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0W,夏天5W”,机油的低温性能只是规格不一样么?

要问大家5W-30机油和0W-30机油有什么区别呢?
按照大多数自媒体和所谓“玩家”嘴里,基本都会这样描述:后面的30,是表示机油的高温粘度,数字越大就越粘稠。而前面的几W代表冬季,W左侧的数字则代表了机油的最低使用温度。
然后把下面一张图给po了出来,煞有介事的说出了这一“古代”知识。
比如说5代表机油最低使用温度为零下30度,所以意味着机油在零下30℃时会变得非常粘稠,难以流动。而0代表机油的最低使用温度为-35度,原因相同。
所以呢,很多媒体和玩家由此得出结论:
建议夏天和南方车主可以用5W的润滑油,冬季和北方车主则推荐使用0W的润滑油。
那么这个5W和0W这个标号除了说明了低温流动性外,真的没有其他意义了嘛?
那今天泰哥就来和老爷们简单聊聊,机油的标号除了高低温粘度外,透露着哪些车主们不知道的事。
机油标号的真正含义
是现代润滑油的“前后双级”粘度
首先我想说,网上的这种描述方法,基本算是对的,并没有错,但是并没有说透、说彻底。其实机油标号字母W前面的数字除了可以表示机油的最低使用温度之外,还有其他含义。
现如今的润滑油都被称为“双级机油”,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夏季机油+冬季机油”的“两用配方”。
图片
继续那我们常见的5W-30和0W-30举例:
5W-30机油,高温粘度级别是30,意思就是“相当于30号夏季机油的粘度”。那5W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说“这个机油在低温下的粘度,相当于5号冬季机油的粘度”。
5W-30说通了,那么0W-30当然也就不需要解释了,往上述文字里套就可以理解。因此5W-30机油比0W-30机油在低温条件下更粘稠。反过来说就是:0W-30机油比5W-30机油在低温条件下流动性更好。
图片
那么机油标号我们聊清楚了,那5W和0W的润滑油除了标号还能聊点什么出来呢?
接下来泰哥给大家上干货了!
同样的标号,0W的用料更好
坊间和油圈里面一直有个说法“0W无弱油”
首先掰正大家一个思路,这个说法流传出来的主要还是从0W40这个粘度的油品而来。其核心就是“双级标号”的核心:“跨度”。
0W40这个指标的润滑油,因为高温100℃粘度要满足小于16.3,还得同时满足低温0℃的3.8的粘度要求。这种大“跨度”的粘度要求,使得厂家为了适应“双级标号”不得不调整润滑油的基础油或者添加剂用料来适应。
图片
所以结果就非常简单,双级跨度越大的润滑油,通常有更好的基础油,更好的添加剂,通常能给人更好的驾驶感受。
5W系列的润滑油也并不一定弱,例如5W40相比0W40有着更好的“热稳定性”,很多高性能油也会是5W型号,适合长时间高转数激烈驾驶。不同的配方,检测数据也是不同的。“蒸发损失”“四球磨斑”决定了烧机油水平和抗磨水平。
如果平时开车主要就是买菜、接孩子,追求安静平顺以及燃油经济性,可以选择0W机油。相反,如果喜欢长期激烈驾驶,只要是开车就一直维持在发动机高转区的车主们,则更需要放弃低温性能,换取更好的高温热稳定性,保证油膜不破裂。
所以0W无弱油也并非是纯绝对的!
这句话只针对于40粘度的润滑油,但放在0W-20的润滑油上,你就会发现,这句话不顶用了。同样我们翻回去看前面的标准,0W20的100℃运动粘度跨度非常小(近似于单级润滑油),只要满足低温3.8,高温低于9.3就算是合格。(广汽紫桶作为0W20的标杆,自从暴雷后,也算是走下神坛了)
图片
这种低跨度要求就使得厂商在使用传统3类基础油就可以轻易的满足高温粘度需求,低温性能则根据只需要适量添加2类矿物油粘指剂就可以做到相同的低温性能。
那么车主们怎么看自己买的润滑油用料好不好呢?
很简单,看机油的浊点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泰哥在这教大家一个口诀!
浊点-37到-50℃,基本上是以4类PAO基础油为主或4+5类基础油的润滑油。属于顶级货色,价格在110元/L内都能考虑买。浊点-20℃到-36℃,常规的3+4类基础油调制或者3类+GTL基础油,四类PAO含量大致在20-30%左右,售价在60元/L内也是可以考虑的。浊点小于-20℃,这种润滑油就是简单的纯3类基础油,作为高性价比跑量为主的润滑油,售价在40元/L内也不是不能用。
新能源车主扫码领取免费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