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生殖细胞瘤一例|华山细胞形态专栏(4)

图片
华山细胞形态专栏内容将通过系列的病例报道,帮助大家了解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本系列内容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提供。
01
简要病史
患者,男孩,9岁。因“左侧肢体无力1年,伴多饮多尿”入院。外院头颅MR提示右侧侧脑室体部及三角区旁白质区、左侧尾状核头部、右侧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广泛病变,右侧侧脑室体部室管膜下一结节灶。查体:左上肢近端肌力III°,远端肌力0°,左下肢肌力III°,右侧肢体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血清激素检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2.02mIU/mL,皮质醇:10.58μg/dl ;B-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3.60mIU/mL,甲胎蛋白:
入院后全麻下行右侧侧脑室病损切除术,右侧脑室外上方即见肿瘤组织,灰红色,边界尚清晰,附着于脑室壁,周边脑室壁明显发白僵硬。术后病理提示(脑室)生殖细胞瘤,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见大量肿瘤细胞浸润,康复出院后,继续放化疗辅助治疗。
02
形态学检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 脑脊液细胞学涂片 1000× 瑞氏染色
脑脊液细胞学:血性背景下,可见大量恶性肿瘤细胞增殖浸润;该类细胞胞体较大,胞浆量中等或丰富,色蓝,部分胞浆融合、分界不清,可见大小不一的穿透性空泡;胞核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型,核染色质疏松,可见大而明显的核仁,偶见其核分裂型。
脑脊液细胞学诊断及意见:(脑脊液)血性背景下,见大量恶性肿瘤细胞增殖浸润,请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病理:巨检,灰白碎组织直径0.1cm。镜检,圆核瘤细胞片巢状密集分布、核仁明显,胞浆透亮,核分裂相较常见,伴淋巴细胞散在浸润。
病理免疫组化:OCT-4(+),PLAP(+),D2-40(+),CD117(+),CK(-/+),AFP(-),HCG(-),Ki67(60%+),CD30(-),GFAP(-),Syn(-),SALL4(+)。
病理诊断:(脑室)生殖细胞瘤。
03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介绍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在3.5%左右,多见于青少年群体以及儿童,好发部位是鞍区以及松果体区,在丘脑、基底节部位较为少见,生殖细胞瘤极易导致脑脊液散播种植,并对周围的结构进行侵犯,早期精确、有效的诊断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最常见的症状是对视觉的影响、颅内压增高和内分泌异常、尤其是尿崩症(DI)。在某些情况下,神经和内分泌失调出现很久之后才出现肿瘤放射学证据。血清和/或脑脊液(CSF)中肿瘤标志物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α-甲胎蛋白(AFP)的临床发现和增加的浓度表明存在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对于长期接受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治疗(放化疗)的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在监测疾病活动中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片
图2 发生在大脑松果体区域的生殖细胞肿瘤
图片来源(weillcornellbrainandspine.org)
04
案例体会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部位是鞍区以及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易导致脑脊液散播种植,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早期精确、有效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放化疗过程中,监测疾病的活动和进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血清联合脑脊液(CSF)中肿瘤标志物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α-甲胎蛋白(AFP)的检查,也有助于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Jorsal, T., & Rørth, M. (2012). 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urs. A review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ndocrine manifestations. Acta oncologica, 51(1), 3-9.
2. Gindhart, T. D., & Tsukahara, Y. C. (1979). Cytologic diagnosis of pineal germinoma in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sputum. Acta cytologica, 23(4), 341-346.
病例编写:许志宇,陈锟
文章审核:关 明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 王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