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飞行员李剑英不幸牺牲!在“未造成地面人员伤亡”中读懂中国军人!

来源:网络
2006年11月,一架歼-7战机正在村庄上空演练,突然发生“空中停车”,满载炮弹与燃油的战机迅速向下俯冲,短短16秒后发生剧烈爆炸。
图片
驾驶这架歼7g的是兰州空军某部驻临(甘肃临洮)的42岁一级飞行员李剑英上校。他有近25年的飞行经验,累计飞行2389个小时、5003架次。李剑英飞行技术高超,是团里的飞行尖兵 。
作为一位驾龄25年的资深飞行员,李剑英从未发生过任何差错。因为每一次飞行前,他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甚至将各坐标点经纬度的测量数据精确到秒,所以每次模拟飞行,他都能根据机型特点进行精准测算,从而第一个发现敌机。空军先后四次改装新机型,他都参与了首批单飞。
2006年11月14日,临洮天气晴好,上午11点17分,李剑英驾驶歼7g歼击机进行例行的战斗飞行,这种空中巡逻游猎任务对他来说轻车熟路。飞行近半小时之后,李剑英按照既定的训练计划向机场返航。在接近机场时,他开始轻压操纵杆,下降飞机高度,进入三转弯,为飞机降落做准备。哪知道,偏偏在这个时候意外出现了!
此时战机迎面飞来了一群信鸽,躲闪不及之下,纷纷撞上了战机!因为驾驶的歼7正处于降落阶段,李剑英觉得飞行速度不算太快,为此做出了判断,撞鸟不会对战机动力带来不利影响。
然而信鸽撞了战机以后,又恰好被发动机吸了进去。鸽子将燃油管撞断后,连同燃油一起吸入引擎,导致引擎瞬间大火后彻底熄火。李剑英驾驶的战机不由自主地剧烈颤抖,在看到仪表盘上发动机转盘归零时,他明白战机即将空中停车! 此刻,只能跳伞才能得以生还。但他没有这样选择,而是选择空旷的地方迫降 。
因为经常飞行,李剑英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和地面的情况非常熟悉,这附近有10个自然村,上千户居民约3500人,而且还有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和一个砖瓦场,属于人员密集地区。一旦直接跳伞,飞机失去控制以后,很有可能会坠毁在村庄里,而飞机上还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还有助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很有可能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留给李剑英操作的时间已经非常少了,他迅速利用战斗机的动能惯性调整航向,尽量朝着空无一人的农田飞去。
随着战斗机的高度急速下降,李剑英在歼-7触地前,把机头拉了起来,因此战斗机的尾部首先落地,整个机身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猛得向前冲去,立刻在菜地里压出一条深深的沟壑,瞬间滑行数十米,却依然没有止步的迹象。
飞机急速的在菜地滑行中一头撞上了堤坝,巨大的冲击力立刻把战机拦腰撞成2截。随后发生剧烈的爆炸,机头竟生生被炸飞到了堤坝的对面,机尾则留在了北边,李剑英也不幸在爆炸中牺牲。
图片
从撞鸟到战机爆炸,完全是电光石火、稍纵即逝,仅是短短的16秒时间而已。李剑英原本有3次求生的机会,但他还是选择了最危险的一条路——迫降,为的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哪怕牺牲自己都在所不惜。
李剑英牺牲后,当地群众数万人,自发前往他殉难之地,为英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