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中国|腊月廿一·打年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年糕是中国很多地方
传统的新年应时食品。
“年糕” 是江南一带的称呼,
在北方又称作 “黄米糕”,
而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则称为糯米糍粑或饵块。
图片
年糕的历史非常悠久,
最早的年糕,
是用来年夜祭神
以及岁朝供奉祖先的。
相传年糕起源于春秋时的苏州,
伍子胥以糯米粉块砌成相门的城基,
后来,这些深埋地下的糯米粉块,
战乱中拯救了姑苏断粮的饥民。
由此演变而来的年糕,
成了苏州人纪念伍子胥的贡品。
图片
旧时民谚道:
“腊望打年糕,吾今举棒操。
族兄来协力,顷刻笑声高。”
打年糕,又叫搡年糕,
这种习俗在江浙一带由来已久。
每到年底腊月时分,
每家每户都要把糯米磨成粉,
然后用来打成年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打年糕是一门有技术含量的活计,
也是很累人的力气活儿。
功夫火候不到位做不成年糕,
经验不足做出的年糕,
不仅吃起来不糯,
而且存放不久就容易开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做年糕的石磨、石臼和蒸架,
在江南曾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用具。
从掺米、淘米、磨粉、烧火、
上蒸、翻蒸、打糕、点红,到切块,
做年糕前前后后要历经十余道工序,
其中最吃力的,
是在老石臼中用檀木榔头打糕。
据说好的年糕,
得打上一二百下才为上品。
图片
年糕是新年时节,
走亲串门送亲朋好友的传统礼物。
而新年里吃年糕,
更是有 “年年高” 的好口彩,
故深受百姓喜爱。
旧时有诗曰:
“年糕寓意稍云深,
白色如银黄色金。
年岁盼高时时利,
虔诚默祝望财临。”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