到达14GB时开始下降,最终稳定在550MB/s左右完成写入。而读取速度基本全程维持在3.2GB/s左右,全程没有掉速。
图片
图片
图片
总结:
经过2天时间的使用,我觉得作为此前SN550的升级版,SN570可以说已经拿下了最强蓝盘的称号。一方面是读写速度的全面提升(尤其是读取速度,可以保持3.3GB/s),对比上一代自然是全面提升;同时只用三颗芯片就能达成这样的成绩,的确给人的很惊奇的感觉。此外,SN570的价格还比较适中,因为对比传统的1TB SATA固态,SN570的价格只贵了100左右,但速度却全面提升。小伙伴觉得吸引力如何呢?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