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今天,26个人干了一件大事

前辈筚路蓝缕薪火相传
中国地质学会今满百年
文 / 刘强 博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廖辞霏(天津师范大学)
今天是2022年1月27日。
一百年前的今天,即1922年1月27日(农历大年三十),在北京西城兵马司胡同9号,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新落成的图书馆会议室里,有22人应邀出席了一个会议,经过开会讨论,他们一致同意建立中国地质学会(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自那天起,中国本土研究地质及其相关学科的人,以及国际上研究中国地质学的人,有了一个互相交流、共同促进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的组织。
百年筚路蓝缕、开拓进取,中国地质学会从1922年的62名会员(members/fellows)、9名会友(associates)发展到今天拥有6万多名会员、57个分支机构(专业委员会、研究分会、工作委员会)的大型学术组织。
今天,要对百年中国地质学会说一声:
百年华诞快乐!
图片
图1: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蛋糕(图片设计:葛若雯/中央美院壁画系)
1950年以前,中国地质学会的发展与中国地质调查所的主持和支撑密不可分(中国地质调查所英文名称一直是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中国第一个国立研究机构,1913年成立、1916年正式独立运转,时称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后因政府部门名称更迭,先后隶属农矿部、实业部、经济部、工商部、经济部,1941年为了与地方地质调查机构相区别,改名为中央地质调查所)。1951年5月7日,中央地质调查所奉命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质学会曾一度设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内。
因此,在中国地质学会百年华诞之际,本文简单回顾一下学会创立的背景,并对二十六创立会员进行简单介绍。此外,对学会的会徽、会歌以及学会设立的奖励作一简介。
Part 01
中国地质学科的早期发展
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发端,始于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在实业部矿务司下设地质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地质管理机构,章鸿钊就任地质科科长。后来政府北迁至北京,实业部分为工商部和农林部,章鸿钊到农商部就职。丁文江于1913年2月接任北京政府工商部矿务司地质科科长,后来将地质科改为地质调查所。
1913年9月成立的工商部地质调查所,除了所长丁文江之外,并无具备地质基础的中国籍调查员,而当时的中国也没有大学开设地质学专业培养学生。因此,在工商部矿政司司长张轶欧的支持下,丁文江在工商部下创办了培养中国第一批地质调查人才的地质研究所,于1913年10月正式开学。
1914年1月工商部与农商部合并为农商部,因此这两个机构改名为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和农商部地质研究所。1914年初到年底,丁文江去云南贵州从事野外地质调查,章鸿钊就成为农商部地质研究所的所长,而从比利时归国的中国第一位有地质学博士学位的翁文灏被聘为地质研究所的专职讲师。
1913-1916年的地质研究所,其师资力量主要是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和农商部内一些具有地质或者采矿、冶金专业背景的政府官员们从事兼职授课。1914年安特生作为农商部矿政顾问来中国后,也承担起教师的职责。经过三年的培训,1916年7月,22名学员完成学业,其中18人获得卒业证书、3人获得修业证书、1人未获证书。
图片
图2:1916年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教员与卒业生合影
坐者左起:翁文灏、章鸿钊、丁文江
中排左起:仝步瀛、朱庭祜、周赞衡、李学清、谭锡畴、徐韦曼、王竹泉
后排左起:赵志新、叶良辅、徐渊摩、卢祖荫、李捷、刘季辰
这十八个获得卒业证书的人,被称为中国地质历史中的“十八罗汉”,他们均进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其中:
叶良辅、赵志新、王竹泉、刘季辰、谢家荣等五人充任调查员;
周赞衡、徐渊摩、徐韦曼、谭锡畴、朱庭祜、李学清、卢祖荫等七人为学习调查员;
马秉铎、李捷、仝步瀛、刘世才、陈树屏、赵汝钧等六人则留所继续学习。
这批学员留所后,中国地质调查所终于结束“有名无实”的窘况,开始了中国人真正从事中国地质调查与研究的新篇章。
1920年,李四光从英国回国,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教;应丁文江的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的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到中国,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担任教授,同时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古生物专家。1920年6月,北京大学恢复地质学门招生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包括孙云铸、钱声骏、王绍文等8人也毕业了。1921年10月,留学美国的袁复礼回到国内。
可以说,在1920年代初,中国从事地质调查与研究的人员已经初具规模了。
Part 02
中国地质学会的创立
1922年1月27日(农历大年三十),中国地质学会(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在北京成立。成立会议在北京西城兵马司胡同9号(现15号)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新落成的图书馆会议室里举行,会议由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主持。
图片
图3: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
以往的文献资料都说成立会议有二十六人应邀出席,这26人就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创立会员(Charter members)。
图片
图4:有关中国地质学会创会的相关资料
但是,根据笔者最近阅读文献资料发现,参会人员应该不到26人,很可能只有22位创立会员到会,至少1918-1923年在瑞典学习的周赞衡、1920-1923年在美国学习的李学清、1920年1月至1922年6月在美国留学的叶良辅和1921-1923年在美国留学的朱庭祜就没有参加成立会议。朱庭祜撰写的“叶良辅先生传”和朱庭祜口述、周世林记录整理的“我的地质生涯”均表明当时他们还在国外。
图片
图片
图5、6: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会员之一朱庭祜在回忆文章中表明他没参加学会成立会议
(见《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年第33卷第4期397-432页)
会议一致赞同成立中国地质学会,并逐条讨论了章程。
丁文江提议由章鸿钊(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股股长)任主席、翁文灏(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副所长)、王烈(国立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李四光(国立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和葛利普(国立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兼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专家)等五人组成筹备委员会,负责推举学会职员(即学会领导层)候选人。
图片
图7:中国地质学会部分创立会员合影
第一排(从左至右):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学清、孙云铸、袁复礼
第二排:安特生(左1)、葛利普(右1);第三排右一:谢家荣
1922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会员大会继续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地质学会章程”(Constitutio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纯英文写成的17条会章),选出了学会职员(即学会领导层),宣布中国地质学会正式成立:
会长(相当于理事长):章鸿钊
副会长:翁文灏、李四光
书记(相当于秘书长):谢家荣
会计:李学清
评议员(相当于理事):安特生、董常、丁文江、王宠佑、王烈、葛利普
大会决定出版学会的刊物《中国地质学会志》(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主要刊载会议记录、论文或摘要,其中编辑部由丁文江(主任)、董常、叶良辅、袁复礼组成。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的消息,很快就在美国出版的Science期刊上刊登了一则短讯(1922年3月10日第55卷第1419期第258页)。消息中说“1922年1月27日,在北平的地质调查所里,中国地质学会由22名创立会员组织起来了。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在中国的地质学家,组成一个科学体,促进地质学及与它相关学科的进步,特别是中国的地质学。学会将举办年会,展示和讨论论文,选举学会职员,开展活动”。在消息的最后,列出了首届中国地质学会的职员名单。
刊登在Science上的短讯,写的是22人出席了创立大会,这个说法应该是准确的,即李学清、叶良辅、周赞衡、朱庭祜四人因在国外留学,没有亲身出席成立大会,但他们无疑事先都被征求了意见,是愿意参加中国地质学会,所以被列为26名创立会员名单之中。
图片
图片
图8、9:1922年3月10日美国Science期刊刊登了中国地质学会成立消息
关于中国地质学会的创立过程,1980年11月9日,创立会员之一袁复礼先生回忆:
为了加强国内地质工作者的联系,为了与外国的地质学会进行学术交流和交换刊物,1921年冬,刚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获得硕士学位回国的袁复礼(1921年10月份被聘为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技师)和1921年1月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地质系获硕士学位回国的谢家荣(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技师)向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和副所长翁文灏提议成立地质学会。
于是丁文江和翁文灏委托袁复礼和谢家荣担任筹备工作,起草《中国地质学会章程》(英文版)。起草后交给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担任教授和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担任古生物专家的葛利普修改,最后交给翁文灏定稿(以往的文献资料常说翁文灏定稿后再译成中文,但实际上第一个会章是英文版的、无中文版,直到1929年2月14日第六届年会修正通过的第二个会章,才有中文版和英文版)。
图片
图片
图10-12:1922年2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通过的第一个会章
学会成立之初,入会者分为会员(fellows或members)和会友(associates)两类。
根据1922年第一个会章第三条的规定:“凡地质学家和其它对地质学有兴趣的科学家,得为会员。凡学习地质学及其关系科学成绩优良的大学生,得为会友”。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地质学会自成立之日起就具有世界性(国际性),入会的会员不受国籍的限制。这一点在创立会员的组成中就体现得很明显,除了23名中国人之外,还有葛利普(美籍)、安特生(瑞典籍)和麦美德女士(美籍)三人是外籍人员。
此外,中国地质学会的国际性还体现在谢家荣在第一届年会(1923年1月7日)上的书记(秘书长)报告,当时有会员68人、会友9人,合计77人。其中美国籍10人、瑞典籍5人,俄、法、英各3人,日本2人,比利时、捷克、奥地利各1人,共计26人为外籍。
1922年出版的《中国地质学会志》第一卷上刊登了当时的会员名单,一共有71人,其中会员62人、会友9人(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侯德封、杨钟健、田奇㻪、赵亚曾、张席褆等高年级学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3-15: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的会员名单(*代表创立会员,§代表终身会员)
Part 03
中国地质学会26位创立会员
中国地质学会的创立会员一共二十六人(详细名单见下表)。其中有21位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工作(占比80%),即使把同时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教和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从事研究的葛利普教授和孙云铸折算成半个,那也有20个人属于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地质学会的创立,离不开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的贡献。
此外,在这26位创立会员之中,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培养出来的“十八罗汉”中有11人:谢家荣、李学清、叶良辅、赵汝钧、周赞衡、朱庭祜、李捷、卢祖荫、谭锡畴、仝步瀛和王竹泉。
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培养出来的第一批中国本土地质调查人员,在中国早期的地学事业中发挥了骨干和支撑作用,他们不仅为中国地质学会的筹建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还担任着重要的学术职务,比如谢家荣被选为首届和第二届评议会(理事会)的书记(秘书长),并当选为第11届(1934年度)和第23届(1946-1947年度)理事会的理事长;叶良辅当选为第12届理事会(1935年度)理事长。
表1 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会员及首届评议会(理事会)职员表
图片
历史如滚滚流水,一去不复返。很多的人名和故事,如过眼云烟,掩埋在历史的长卷之中。回望中国地质学会走过的百年,这26位创立会员的信息肯定也是大家希望了解的。
创立会员No.1
章鸿钊(第一届评议会会长)
图片
图16:章鸿钊
章鸿钊(1877.3.11-1951.9.6),字演群(后改为爱存),笔名半栗。生于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卒于南京。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中国现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
章鸿钊先生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入京都第三高等学校,1908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理科大学部地质学系,1911年完成毕业论文《Geology of the Environs of Han-Cheou-Fu, China》(浙江杭属一带地质),是中国选学地质学并获理学士学位的第一人。
1911年夏回国,于9月参加京师学部举行的游学考试,成绩为“最优等”,被授予“格致科进士”(同榜中还有丁文江、李四光)。考试后受聘为京师大学堂农科的地质学讲师,是国人在高等学府里讲授地质学的第一人。
图片
图17:1911年,丁文江、章鸿钊、李四光考取进士的记录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下设地质科,章鸿钊先生担任首任科长,发表“中华地质调查私议”。1913-1916年,他与丁文江一起创办并主持了“地质研究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地质学的学习培训机构),造就了我国地质事业的首批骨干。1916-1928年,章鸿钊先生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股股长,并兼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地质学和矿物学教授。1936年故宫博物院聘请章鸿钊担任专门审查员,1937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46年应聘为南京国立编译馆编纂,编《岩石学名词》和《地质学论丛》。章鸿钊知识渊博,研究内容广泛,除地质学外,在数学、化学、考古学、哲学、天文历法、诗词歌赋等领域都有大量著作。他积极从事教育与科研著述,先后发表了《三灵解》、《石雅》、《地质学与相对说》、《中国锌的起源》等重要学术著作。他从现代地质科学角度研究了中国古籍中有关古生物、矿物、岩石和地质矿产等方面的知识,开中国地质科学史研究之先河。
他参与筹建全国性地质科学学术团体——中国地质学会,并任首届会长,大力领导并推动学会建设,及时创办了我国第一份地质专业的学术期刊《中国地质学会志》,亲自为之撰稿、审校和编纂。
1950年被政务院任命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顾问,同年11月74岁高龄的章鸿钊专程从南京到北京参加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第一届扩大会议,并致开幕词。
创立会员No.2
翁文灏(第一届评议会副会长)
图片
图18:翁文灏
翁文灏(1889.7.26-1971.1.27),字詠霓,号君达,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近代地质学、地理学奠基人之一。
翁文灏1902年时年13岁考取秀才,1908年官费赴欧留学,1912年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完成论文《勒辛地区的含石英玢岩研究》,被直接授予博士学位(时年仅23岁),是第一位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1914-1916年任农商部地质研究所专职教员,1916年与章鸿钊一起将地质研究所师生历年所做地质调查报告等成果汇集成册,编为《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1916-1937年在地质调查所先后任矿产股股长、代所长(1922-1926年)、所长(1926-1937年)。
他全力推动中国地质学成果的出版工作,创办了《地质专报》、《地质汇报》、《中国古生物志》等刊物。1919年发表《中国矿产志略》,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矿产报告和矿业全书,附有一张着色的“中国地质约测图(1:600万)”;1920年甘肃海原大地震发生后,率联合调查组进灾区进行调查,是研究中国地震地质的第一人;1922年8月作为中国地质学家第一次参加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13届国际地质大会并被选举为副会长及评议员;1924年发表“中国山脉考”,此文及其他文章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之作;1926年11月出席在东京举行的第3次太平洋科学会议上提出著名的“燕山运动”一词。除了科学研究之外,他还对我国科学组织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发起人之一,担任中国地质学会首届副会长并多次担任会长;曾任中国矿冶工程学会副会长;创办清华大学地理学系并兼任系主任(1929-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校长(1931年7-9月);1934年与竺可桢等联合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并任会长(至1943年);1935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评议员,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翁文灏逐渐由一位科学家转变为政治人物,是“学者从政”的代表人物。1932年末担任参谋本部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改组为资源委员会)秘书长,1935年末出任行政院秘书长兼资源委员会秘书长。全面抗战爆发后,翁文灏出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1938.1-1946.5)、行政院副院长(1945.5-1947.4)等职,主持抗战期间大后方经济行政工作及工矿业生产(为玉门油矿的开发建设贡献甚大)。解放前夕曾短暂任行政院院长(1948.5.24—1948.11.26)、总统府秘书长等职,名列头等战犯名单第12位,后前往欧洲。
1951年初经香港返回大陆,1954年末以“特别邀请人士”当选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连任),主要从事历史研究和地质学论文、书籍的翻译工作。
创立会员No.3
李四光(第一届评议会副会长)
图片
图19:李四光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揆,湖北黄冈人。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李四光1904年(时年15岁)官费赴日本留学,1905年参加孙中山在东京召开的中国同盟会筹备会,是同盟会的创始会员之一。1907年7月毕业于东京弘文学院,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舶用机关,1910年7月毕业后回国,在武昌昙花林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任教。1911年9月参加京师学部的游学考试,成绩为“最优等”被授“工科进士”。1912年2-8月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后改名实业司,任司长)。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学,1918年6月毕业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接受丁文江的建议和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邀请,1920年秋回国,年底到北大任教,1921年1月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1931-1936年兼任北大地质系主任)。1922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地质学会,被选为第一届的副会长,以后多次任会长(理事长)。首次系统研究䗴科化石,1927年出版了《中国北部之䗴科》。1927年冬应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邀请,离开北京南下,筹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自1928年1月起李四光一直担任该所所长。1928年武汉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担任委员,8月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成立,担任委员长。1931年7月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34年12月赴英讲学,在英国剑桥、牛津等八所高校讲“The Geology of China”(中国地质学),后整理成稿于1939年正式出版,是用构造地质研究中国地质的一本专著。1945年提出地质力学理论,之后出版了《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赴英国出席伦敦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议。
1950年4月6日,李四光冲破阻挠到祖国,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50.8-1952.8)、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为摘掉贫油国帽子、发展核工业、开发和综合利用地热资源、地震监测与预报、推进地质高等教育等做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被聘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62年《地质力学概论》内部印发。曾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1年4月29 日因病逝世。
创立会员No.4
谢家荣(第一届评议会书记)
图片
图20:谢家荣
谢家荣(1898.9.7-1966.8.14),字季骅,上海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矿床学家。1916年自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卒业后,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17年被选送到美国留学,先在斯坦福大学学习,1919年转到威斯康星大学,1920年获硕士学位,1921年1月份后回国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职。1927年南下任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
1929年赴德国考察与进修,1930年回国后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正兼沁园燃料研究室名誉主任。1931年兼任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并曾代理系主任。1935年12月,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主体迁到南京珠江路新址后,谢家荣曾任北平分所所长。后任湖南江华矿务局总经理。1940年6月,谢家荣担任叙昆铁路沿线探矿工程处总工程师,同年10月,该处改名为经济部资源委员会西南矿产测勘处,谢家荣担任处长。1942年,该处再次改名为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成为民国时期三大国立中央级地质机构,谢家荣一直担任处长。1948年谢家荣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9月,谢家荣被任命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计划处处长。1952年9月,地矿部成立后,他担任地质部总工程师。1954年,谢家荣调任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总工程师,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谢家荣担任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1964年,任地质部矿床地质研究所矿产综合研究室主任,着手编著《中国矿床学》;1966年8月14日,“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于不堪忍受造反派的冲击在北京自杀谢世。
创立会员No.5
李学清(第一届评议会会计)
图片
图21:李学清
李学清(1892-1977),字宇洁,江苏吴县震泽人。地质学家、岩石矿物学家、地质教育家。早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1913-1916年在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学习,1916年毕业后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学习调查员。1920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矿物学与岩石学,1923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国。回国后曾先后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技师、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兼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1929年转到南京中央大学地学系任教,不久转任新成立的地质系主任,主要从事地质教育工作。1941年辞去系主任而专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大学教授。
创立会员No.6
安特生(六位评议员之一)
图片
图22:安特生
安特生(1874.7.3-1960.10.29),即Johan Gunnar Andersson(约翰·古纳·安特生),著名的瑞典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他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
1874年7月3日,安特生出生于瑞典中部小镇Kinsta。1892年他进入瑞典最负盛名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学习,1901年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地质学助理教授。1901-1903年,他两次参加瑞典南极考察团,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这个相当成功的探险活动中,很快被人们公认为优秀的地质学家。1906-1914年,他担任瑞典地质调查所所长。191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11届万国地质学大会(后来称为国际地质大会)上,安特生担任大会秘书长,与各国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建立了联系。
1914年5月16日,应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邀请,安特生抵达北平,来华担任农商部矿政顾问,主要负责寻找铁矿和煤矿。作为地质学家的安特生在中国的第一个贡献就是带领中国地质调查所的谭锡畴、朱庭祜等人一起发现了著名的龙烟铁矿。1916年以后,安特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寻找新生代脊椎动物化石和早期人类遗迹上。1921年10月27日-12月1日,安特生带领中国地质调查所技师袁复礼等,在河南仰韶村进行发掘,发现了仰韶遗址、提出了“仰韶文化”,拉开了百年中国考古的序幕。1923-1924年他又带领袁复礼等人去甘青地区调查古人类遗址。1925年春,他与农商部签订的矿务顾问合同到期后,于7月返回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并带回了大量在中国采集的陶器等藏品。1926年他创办了瑞典远东博物馆,任远东考古学教授,他在此担任馆长一直到1939年6月30日(65岁)。
安特生回到瑞典后,曾经两次重返中国:第一次是1926年的秋冬季-1927年4月,陪同瑞典王太子访华;第二次是1936年冬-1937年春,践行承诺、归还藏品。
创立会员No.7
董常(六位评议员之二)
董常(生卒年月不详),字次平,目前各种文献资料很少提及董常的详细信息。据张九辰在《地质学与民国社会:1916-1950》(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中概略介绍:出生地是江苏,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理科大学地质学科毕业,1920年代前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1920年代曾在地质调查所工作,离所时间不详。
创立会员No.8
丁文江(六位评议员之三)
图片
图23:丁文江
丁文江(1887.4.13—1936.1.5),江苏泰兴黄桥镇人。中国早期卓越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我国近现代地质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农商部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所的创始人,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科学、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丁文江于1902年(15岁)留学日本,1904年转往英国,1906年考入剑桥大学但因经济拮据而退学,1908年考入格拉斯哥大学主修动物学和地质学,1911年毕业获动物学和地质学双学位。1911年9月参加京师学部的留学生游学考试,与章鸿钊相识,成绩名列“最优等”被授予“格致科进士”。1912年在上海南洋中学任教。
1913年初到北京,接任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6月呈准于工商部附设地质研究所,9月将地质科(管理机构)改为地质调查所(工作机构),两所所长均由丁文江担任。1913年11月丁文江因与德国人梭尔格(F. Solgar)和王锡宾一起调查正太铁路沿线地质矿产而辞去地质研究所所长职务,改由章鸿钊担任。此行是中国政府的地质工作人员第一次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并填绘了正规的地质图件,出版了中国人的第一份调查报告。丁文江在1913-1921年担任地质调查所所长期间,南至滇黔、东至皖浙、西至晋秦、北至热河,开展了大量野外调查工作。1918年底-1919年与梁启超等赴欧洲考察期间,力邀在英国学习的李四光回北京大学任教,并受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之托,聘请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葛利普(A. W. Grabau)来华任教。
1921年6月丁文江被京奉铁路局委派为热河北票煤矿会办,8月任总经理(直到1925年冬辞职),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一职由翁文灏代理。1922年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并任学会刊物《中国地质学会志》主编。1924年9月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1926年5-12月任淞沪商埠总办。
1928-1930年对广西、西南三省进行了大范围的地质调查工作。1931年秋应北大校长蒋梦麟聘请,任北大地质学系研究教授(至1934年6月)。1932年参与创办《独立评论》。1934年5月应蔡元培之邀,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同年,与翁文灏、曾世英合编的《中华民国新地图》、《中国分省新图》由申报馆出版(两图合称《申报》地图),这是我国第一本根据实测资料、按等高线和运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现代化地图集。
1935年12月初,受铁道部委托探测粤汉铁路株韶段沿线的煤矿并兼顾为清华大学选新址,丁文江前往湖南考察,不幸于12月8日晚在衡阳煤气中毒,虽经抢救有所好转但终因并发症恶化于1936年1月5日病逝于长沙湘雅医院,5月4日葬于长沙岳麓山左家垅。
创立会员No.9
王宠佑(六位评议员之四)
图片
图24:王宠佑
王宠佑(1879-1958),字佐臣,广东东莞人,我国近代第一批矿冶专家,现代炼锑技术的开拓者,世界最早的锑冶金专家之一。189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采冶系,1901年留学美国加利福利亚读矿物学专业,1902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大学,主攻矿业学和地质学,1903年毕业。190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著名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专攻地层学、古生物学,1905年结业。后到英国、法国、德国深造,获博士学位。1908年回国,为中国近代钢铁及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美国曾取得关于锑、钨冶金技术的多项专利,著有英文专著《Antimony》(《锑》,1909年在英国出版)、《Tungsten》(《钨》,与华昌公司经理、实业家李国钦合著,1943年在美国出版)两部国际名著,影响深远。他于1912、1917、1925、1933年陆续发表有关中国地质矿产文献的目录,是我国地质文献目录学的开创者。
创立会员No.10
王烈(六位评议员之五)
图片
图25:王烈
王烈(1887.11.10-1957.2.2),字霖之,浙江萧山县临浦镇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06年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高等学堂(即大学预科)读书。1909年升入京师大学堂地质学门学习,师从德国地质学者梭尔格(F. Solgar),是在国内学习地质学的第一人。
1913年考取公费留学,赴德国勿兰堡大学继续攻读地质学。1914年回国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博物系教授,兼任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教职,并兼地质调查所工作。1919年8月受聘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此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1924年10月-1927年4月及1928年9月-1931年9月,两度担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系主任;1931年7月-1933年12月,任北京大学秘书长。抗战期间,他担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教授。1946年夏,北京大学复员北平,王烈从昆明回到北平,筹备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的复员工作。
创立会员No.11
葛利普(六位评议员之六)
图片
图26:葛利普
葛利普(Amadeus Willam Grabau,1870.1.9-1946.3.20),系美籍德裔著名地质学家,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任教授,1909和1910年与人合著《Invertebrates》(Volume Ⅰ、Ⅱ);1913年出版了《Principles of Stratigraphy》(《地层学原理》)。
应丁文江之邀于1920年9月来华,同时担任中国地质调查所古生物专家、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葛利普在北大地质学系主要担任地史学、古生物学、欧美地层比较学的教学。自1920年来华至1946年去世,他怀着满腔热忱在北京大学任教二十余年,完成约300种著述,对中国地质学特别是古生物学科的创建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基于他在地质学和古生物上的重要贡献,193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他Mary Clark Thompson奖章。抗日战争期间,他留在北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被侵华日军送进北平集中营,健康状况恶化。抗战胜利后才恢复了自由,但1946年3月20日在北平因病去世。
葛利普把自己的后半生完全贡献给了中国古生物学、地层学奠基的伟大事业。遵照他的遗愿,他被安葬于北京大学校园内。
创立会员No.12
叶良辅(《中国地质学会志》第一任编辑)
图片
图27:叶良辅
叶良辅(1894.8.1-1949.9.14),字左之,浙江杭县人。中学入读上海南洋中学,当时丁文江在该校任教员,甚为器重他。1913年秋丁文江在北平创办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叶良辅偕几个同学就读。“先生年甫弱冠,以科学基础已优厚又加勤勉,每试必冠军”(朱庭祜语)。
1916年自农商部地质研究所以第一名卒业后,入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18年12月升为技师。1920年1月,被选送美国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攻读两年半,于1922年6月获理学硕士学位,7月回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工作。1926年春兼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1927年1月被聘为中山大学教授,兼地质学系主任,同时协助创立两广地质调查所。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任职十年,曾短期代理所长职务,并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员。1936年间染有肺病,告假回杭修养。
1938年4月,被浙大校长竺可桢聘为浙江大学史地系地质学教授,随校西迁,抗战胜利后才得以返杭。1949年杭州解放后,被聘为浙江大学地理学系主任。正欲开展工作却不幸身体不适,英年早逝,享年55岁。
图片
图28:1920年叶良辅等人编著的《北京西山地质志》开启了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的序幕
叶良辅早年致力于矿物岩石的研究,在矿床研究上亦有成绩,还对地文学饶有兴趣。在浙大任教期间,尤其重视地文与地史的研究,对地理中的地形学贡献也颇大。
创立会员No.13
袁复礼(《中国地质学会志》第一任编辑)
图片
图29:袁复礼
袁复礼(1893.12.31-1987.5.22),河北省徐水县人。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和地质教育学家,仰韶遗址发掘者,首次发现中国早石炭世地层,在国内第一次发现大量爬行动物化石,从事地质教学60余年,培育出近30位中科院院士。
袁复礼1908-1912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1913-1915年在清华学堂高等科学习,1915年赴美深造,先在美国布朗大学学习世界史(学到许多考古知识)、生物学和植物学等课程,1917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学习,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1921年10月(27岁)因母病提前回国,被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聘为技师(任职时间1921-1927年),并立即随安特生到渑池县仰韶村进行发掘工作。
1922年春,袁复礼到北京大学地质系兼课。1923-1924年,他跟随安特生到甘肃考察,并进行地质调查,找到奥陶纪笔石层,首次确定我国有早石炭世晚期维宪阶存在。1925年冬和1926年深秋,袁复礼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李济等青年学者组织的小型田野考古队,两次前往山西省南部夏县的西阴村进行考古,采用“三点记载法”和“层叠法”等方法进行登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人自己主持、用现代考古方法所做的遗址发掘。
1927年5月12日,袁复礼以清华大学教授的身份,参加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他是西北科学考察团中连续考察时间最长(1927.5-1932.5)、工作任务最重(综合考察并任中方代理团长3年)、采集品最多(带回地质标本及考古文物一百多箱)、收获最大的团员之一,共发掘到各类爬行动物个体72具,不仅有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的,而且有古生代晚二叠世的,在当时是轰动中外的重要发现,为中国二叠纪、三叠纪陆相地层和古脊椎动物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1934年,袁复礼教授获得了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的“北极星”奖章。
从1932年5月起,他在清华大学地学系任教,担任系主任。1938年起他在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袁先生一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京清华园,继续担任清华大学地学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他到北京地质学院任教授,讲授地质学、地文学、地质测量及构造地质学、经济地质学、岩石学和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等课程,他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新构造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创立会员No.14
赵汝钧
赵汝钧(生卒年不详),号鉴衡,河北吴桥人。1916年自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毕业后留所继续学习,1918年9月派为调查员。从1919年至1927年,长期与刘季辰合作出版地质专报和论文,是我国第一份矿产地质报告《苏北皖北矿产地质报告》(1919年)和第一份省域地质志《江苏地质志》(1924年)编著者之一。1930年代,著有《钻探术》一书,为我国最早的钻探学著作。
图片
图30:《钻探术》书影
创立会员No.15
钱声骏
图片
图31:钱声骏
钱声骏(1895-1956.5.19),字仲良,浙江上虞人。1915年6月,被京师大学堂预科第二部(理学院预科)录取,次年因病休学。1917年下半年再次考入北京大学理科地质学系。1920年6月毕业后,与同学孙云铸、王绍文一起考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三人先作练习生,半年后转为调查员。1923年4月,钱声骏接替卢祖荫以调查员兼代图书馆主任。1926年1月,钱声骏正式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主任,负责图书的购置与所内各种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与交换工作,将图书馆管理得井井有条。
1937年11月,实业部地质调查所西迁后,他离所回老家。
抗战胜利后,1946年9月,钱声骏回到南京珠江路,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兼图书馆主任,将重庆北碚运来的图书及资料等重新整理、恢复旧观。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留所清点馆藏。1951年5月7日,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图书馆正式成立,仍任馆长。1952年9月地矿部成立后,他担任地矿部图书馆馆长。1953年3月1日,北京设立总馆,南京改设分馆,4月钱声骏到京任职。1956年1月,地质部拟在北京建新馆舍,成立“地质图书馆总馆筹备处”,他为成员之一。但不幸于1956年5月19日因胃病离世,享年61岁。
创立会员No.16
周赞衡
图片
图32:周赞衡(1959年,北京)
周赞衡(1893.1.14-1967.1.2),字柱臣,江苏奉贤人,中国研究古植物学的第一位学者,也是中国撰写第一篇古植物学论文的作者。早年在上海南洋中学求学,1916年卒业于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同年入地质调查所任学习调查员。
1918-1923年被派往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师从著名古植物学家赫勒(T. G. Halle)学习植物化石鉴定。回国后于1923年发表了“山东白垩纪植物化石”,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篇古植物学论文;1924年在瑞典的期刊上发表了另一篇研究瑞典的植物化石文章。1928年后中国地质调查所“撤股设室”,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古植物研究室(附属于沁园燃料研究室),他担任主任。但是,因为他承担了很多《中国地质学会志》、《中国古生物志》、《地质汇报》、《地质专报》等出版、发行、交换等工作和行政事务,几乎放弃了自己的研究工作。
在1938-1950年长期担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副所长期间,承担了很多行政事务性工作,赢得了全所职工的尊重。1950年8月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成立后,任委员;中国科学院成立后,从1953年起历任中科院南京办事处主任、华东办事处副主任兼南京办事处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江苏省分院副院长,分院撤销后改任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67年1月2日因胃癌病逝于上海,享年74岁。
创立会员No.17
朱焕文
朱焕文(生卒年月不详),目前各种文献资料很少提及朱焕文的详细信息。据张九辰在《地质学与民国社会:1916-1950》中概略介绍:出生地是河北,1914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矿业系。1915年任河北顺德中学教员;1916年任农商部技士;1917-1918年任大冶厂矿工程师;1919-1920年任农商部办事员;1921年后在地质调查所工作;1930年代后期离所。但是,李学通在“中国地质事业初期若干史实考”一文中曾写道:1919年5月26日,技士上任事朱焕文调派在地质调查所办事。
创立会员No.18
朱庭祜
图片
图33:朱庭祜
朱庭祜(1895.12.24-1984.5.4),字仲翔,上海川沙人,中国早期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16年卒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毕业后入地质调查所任学习调查员,1918年12月升任技师,曾与李捷一起发现了河北省井陉铁矿。
1920年12月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地质系,1922年6月获硕士学位。1922年夏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质系成为博士研究生,但未及毕业受命回国,于1923年秋回到农商部地质调查所。
1924年被派到浙江省进行地质调查。1925年到云南省创办了云南地质调查所,任技师至1927年冬。1927年12月去广州,在两广地质调查所任技正,1930年为副所长,1931年任所长,同时在中山大学地质系任兼职教授,1928年登西沙群岛考察,这是中国首次在西沙群岛开展地质工作。1931年夏至1932年夏任安徽省政府委员、教育厅厅长。1932-1935年6月任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1935年7月-1936年7月任贵州省政府委员,并于1935年9月1日创办贵州省地质调查所。1936年7月-1937年7月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授。
1938-1946年任盐务总局盐业研究所(后改为盐业总局技术处)所长(处长)。1946年1-6月任台湾省盐务管理局局长。1946年7月回到浙江大学史地系(解放后改为地理系)任教授,兼总务长。
解放后于1949年8月筹建浙江地质调查所。1952年任华东地质局总工程师;1954-1957年在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局;1957年夏任浙江省地质局总工。
创立会员No.19
李捷
图片
图34:李捷(1962年)
李捷(1894.4.29-1977.1.30),号月三,河北成安人,地质学家。1916年卒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同年入地质调查所继续学习,1918年9 月任调查员,后又升任技师、技正。1927年,作为中国地质调查所的代表与瑞典古生物学家布林(B. Bohlin,1898-1951)具体负责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的挖掘,为周口店遗址的挖掘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著有《周口店化石层》及《周口店采集研究的经过》。长期从事区域地质、矿产地区的调查研究,并对第四纪冰川有一定的研究,晚年从事水文工程地质及水电建设。
创立会员No.20
卢祖萌
图片
图35:卢祖萌
卢祖萌(1889.6.29-1976.6.17),字心培,江苏常州人,早年就读上海南洋中学。1916 年卒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实习报告《接触变质岩中石榴子石之光学研究》,为我国首篇光性矿物学专题论文。1916年毕业后入地质调查所任学习调查员,1920-1928年在地质调查所负责地质矿产陈列馆事务。1928年底离职回故乡江苏常州主持其父创办的正衡初级中学(现为常州市第一中学)事务,兼英语教学。1936年,在《地质论评》第一卷第1 期发表《哭丁师》诗,以纪念将其引入地质学研究领域的老师丁文江。1943年至1965年间,先后任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和地质陈列馆。
创立会员No.21
麦美德(女)
图片
图36:麦美德
Luella Miner(麦美德女士,1861-1935),美国人,青年时代在美国大学主修神学,兼攻地质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她于26岁时(1887年)来华,先在保定学习中文,1903-1913年期间在北京创办协和女书院,自任院长。她用典雅的古汉语编著“大中学适用”的《地质学》教科书一册(正文分为两卷,共计236页,有插图333幅,其中有中国境内的地质景观、地层剖面和化石素描图等共28幅),于1911年出版。1920年北京协和女书院并入燕京大学。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创立时,她是三位外籍创立会员之一。1923年麦美德女士由北京燕京大学转济南齐鲁大学任教,一直与中国地质学会保持联系。
图片
图37:麦美德女士编著的中文版《地质学》于1911年出版
创立会员No.22
孙云铸
图片
图38:孙云铸
孙云铸(1895.10.1-1979.1.5),字铁仙,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和地质学家,是我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地质教育家。1914年19岁时考入京师大学堂预科,在第二部英文班学习,以甲等成绩于1917年6月毕业,入北洋大学学习采矿;1919年2月回北京大学,在地质学系读二年级,1920年6月毕业,与同学王绍文、钱声骏一起考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同时留校任古生物地史学助教。
1924年发表《中国北方寒武纪动物化石》,这是中国学者所著的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大型古生物学专著。1926年他代表中国出席了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14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会后留学于德国哈勒大学,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1929年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时他当选为第一任理事长。
1931-1934年兼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1935年,他赴欧美各国考察,1936年回国后在中山大学兼职。1938年,孙云铸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主任。1946年北京大学复员北平,孙云铸仍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52年。1948年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议,同时出席国际古生物学会会议,并当选为副主席,是中国古生物学家进入国际学术团体领导核心的第一人。
图片
图39:1948 年,在英国伦敦参加第18 届国际地质大会的部分中国学者合影
(左起:苏良赫、黄汲清、孙云铸、马杏垣、李璞)
1950年,他被任命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1952-1960年任地质部教育司司长;1955年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兼任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1960年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地层古生物研究室主任。
孙云铸因精研三叶虫与寒武系地层,享有“孙寒武”之美名。此外,他也兼顾其他门类化石(如笔石、菊石、珊瑚、棘皮动物等)与其他时代地层。1979年1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创立会员No.23
谭锡畴
图片
图40:谭锡畴
谭锡畴(1892.12.28-1952.6.4),字寿田,河北吴桥人。1916年卒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毕业后入地质调查所任学习调查员,后任技师、技正。1916-1933年的17年中,他几乎长期在野外工作,足迹几乎遍及全国,以在华北和西南的时间为多。1922年,在安特生的带领下,在山东蒙阴县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恐龙、鱼类、昆虫、叶肢介和植物化石,从而首次奠定了中国白垩纪地层研究的基础。1924年,编制了第一幅1:100万地质图——《北京济南幅》,树立了全国百万分之一地质图编制的楷模。1926-1928年赴美留学,1926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27年转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硕士学位。
1933年以后,谭锡畴离开实业部地质调查所而从事教学工作,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同时曾到广东紫金等地进行铁矿的研究。1938年他前往西南联大任教授,抗战胜利后,他留在昆明,任昆明师范学院博物系主任兼云南大学矿冶系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调至北京负责筹备地质矿产勘探局,后被正式任命为地质矿产勘探局局长。1952年6月4日因肾脏癌不幸逝世,年仅60岁。
创立会员No.24
仝步瀛
仝步瀛(生卒年不详),字海波,河北永年人。1916 年卒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同年入地质调查所继续学习。1920年12 月底升任调查员,据推测于1922年后离所。
创立会员No.25
王绍文
图片
图41:王绍文
王绍文(1886-1936),字显谟,福建长汀人。他是北京大学恢复地质学门招生后的首届毕业生,1920年他与同班同学孙云铸、钱声骏一起,参加北京政府高等文官考试,名列优等,被分发至农商部,派在地质调查所学习。据王竹泉所述,王绍文擅长算术及中国文学,晚年致力于矿物结晶学,发表过“闽西赣南地质矿产报告”、“绥远大青山蓝晶结晶研究”、“山西繁峙黄玉蓝晶墨晶之结晶研究”、“山西交城正长石结晶及双晶之研究”、“察哈尔怀来县夏家沟木化石及其地质之研究”等论文。1936年因病去世。
创立会员No.26
王竹泉
图片
图42:王竹泉
王竹泉(1891.4.9-1975.7.24),字云卿,河北交河人,中国著名的煤田地质学家。1912年考入天津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1913年考入工商部地质研究所,1916年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卒业后即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20-1929年任技师,先后到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进行大量的煤田和其他矿产的调查研究工作,从1920年起连续发表了多篇有关煤田和其他矿产的研究报告。由于他对山西地质的深入调查和论述,从而在地质界获得了“山西王”的美名。
1929年3月-1930年7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地质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后转入麻省理工学院地质系学习。1931年4月回国后,在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任技正,兼北平研究院研究员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讲师。抗战胜利后,1946-1949年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教授,同时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兼职。
1950年2月调任燃料工业部,同年6月任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地质勘探室主任;1953年任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地质勘探局主任工程师;1955年8月任煤炭工业部地质勘探总局总工程师。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1964年任煤炭工业部地质勘探司总工程师,兼煤炭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63年)。1965-1975年任煤炭工业部基建办公室总工程师。
王竹泉从事地质工作60年,研究领域广泛,特别在研究中国煤田地质形成与分布规律、地层叠覆原理方面有突出的成就。首先提出煤的接触变质规律,首次提出以重矿物为标志鉴定火成岩区的观点,在煤田地质理论上作出了积极贡献。发现陕北油田;在昌平发现新矿物并命名“西湖石”;对除西藏、新疆以外的全国各省的煤田进行系统调查研究,为大规模勘查奠定了基础。被誉为“中国煤田事业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山西煤矿志》(1929年)和《河北磁县煤层的煤岩研究》(1933年)等。
Part 04
学会的出版物
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创办了外文版的学会官方刊物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质学会志》),其中刊载的论文,基本上是用英文写成的,少数为德文或法文,但均附有中文题目。从1922-1951年,《中国地质学会志》一共出版了31卷,从1952年第32卷起改名为《地质学报》。
图片
图43:《中国地质学会》书影
为了加强国内学术交流,1936年,中国地质学会又创办了中文版的官方学术期刊《地质论评》,至1951年第十六卷止,1952年暂时停刊。
图片
图44:《地质论评》书影
《中国地质学会志》的改名和《地质论评》的停刊,可以认为是百年学会发展史上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标志。
1952年中国地质学会决定将原有的两种刊物(《会志》和《论评》)改为一种中文期刊,定名为《地质学报》,自第32卷第一期起,按《中国地质学会志》的原卷序连续出版。在1966年5月出版至第46卷第2期时“文革”开始,被迫停刊,直至1973年才复刊。
《地质论评》自1952年至1956年停刊了五年,到1957年自第17卷起开始复刊。1966年下半年出版至第24卷第3期后被迫停刊,直到1979年10月出版复刊后的第25卷第1期。
Part 05
中国地质学会的会徽与会歌
中国地质学会会徽由葛利普、章鸿钊、谢家荣、杨钟健会同设计,并由张海若书篆绘制,甚为美观,于1937年第13届年会通过。自此在所有学会刊物、证书、信笺上均加此会徽。
图片
图45:中国地质学会会徽
图片
图片
图46、47:1937年《地质论评》第二卷第一期上刊登了会徽的说明
会徽图案中间是一个“中”字,代表中国,也可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在它的四周,上下是“土石”二字,左右是“山水”二字,排列约成三环状,包于“中”之外。四边四字代表地质上最重要的现象:
(一)“土石”二字代表地质学之“质”,我们研究的实物对象,可由这二字包括;“山水”二字则代表地质学之动力作用,“水”代表海侵海退及其他水力现象,而“山”则代表造山运动、火山活动等内力作用。
(二)“中”字四周的四个字,又可以代表地史上切合中国地史的四大时期:“石”可代表元古界的最古老地层;“水”代表中国古生代的伟大普遍的海相沉积;“山”代表中国中生代的显著的造山运动;“土”代表新生代的沉积。
(三)假如将会徽作为中国全国的地图来看,这四个字的排列位置也可以视为中国的缩影,东边为海洋及多湖泊区,以“水”代表;西边多山区,以“山”代表;南方多丘陵地域,以“石”表示;北方有著名的黄土及其他土状堆积,以“土”表示。
(四)如果以四个字的排列位置,即上下、下上、右左、左右来看,可组合为“土中石”、“石中土”、“水中山”、“山中水”等句,也可表述地质学的若干基本哲理。
1940年,理事会通过了中国地质学会会歌歌词,1941年3月在重庆举行的第17届年会上试唱。歌词如下:
大哉我中华!
大哉我中华!
东水西山,南石北土,真足夸。
泰山五台国基固,震旦水陆已萌芽,古生一代沧桑久,矿岩化石富如沙。
降及中生代,构造更增加,生物留迹广,湖泊相屡差。
地文远溯第三纪,猿人又放文明花。
锤子起处发现到,共同研讨乐无涯。
大哉我中华!
大哉我中华!
图片
图48:中国地质学会会歌歌谱
笔者曾努力寻找这首歌的音视频资料,但迄今为止尚没找到,所以还不知道这首会歌唱起来是什么感觉。
Part 06
中国地质学会的奖章和奖金
中国地质学会设立的奖励项目,大体可分为1949年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两个阶段。
在1949年以前,中国地质学会先后设立了五种奖章和奖金:
1、葛氏奖章(1925年设立)
2、赵亚曾先生研究补助金(1930年设立)
3、丁文江先生纪念奖金(1936年设立)
4、学生奖学金(1940年设立)
5、许德佑先生陈康先生马以思女士纪念奖金(1945年设立)
(一)葛氏奖章
葛利普(Amadeus Willam Grabau,1870-1946)是美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任教授。1920年应丁文江之邀来华,任中国地质调查所古生物专家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他对于中国学者的古生物研究工作帮助甚大,并为中国地质学会的会务多有贡献。1925年度学会会长王宠佑为纪念其师葛利普教授(王宠佑1904年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师从葛利普学习地质),捐款600元为基金,按期定制金质“葛氏奖章”,由“中国地质学会就对于中国地质学或古生物学之有重要研究或与地质学全体有特大贡献者给之”,并规定“每二年授给一次”。葛氏奖章自1925年设立以来,至1948年共授给九次,其中第一次(1925年度)于1926年5月3日在北京授给葛利普本人。
表2 历届葛氏奖章获得者(1925年设立)
图片
(二)纪念赵亚曾先生研究补助金
赵亚曾(1898-1929)河北蠡县人,于1923年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入中国地质调查所工作,1928年任技师兼古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在地质调查所工作的六年期间,“总计已刊著作凡十八种,逾一百万言”。1929年3月,黄汲清和赵亚曾一起出外从事野外工作,经陕西越秦岭入四川,计划由四川叙府分头入贵州、云南工作,然后东行与丁文江会合。11月15日,赵亚曾不幸在云南昭通县属二十五里闸心场佛德盛栈遇匪殉难,为学牺牲。中国地质学会为了纪念赵亚曾“考察西南地质在云南殉难,并为鼓励中国地质学者从事专门研究,以贡献于地质学及古生物学之进步起见,募集基金以二万元为额,无论是否满额,每年以所得利息为补助金,名为纪念赵亚曾先生补助金。”该项补助金自1932年度开始发放到1949年为止,共发放18次、22人获奖。
表3 历届纪念赵亚曾先生研究补助金获得者(1930年设立)
图片
(三)丁文江先生纪念奖金
丁文江于1936年1月5日在长沙逝世后,中国地质学会为了纪念丁文江,募集“丁文江先生纪念基金”,共得43765元,规定“以基金所得利息,每二年对中华国籍研究地质有特殊贡献者发给丁文江先生纪念奖金六千元整。如有余额,再捐助北京大学地质系研究处作为调查研究之用。”此项奖金于1940年开始赠予至1948年止,先后共授奖五次。
表4 历届丁文江先生纪念奖金获得者(1936年设立)
图片
(四)学生奖学金
1940年7月学会理事翁文灏建议筹募基金、设立学生研究奖金,10月,理事会通过《中国地质学会奖学金章程》,写明“为奖励学生努力研究工作,提高兴趣,更求精进起见,设学生奖学金”。奖学金分甲丁两种,各大学地质系第四年级学生均得将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于每年七月间寄理事会,审查及格者发给奖金。学生奖学金于1941年开始发放至1948年共发给五次。
表5 历届学生奖学金获得者(1940年设立)
图片
(五)许德佑先生陈康先生马以思女士纪念奖金
1944年四月间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兼古生物研究室无脊椎古生物组主任许德佑(1908-1944)、技佐陈康(1916-1944)、练习员马以思(女,1919-1944)在贵州西部调查地质,于24日行至普安晴隆间之黄厂,遇匪被戕,三人均为学牺牲。中国地质学会为纪念三人不幸为学牺牲,建立“许德佑先生、陈康先生、马以思女士纪念奖金”,与1944年9月收到奖金基金10万元,从1945年开始赠予,至1949年止,先后赠予五次。
表6历届许德佑先生陈康先生马以思女士纪念奖金获得者(1944年设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质学会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设置奖励项目,直到1980年代末期才开始设置奖励。
(六)青年地质科技奖
1989年4月20日,中国地质学会第33届理事会第5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决定设立“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分为“金锤奖”和“银锤奖”两项),当年即开展评奖活动,于11月29日对5名金锤奖和17名银锤奖获得者颁发了证书和奖牌。在此之前的1987年11月,中国地质学会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评选出28篇优秀论文。1988年,中国科协评选青年科技奖,中国地质学会从28名优秀论文作者中择优推荐5名作为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其中一人获奖。为了便于追溯历史,第34届理事会第九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决定将1987年那次评奖列为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青年地质科技奖,相应将1989年的授奖改为第二届青年地质科技奖。2001年,从第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开始,年龄要求在40周岁以内(与中国青年科技奖要求一致)。该奖自1989年颁发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目前已至第十七届。
(七)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2001年,为纪念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我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黄汲清先生,中国地质学会设立“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奖励45岁及以下“在地质科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科学成就或在地质勘查、地质教育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地质科技工作者”,奖项分“青年野外地质工作者奖、青年地质科技研究者奖、青年地质教师奖”三类,是我国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之一。自2002年颁发第一届奖至今,已至第十届。
(八)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
2014年,为鼓励野外一线青年地质工作者热爱地质事业,促进更多野外优秀青年地质人才脱颖而出,中国地质学会特设立“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100人。
(九)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奖
为表彰奖励在地学科研和生产领域取得重大和创新性科技成果的女性地学科技工作者,中国地质学会第39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设立“中国地质学会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不超过十名,2017年度开展首届评选。
致谢:本文部分图片承蒙江苏省地质学会秘书长詹庚申先生提供;本文的完成得益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福元院士的提议。因时间仓促、学识有限,难免会有错误或遗漏,敬请批评指正。
主要参考文献
夏湘蓉 王根元. 中国地质学会史.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
王弭力主编. 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记事.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美编:廖辞霏
审校:刘强 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