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陈静瑜:他的刀要救肉体,也要救理想

对于中国著名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来说,参加《朗读者》第三季的录制就像做手术一样,争分夺秒,连妆发都是在车上完成的。
录制的前一天,他在武汉协和医院完成一场双肺移植手术。
“原来是23:00的高铁,但是刚刚做完手术,病人还不是太稳定,我也不敢走。”直到凌晨,陈静瑜才从医院离开。
从医30余年,陈静瑜拿着手术刀——他最熟悉的武器,在生命的战场上与时间对抗。
陈静瑜讲述中国肺移植手术发展历程
截至2021年4月,陈静瑜团队在20年内累计完成肺移植手术1100余例,年手术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三;创下多项世界、亚洲、全国的记录——
全国首例2岁幼童双肺移植;
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双肺移植手术;
世界首例高龄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产妇双肺移植术;
世界首位劈裂式异位双肺叶移植;
尘肺病患者移植的成功率维持在90%以上……
这些被业界视为“禁区”的手术,为患者打开一道生命的“希望之门”。
“2020-2-29,无锡肺移植团队首例新冠肺病肺移植。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是陈静瑜在2020年3月1日凌晨两点发布的微博。几个小时前,他和团队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双肺移植手术。
图片
新冠疫情暴发后,陈静瑜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变化。作为有着近20年肺移植经验的外科医生,陈静瑜深知,真正能让危重症患者重新自主呼吸的方案是肺移植手术。
2月下旬,陈静瑜见到了一名有肺移植手术指征的患者。1个月前,这名患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情发展速度超乎想象,经过治疗后,尽管连续几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他仍无法脱离ECMO自主呼吸。
几天后,意外发生了。患者右侧病肺持续出血,2500ml的出血量令他很快失去意识。陈静瑜和专家组当即决定进行肺移植手术。
图片
手术只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病人零死亡,第二个目标是医护人员零感染。这是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极高的要求。
2月29日18点20分,G1821列车准时停靠在无锡东站,上面搭载的是脑死亡患者捐赠的肺器官。在车站人员地配合引导下,原本30分钟左右出站流程在3分钟内就顺利完成,移植器官经由绿色通道转运至医院。
此时,陈静瑜和团队已经在手术室等待,他们背着四五公斤重的面罩,身着三四层隔离防护服,配戴3层手套。
6小时的鏖战,被层层包裹的医护人员“耳朵嗡嗡在响”,双手的感知度和灵敏度备受考验。
图片
走出手术室,陈静瑜已全身湿透,精疲力竭。
术后37小时,患者成功脱离ECMO,开始享受自由呼吸,检查显示移植双肺氧合功能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一个多月后,在武汉宣布重症病例清零的前 6 天,一支专家组宣告诞生,成为“最后的逆行者”。
这是国务院联防联控医疗救治肺移植专家组,担任专家组组长的正是陈静瑜。
4月20日、4月24日,他与武汉的同行一起,成功完成两例新冠肺炎后期肺纤维化患者的双肺移植手术,这两例患者分别使用呼吸机+ECOM长达62天和73天,再次创下生命奇迹和世界纪录。
截至2021年1月,全球已经完成了10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双肺移植手术,其中有4例在中国。
2002年9月28日这一天,对于陈静瑜和马年青而言,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
这是陈静瑜第一次操刀肺移植手术,而马年青则是国内第一例接受单肺移植治疗的肺气肿患者。
术后的国庆长假,他一直住在医院里,陪伴马年青闯过渗血多、出血、感染、排异等难关,直到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才离开。
回忆起这场手术,陈静瑜仍觉得手术最难的部分是让病人签署同意书。
图片
“大家都知道,没人做过肺移植,很多人说,你拿我当实验品,做实验,接受不了。”为了征得病人的同意,他拿出在收集的资料,给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们做心理工作。
很快,马年青站了出来,当时的他由于“毁损肺”伴感染,生活无法自理,完全靠吸氧维持生命。
呼——吸——
常人眼中最简单的事,却是马年青的梦想。对呼吸的渴望,让他战胜恐惧,在同意书上签下名字,“做了这个(肺移植手术),做了实验,那我有为医学出了力了。”
图片
让人欣慰的是,马年青的生命得到很大程度的延续。
在陈静瑜的鼓励下,他作为中国第一名肺移植运动员连续参加了三届国内移植运动会。
图片
而这场手术也让陈静瑜与他带领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肺移植技术攻关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一年前,陈静瑜还只是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的一名普通医生。刚接触胸外科时,患者一旦呼吸衰竭等于判了死刑。“很多患者都去世了,对我们医生来讲也是一种痛苦。”
为了帮病人争取更多的生命时间,陈静瑜将目光瞄准了移植手术,这项医学技术让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交接,让患者重获生的机会。
陈静瑜在医学文献中游弋,在互联网上查询,很快,多伦多总医院肺移植中心负责人夏夫·卡夏夫基教授的名字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胸外科医生的他,只能像个学生一样不断地给夏夫教授写邮件,“目的就是想有朝一日能够去多伦多去学肺移植”。
半年后,他终于得到一个进修的机会。
作为一个Observer(观察者),陈静瑜没有参与手术的机会。在观察室的他,双手跟着夏夫教授在走,“这一步动作做完了,我就想到我下一步应该怎么样走。”
图片
半年的进修时间,陈静瑜拍了几千张照片,把所有的资料按照手术、ICU、麻醉、护理分类打包。
2002年4月,学成回国的他已经39岁,一切都还得从零做起,组建肺移植团队,做动物实验,终于在5个月后实施了肺移植手术。
在国外,患者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在符合手术指征后,很快就接受了肺移植治疗;而国内,很多患者则是将肺移植视为“最后底牌”,在危机时刻才愿放手一搏。
图片
马年青之后,陈静瑜和团队熬过了“病例少,存活率低”的漫长岁月,“2003年做三例,2004、2005年也就是七八十例”,团队陪着病患闯过一道道“生死难关”,肺移植技术逐渐成熟。
2020年全国肺移植手术数量超过500台,其中,陈静瑜团队操刀的肺移植手术256例。
肩负全国五成患者重生的希望,陈静瑜的行程越来越满,“最多的一天,20个小时之内做了5台双肺移植。”
为了免于病患的颠沛,他开启了“空中飞人”模式,亲自前往病人所在地开展手术,“一年平均飞160次,基本一直在天上。”
图片
哲人西塞罗曾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作为医生,陈静瑜与时间角逐的战场不止于手术台。实现生命接力,离不开医疗技术的进步,更需要一条器官转运的绿色通道。
2016年之前,他最怕听到偏远地区有供体的消息,“我们想着这个供体拿回来救人成功率肯定会很高,但是一看,航班不行了,就忍痛浪费掉。”
几次沉痛的打击让陈静瑜决心奔走提案:希望开设开辟人体捐献器官运转绿色通道。很快,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
图片
在全社会的联动下,一条挽救生命的绿色通道高效运转,“只要有一个爱心捐献的供体,天南海北,哪怕再远,我们飞机联程,我们都做。”
这数据背后,是无数险些暗淡的生命之光,更是无数免于破碎命运的家庭。
“任何时代的英雄都是这样一种人:他们以惊人的忠诚、决心、勇气和技能完成了那个时代放在人人面前的重要任务。”
在《朗读者》第三季节目中,制作人董卿引用《白求恩传》的序,向陈静瑜和千千万万“白衣战士”表达敬意。
接触肺移植手术后,陈静瑜将白求恩视为自己榜样,“白求恩是我们全世界最著名的一个胸外科大夫,他也是个艺术家,白求恩的油画,画得画非常好。”
作家泰德・阿兰和塞德奈・戈登在《白求恩传》写道——
“人有肉体,也有理想,他的刀要救肉体,也要救理想。生命本身这是所有的人平等享有的,一切音乐、绘画、诗歌都是为它创造的。”
生活中的陈静瑜也喜欢画画、篆刻,但相比这些,他最在乎的还是治病救人。
图片
于陈静瑜而言,跟时间对抗是一场延绵不绝的战斗,要更快,更有耐心,才能抢夺更多的生命时间。
结束录制后,他起身奔赴更多的战场。
正如《白求恩传》所写:“火车飞驰过空旷的田野的时候,新生的信念在他心里形成了一种丰富而坚强的主张。”
图片
微信号|cctvlangduzhe
新浪微博|@朗读者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