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麻烦,是一个人的“惰性”心理

图片
“算了吧,不做了,太麻烦了。”
“还是不吃了,太麻烦了。”
“不去了,太麻烦。”
“放弃吧,太麻烦了。”
类似的声音,是不是很耳熟?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怕麻烦”的人?
又或者说,你是否就是一个十分怕麻烦,嫌麻烦的人?
当代成年人的集体困惑之一:
“一边渴望走出舒适区,改变自己;一边又害怕麻烦,懒得投入成本多加尝试。”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是一件又一件小事,一个连接着一个麻烦接踵而至的。
某件事迎面而来,你不及时解决,那么接下来这个被你忽略的小事就会被更大的麻烦代替。
大多数人并不是“怕麻烦”,而是为自己的懒惰找了个借口。
图片
-01
怕麻烦,正是一个人的“惰性心理”
小区附近有很多家早餐店。
其中有2家,经营了20多年,生意一直很火爆,每天去吃早餐的都是一些“熟面孔”。
但是,随着这边小区规模越来越大,周围的早餐店也多了不少。
可是,新开的几家店,其中有一家店,连2个月都没撑下去。
因为这家店的主人是个年轻人,之所以干不下去,就是早餐要起太早。
蒸水饺,要和面,发酵,包水饺,这中间的过程漫长且复杂。
而那两家经营了20多年的店老板,从年轻一直干到了如今。
他们坚持十年如一日地早起,早早地就准备好一切,按部就班地做好每一步。
对比之下,一个是懒惰,一个是坚持。
图片
后来啊,听周围的人说,年轻人的店之所以不干了,就是因为“太麻烦了”。
“早起太麻烦,做早晨太麻烦,每天弄得身上都是早晨的味道太麻烦。”
其实说是麻烦,还是为自己没能坚持下去找了个借口。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人家里水龙头坏了,但他又懒得打电话叫人来修,自己也不想去店里买工具换,觉得这些都太麻烦。
于是,他就随便找了根铁丝,用一块布将水龙头堵住。
能用到的时候,再把水龙头弄开,用不到的时候,再次堵住。
有一天,这个人不在家,结果回家之后发现,屋子里流满了水。
因为水龙头彻底裂开,水流不止。
直到这时他才懊恼不已,为自己当初的“敷衍”后悔。
倘若当时水龙头坏了,他不怕麻烦,及时买工具修理,也不至于换来现在的大麻烦。
图片
从本质上来说,怕麻烦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懒惰。
而懒惰,又分成肢体上的懒惰和精神上(思维上)的懒惰。
什么是肢体上的懒惰?
最简单的例子:
家人做好了饭菜,叫你起床去吃饭,你还觉得吃饭很麻烦。
别人把水果洗好了,端到你面前,你都觉得麻烦;你认为,吃水果这个动作太麻烦了。
什么是思维上是懒惰?
明明知道放纵麻烦的行为是不好的,不对的,却还是坚持那样做了。
就像上面提到了“水龙头坏掉”的例子。
他明明可以在第一时间就修好水龙头,却拖延到更严重时才去做。
这就是思维上的懒惰。
“我明白自己错了,知道该去改变,但就是不做。”
图片
-02
怕麻烦,是一种“思维定势”习惯
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大脑常常会有两种思维模式,帮助我们做出决定。一种是偷懒式思维,凭借着我们的经验与习惯做出决定;另一种是思考型思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再做出决定。”
这两种思维模式,就是怕麻烦和不怕麻烦的最明显区别。
有些人不愿意谈恋爱的原因,就是怕麻烦。
他们心里常常这样想:
“重新认识一个人,慢慢了解,重复做上一段感情里已经做过的事情;做到这些,还不一定能成功,如果恋爱失败,还得再接着重复这个步骤,太麻烦了。”
你们看,当这种思维一旦产生,他们就会率先抱着“消极的心态”。
“我不行,我会失败,所以还是别了,那么麻烦。”
因为心态消极,所以才觉得麻烦;而总是嫌麻烦,又会助长他心中的消极心理。
这种状态,就是典型的“偷懒型思维方式”。
图片
你现在因为怕麻烦而停止去做的事情,将来有一天,还会变成“更大的麻烦”等着你。
比如:
一个人懒得做饭,一日三餐都是点外卖,或者去外面随便吃点。
他经常将“做饭太麻烦”挂在嘴边。
可十年如一日这种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总有一天会拖垮他的身体。
有些事情可以不去做,有些事情,却坚决不能“怕麻烦”。
图片
-03
该如何避免“怕麻烦”心理?
不要急着质疑结果,你只需要去做。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尝试去做,只有尝试了你才有机会成功,不愿意尝试,你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
就像工作,生活,感情。
还没开始呢,你就“嫌麻烦”放弃了,你又怎么知道你努力一下,会不会成功?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难,只是你潜意识里的“惰性思维”让你止步不前。
如果你愿意尝试跨出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并没有你想象中难。
因为“万事开头难”,尝试过,自然不觉得费劲。
图片
今日话题:
你是一个“怕麻烦”的人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