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还是“共存”?看看台湾网友怎么说,有民众认为要接轨欧美防疫政策

图片
据台媒报道,近日台湾多县市爆发本土疫情,虽然疫情升温,但由于疫苗接种覆盖率已经较过往提升,不少民众开始讨论是否应该调整防疫策略,对于未来的防疫方针是要“清零”或是转而与病毒“共存”,引发台湾网友关注。
观察近一个月来关于防疫策略应“清零或共存”的讨论,首先在1月16日时,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陈建仁在受访中提到台湾两剂疫苗接种率破七成,覆盖率相当高,加上“防疫三宝”—快筛、疫苗、口服药物已经准备完成,认为民众不需害怕与病毒共存,言论一出引发诸多网友讨论,使该话题延烧至17日。
到了1月18日台湾本土疫情升温,外界纷纷议论台湾要“持续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而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则回应要有与病毒共存的想法,呼吁大家需做心理准备,因此引爆话题讨论声量高点,其中就有网友表示“与病毒共存?医疗体系承受得了吗?”、“台湾将与病毒共存?那死亡人数会是多少?”,多认为在疫情有逐渐严峻的迹象之下,共存恐引来许多未知的风险。
最后,“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22日接受采访,其中被问及之后台湾的防疫政策时,陈时中表示未来将会“以清零为手段,但不当作目标”,认为目标应是避免防疫疲乏、兼顾防疫韧性,同时考虑台湾经济与民众财产等情况,将防疫做到最好。此话一出引来网友的两极讨论,如“共存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的配套措施有吗?”、“力挺共存,坚决反对升级”等,话题讨论声量攀升。
而对于“维持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台湾网友分别提出不同的看法与考量。支持“清零”的网友大多认为“染疫后的风险未知”,表示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奥密克戎的后遗症又尚未明朗,在还没完全了解的情况下,贸然共存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另外也有人替“医疗体系”感到忧心,说到“医护与一线也非常辛苦,如果是‘被迫’共存,可以想象会有多混乱?”、“医疗人员会累死”等,认为清零对于第一线、社区地方等医疗量能来说负担可能相对较小。
另一方面,支持“共存”的民众表示,目前欧美的防疫政策皆已经走向与病毒共存,认为对经济等各方面来说,或许该“接轨欧美的防疫政策”。此外有部分民众则认为在“疫苗覆盖率高”,甚至连口服药都有的时空背景下,共存是可实施的,并表示“打疫苗时就在提倡所谓的防重症,而且很早就说这个病会是要共存的不是吗?”、“疫苗打到一定程度就共存了啦”等,认为没必要追求清零,可渐渐回到过往生活常轨。
无论是选择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民众无不希望能在正常生活与防疫之间取得平衡,尽快回到过往的模式,让台湾民众都可以安心生活。(编辑:方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