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大脚”的快手给自己找了位新“管帐人”

“烧钱”获取流量多年后,快手的新掌门人程一笑给自己找来了一位新”管帐人“——金秉,快手心目中既懂资本市场和财务运营,也能完全看懂和理解快手业务的人。从财大气粗到开源节流,快手的转变尤为迫切。在过去十年间,快手虽然历经多次转型,但始终做的都是互联网生意。而支撑起快手这座互联网大厦的根基——用户增长,正面临冲击。
1月17日,快手科技发布公告称,钟奕祺已卸任并正式退休,金秉将接任快手新CFO,即日生效,向CEO程一笑汇报。原CFO钟奕祺将继续出任集团高级顾问两年,以确保平稳过渡。
由于快手目前的“CXO高管”仅有三席。于是,这一动作也被视为程一笑接管CEO后,一次颇具里程碑意义的“人才引进”。
有人认为,钟奕祺担任快手CFO这5年最大的任务是帮助快手登上了资本舞台,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短视频平台,去年2月份快手上市时市值一度被爆炒至1.74万亿港元。然而如今,快手的市值已不到4000亿。不到一年时间,蒸发了一个“美团”的体量。
这其中纵然有互联网集体被锤的成分,但更为残酷的或许是,快手原本“亏本求增长”的逻辑,已不被资本认可。显然现阶段的快手,需要一位新的高管,来完成新的任务——即缩小与竞争对手字节激烈竞争中急剧的损失。而金秉,则是快手花了半年时间,给公司慎重物色的新CFO。
图片
快手的十字路口
快手选择金秉作为公司新CFO,或与当下公司的处境有很大关系。
去年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05亿元,同比增长33.4%。亏损额85亿元,同比增加28.6%,经调整净亏损则为 48.22 亿元。
还未实现盈利最直接的原因是其居高不下的费用支出。而在巨额营销费用的背后,仍是快手对流量的争夺。在过去十年间,快手虽然历经多次转型,但始终做的都是互联网生意。
不可否认,幸运的快手,赶上了互联网黄金十年狂欢的大门,从社交、视频到金融,互联网以摧古拉朽之势进入了大部分能触达的领域。尤记得百度上市时,当天市值就超越了50亿美元,阿里上市第一天,市值就达到200亿美元,资本对互联网生意的推崇由此可见。
2011年程一笑创立的GIF 快手,当年就凭借微博蓬勃发展时期盛行斗图文化,得以完成初始用户的积累。而工具类app的难以变现,也让程一笑决然切断微博这一巨大流量池,强制转型成短视频社区。
而2013 年夏天,快手的创始人程一笑与宿华重要性的会面,为快手注入算法元素,才有了当下快手的雏形。但直到2016年,快手开始线上直播,采用“直播+打赏”两条腿走路的打法才算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变现的路径。
实际上,2016年短视频赛道已经步入了快车道,头条系的抖音、火山小视频,百度系的好看视频等纷纷上线。2017 年,阿里巴巴旗下成立 12 年之久的视频网站土豆网宣布斥资 20 亿全面转型为短视频。
不过,相比于增长策略激进的抖音,快手显然更加佛系,在广告增长和商业化变现方面也更加克制。
2017 年 12 月,快手日活用户突破 1.1 亿,但很快在2018 年被头号竞争对手抖音反超。此时快手才开始逐渐撕去佛系和慢公司的标签,开始加速用户增长与商业化变现。
这一年短视频行业格局初定,抖音快手成为短视频头部双强,快手的佛系行径还是将自己陷入了被动。为了增加用户数量及日活数量,本就没有实现盈利的快手开始毫不节制地大手笔“撒币”。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3.60亿元、42.62亿元、98.65亿元。2020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总计137亿元,占总收入54.1%,同期快手的毛利为86.94亿元,占比过半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已然超过了毛利所得。
快手敢于“烧钱”的底气来自资本的支持,在几十亿资本的支持下,依靠短视频起家的快手才完成了流量积累。
当然,也在资本的压力下,或许夹杂着对赌压力下,快手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起了变现——2021年初快手赶在抖音之前完成了上市。
“短视频上市第一股”的光环,也让快手的股价享受到了极致的狂欢。还未盈利的快手,一跃成为了中国第五大互联网公司,市值一度被爆炒至1.74万亿港元。但狂欢并没有维持很久,上市仅仅六个月的时间,快手股价就蒸发了接近1.5亿。
去年7月9日,摩根士丹利将快手的评级由“超配”下调为“低配”,目标价从300港元砍至130港元。但事实上,如今的快手股价仅有88元。在其看来,快手基本没有逆转竞争格局的潜力。上市时资本对快手的追捧与当下的落寞形成鲜明反差。
相比成立时,今时的互联网环境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本被视为蓝海的流量生意,正在逐渐见顶;资本对流量的追逐也随着用户增长放慢而失去忍耐力。
面对上市后仍在亏损的快手,支撑起快手这座互联网大厦的根基——用户增长,正面临巨大冲击。快手虽然仍旧保持着不错的短视频流量价值,但对未来的新增长空间,快手还未有明确的思路。
显然,快手来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图片
快手需要一个新“管帐人”
往常财大气粗的快手,也开始了开源节流,并找来了一个新的“管帐人”。
有市场人士对此感慨,“风格很慢”的快手成立第十年,对外口径终于从“增长”转向了“变现”。而这种转变,源于公司话事人的更替。
据称,宿华治下的快手给外界“大手大脚”印象。对于拉新、运营等能用人民币解决的问题,宿华向来毫不犹豫。
之前甚至有媒体断言,只要宿华认为用户规模不见顶,快手就不会停止亏损,而程一笑的班底则对“买买买”的手法嗤之以鼻。
2021年10月,联合创始人宿华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联合创始人程一笑担任该职务。外界认为程一笑将推翻旧制。
事实上,和以往豪掷千金运营有所区别,程一笑接任后快手营销费用日益收紧,数据显示,Q3销售及营销开支110亿元,自今年以来,连续两季度降低。如果说宿华治下的快手代表着公司“烧钱”的时代,那么程一笑的接任则意味着快手进入开源节流的时代。
在媒体描述中,程一笑更专注产品与业务打磨,性格较为内敛,而快手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原CEO宿华则主要扮演着“HR+GR+战投”等内外连接角色。
不难想象,在宿华淡出一线后,程一笑身边也需要一位新的“管账人”,专门处理已化身上市公司的快手,比以前更多的对外沟通的需求。
据媒体报道,为了寻找合适的 CFO,快手已经花费了超过半年以上的时间。某知情人士称," 快手想找一个既懂资本市场和财务运营,也能完全看懂和理解快手业务的人。"
而金秉成了快手CFO的天然之选。
资料显示,金秉现年44岁,比原CFO“小了快一轮”。其200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本科,后赴美深造,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太平洋国际事务硕士学位,并在2010年拿下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颇具名校光环。
工作履历方面,其先后在花旗集团、瑞士信贷等国际大行,负责主要面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投行业务。据称,其曾服务过多家国内TMT巨头,帮其开展各类融资与并购交易,尤其深度参与过其中数家的赴美上市工作。
金秉自2017年跳入企业,正式“乙方转甲方”,先后担任了欢聚集团和作业帮CFO,主要负责二级市场相关,尤其是公司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工作。
关于“对业务的理解”,金秉用在YY母集团欢聚时代的“战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据称,此前快手股东层面也已面试过金秉,对其表示认可。或正因其上述从业经历与亮眼成绩,以及更颇具“战略性”的全局视角,最终打动了快手股东层,得以接棒钟奕祺成为快手新任CFO。
在一次对媒体的访谈中,金秉也曾表示,“CFO 要考虑的是,怎么把钱变成武器,用钱去打仗,用钱去做很好的投资收购,然后给公司又带来更大的效益。”这种理念,显然和当下的快手不谋而合。
责任编辑 |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