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配克●八十年风雨路

说起新华电影院,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它是经常放映“内部片”的电影院。其实,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影院,而且是上海市中心建造的第一家影戏院。它最初的名字叫“夏令配克”(OLYMPIC)。
图片
图1:1920年代初,静安寺路卡德路口东望街景,左前为夏令配克影戏院(红箭头所示,由圣恺收藏并供图)
西片为主 兼首映国片
1914年9月8日,在上海西区静安寺路127号,近卡德路口(今南京西路742号,近石门二路口)东北转角,由西班牙人雷玛斯建造的夏令配克影戏院(OLYMPIC THEATRE,以下简称夏令配克)正式开张(图1)。这家影院在雷玛斯影院王国中有其特殊地位,它存续时间最长(1914-1994),且是上海市中心建造的第一家影戏院。1910年代初期,雷玛斯费英洋五万元设计建造夏令配克。开幕首日放映法国影片《何等英雄》(图2-1)。
图片
图2-1:夏令配克影戏院(OLYMPIC THEATRE)新开广告(《申报》1914-9-14,第9版)
图片
图2-2:夏令配克OLYMPIC THEATRE(The North China Desk Hong List 1922年1月 0195 版)
图片
图2-3:夏令配克影戏院,静安寺路127号(1925年12月葛绥成编中华书局版《最新上海全埠地图》截图,红圈所示)
夏令配克规模堪称第一,共有座位850只;装潢新颖富丽,并设有包厢。更主要的是它具有地段优势,在经营上也比较灵活,以放映美、法影片为主。但在国产影片崛起尚乏自营电影院之时,夏令配克愿为其提供放映机会。在中央大戏院(市工人文化宫影剧场之前身)开设之前,国产影片十之八九在夏令配克首映。如:1921年7月1日,首映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1922年1月23日,首映中国第一部爱情故事片《海誓》;1922年5月10日,首映中国第一部侦探武打片《红粉骷髅》;1923年2月11日,首映中国第一部纪实影片《张欣生》。夏令配克在上海早期影院中对国产影片扶持之利,可见一斑。
1926年3月,西班牙商人雷玛斯挟其二十余年在上海经营电影业盈余,行将回国养老。消息传出,甬商张石川(明星公司经理)、张长福(百代公司经理)等为提倡国产电影起见,创设中央影戏公司,设总办事处于仁記路35号,並承租雷玛斯游艺公司旗下之夏令配克、维多利亚、恩派亚、卡德、万国五院。1926年4月1日,中央影戏公司将夏令配克转租于爱普庐影戏院主人赫思伯经营,暂不改换影院名称,先对银幕、放映机等作调换,俟三月之后再行停闭装修。9月25日夏令配克戏院接办人赫思伯登报征求题名,后未征得合适中文名,故戏院仍名夏令配克,英文名则改为EMBASSY THEATRE(图3-4)。是年10月1日,花费四万美金装修一新的夏令配克大戏院再度开幕,富丽堂皇,堪称东方第一高尚、伟大影戏院,首映华纳巨片《情海血》(图4)。
图片
图3-1:1926年,夏令配克大戏院(EMBASSY THEATRE)装修一新,再度开幕
图片
图3-2:夏令配克影戏院,静安寺路127号(The North China Desk Hong List 1926年1月 0291 版)
图片
图3-3:夏令配克(The North China Desk Hong List 1926年7月0299 版)
图片
图3-4:夏令配克Embassy Theatre(The North China Desk Hong List 1927年1月 0108 版)
图片
图4:夏令配克上映华纳巨片《情海血》(《申报》1926-10-04,第20版)
●首装有声机 盛极转衰
民国十八年(1929年)之前,上海影戏院放映的“有声片”用的是蜡盘配音,口型不对,且发音效果差。1927年,华纳推出歌舞片《爵士歌王》,电影才真正进入有声片时代。1928年,美国又率先制作完成有声故事影片(片上发音)。1929年1月7日,法兰西皇后号邮船到达上海港,随船来的美国电气工程师高乐君(Mr.J.P.Koehler),他带来一套亚尔西爱福托风公司(R.C.A.Photophone Company)发音机。这第一套来自远东的发音机就是夏令配克订购的。1929年2月9日(农历除夕),夏令配克上映有声影片《飞行将军》,成为上海乃至中国较早公映有声电影(有音乐无对白)的影院之一(图5)。与早在1926年12月就放映有声短片电影的百星大戏院不同,夏令配克一开始就放映有声故事片。一时营业极盛。
图片
图5:上海Embassy Theatre夏令配克影戏院首次开映有声电影之大幅广告(《新银星》1929年 第7期,46页)
但好景不长,1929年下半年,大光明、光陆、卡尔登、奥迪安等紧随其后纷纷加装了发音机,夏令配克有声片优势锐减。此后,随着有声电影发展,中小影院也一律添装有声机。至于新造电影院,有声机更是每家必备,夏令配克优势全无,风光不再。五年之后,夏令配克营业状况急转直下,从早先一票难求,竟落魄到营业日见清淡、观众可随到随看之境地。自从沦落为二轮西片之后,外国水手们观影居多,便不大有华人去看了。夏令配克因年久失修,其建筑已显衰相,不足以与新生代影院竞争,遂于1934年9月22日以放映《孤军魂》收场,关闭停业。这样一座古旧的屋子经不了风吹雨打,顶穿了,屋漏了,人也沒有,什么都变了样。1937年8月13日,中日淞沪会战爆发,大量难民涌入租界。在中共地下组织沪东工委书记周林、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陈国栋领导组织下,将破烂不堪的夏令配克大戏院辟为难民收容所(不久改名为卡德路难民收容所)。这是上海抗战初期最早难民收容所。中共江苏省委成立后,在王尧山主持的难民委员会领导下,此收容所不仅成为社会救济场所,而且还成了进行抗日救亡教育、培养抗日救亡生力军的大学校(1939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上夏令配克的位置标注为住宅)。直至1939年初,该院屋由华商潘志衡租得,院内难民方才迁出,影院重获生机。
●拆除重建 改名大华
1939年7月,潘志衡投资并委托美商远东电影公司在旷废已久的夏令配克大戏院原址上动工重建一座专映第一轮西片、座位可容一千二百人的现代化电影院。全部建筑工程由华盖建筑事务所陈植建筑师主持(大上海、金城大戏院建造均出自他之手),由外籍设计师冈达设计改建,技术顾问为业内高手鸿达建筑师(光陆、国泰、平安三戏院均为他的作品),由昌兴麟记营造厂承造。为了使银幕达到良好观看效果,且对观众视力损伤减低至最低限度,影院特引进一种Syorex新式银幕,并在开幕前安装完毕。每一只座位间隙,都设定充裕容膝空间。可见远东公司不惜工本打造第一流影院之决心。重建后的影院,由远东电影公司管理,罗杰任董事长,潘志衡任常务董事,李迪云任总经理,改名大华大戏院(ROXY THEATRE,以下简称大华),于12月12日开幕,首映美国米高梅公司歌舞大片《金玉满堂》。
大华建成前夕已与米高梅公司签约,成为专映米高梅原版片的首轮影院。米高梅出品的《乱世佳人》在大华连映四十二天,场场爆满,创下上海影院卖座最高纪录。开幕当日《申报》刊登“大华巡礼”一文,对大华极尽溢美之词(1939年12月12日,第14版):
大华大戏院今日正式开幕,在本年度海上游乐史中该是很光荣的一节。大华的前身原是一家首先开映有声电影的“夏令配克”,它为了种种原因,停闭多年,在这过程中,我们走过门口,不禁望宇兴叹!如今,这静寂破落的院宇,一变而为富丽堂皇的艺术之宫,且将以活跃姿态,吸引盈千累万的影迷,确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图片
图6-1:1942年10月10日,大华大戏院上映《博爱》(《中联成立一周年纪念特刊》1943年4月12日,11页 )
图片
图6-2:大华大戏院ROXY THEATRE,静安寺路742号(The North China Desk Hong List 1940年7月 0265 版)
图片
图7:1946年,南京西路742号近中正北二路(石门二路)路口,大华大戏院
图片
图8:1947年,南京西路742号近中正北二路(石门二路)口,大华大戏院
说起影院新名字“大华”,就要重提夏令配克旧事。1925年6月,地处静安寺路戈登路(今南京西路江宁路)口的大华饭店开设“大华露天影戏院”,本是作为上海大戏院夏季分院,每年6至9月间开映。1928年和1929年夏季,与夏令配克影戏院合作,时常互补放映,关系密切,即“大华”如遇雨天则改在“夏令配克”开映;而“夏令配克”夜间场则在“大华”放映。正是这一段因缘,1939年12月夏令配克大戏院拆除重建时就沿用了大华饭店露天影戏院的中文名而取名“大华大戏院”。而大华大戏院英文名“ROXY"则取自当时美国最豪华的影院之名,与其米高梅首轮影院身价合拍。
●租界沦陷 无奈映日片
大华大戏院虽过了鼎盛期,但在上海电影院中仍是与大光明、南京等戏院雄踞第一流。大华地点之适中,设备之齐全,装饰之富丽,尤为各戏院之冠;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等国对日宣战,日军魔爪伸向租界,“孤岛”沦陷。大华的好日子没过几年,便遭日寇侵入。大华原本为主营美英等外片的影院,顿时片源断绝,仅赖存片维持放映。此时,战乱和经济萧条,大华不时以魔术表演或粤剧间隔国产片映演,勉强维持营业。1943年5月,日伪当局成立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伪“华影”),规定:无论华商、外商影院,一律纳入“华影”管理范围,统抓影片的摄制、发行、放映大权。伪“华影”强行接管大光明、国泰、南京、美琪、大上海、大华、丽都、沪光、金门、平安、西海、浙江等影戏院共12家。日本占领军在租界为肃清敌性影片,伪“华影”乃决定将大华大戏院作为专映日本影片的殿堂,以放映攻占香港实地背景戏剧片《英国崩溃之日》为开端。当年大华贴出启事曰:“敝院向来专映美国影片本月九日国府对英美宣战敝院拥护国策自愿停止放映美国影片并经郑重考虑际此中日文化交流积极提倡之时介绍友邦日本影片......爰决定自今日起专映日本最优秀之影片尚望各界人士不吝指教概予协助不胜感祷之至此启”,不得已被迫专映日片。
抗战胜利后 大华复自营
美国米高梅公司原本计划在上海新建巨型米高梅影院(拟定址静安寺路新昌路口,原跑马厅石翁仲后侧),嗣因人工昂贵,及材料运输困难,乃告搁浅。新建影院无望,基于与大华多年合作关系,双方达成协议,米高梅公司于1947年3月全面接管大华,由法雷任影院经理。但非坊间流传“已收购大华”一说。
1946年初,本市各影院对于优待国军免费观剧,已拟具方案。是年1月5日,院方代表大华大戏院总经理李迪云告记者,影院当局对于八年抗战国军劳苦功高,亟需获得娛乐之情形,甚表同情,已迭次与美国八影片公司(福克斯、哥伦比亚、迪斯尼、环球、华纳兄弟、派拉蒙、米高梅、雷电华)协商免费办法,即拟将全市大小影院四十余家,分成四組,每组10家,共计约有座位八百只,按各地段分配,每星期轮流免费招待国军一场,即平均每院每月免费招待一次。然各影片商坚決反对首轮影片免费招待。片商表示,若各影院执意将首轮影片免费招待,则可能停止供片,並收回已发各片。另据美驻沪副领事霍华德氏解释,美片商不能同意免费供国军观片,乃亦不得已事,因驻沪英美軍入赴各影戏院亦须购票。为此,大华总经理李迪云召集各院代表商讨,并作最后決定:若影片商仍坚持不得免费,则拟由院方认付相当代价购片,以供国军免费观剧。由此可见,大华等首轮影院犒劳国军之诚意足矣。
1948年12月22日晚,孙夫人宋庆龄所主持之中国福利基金会,假座大华大戏院,献映「乱世孤雏」,该片由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出品,献演全部收入,将悉充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福利基金,映权由米高梅公司捐赠,院租由大华捐助。1949年5月2日,大华由犹太人韦尔霍代经理。
大华改新华 创多种专场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50年10月17日,为声援抗美援朝,大华大戏院和巴黎大戏院(后改名淮海电影院)职工一起在报上发表拒映英美影片决心书,影院正式停映美片。本市各影院自一致拒映美片后,营业非但未受影响,新片上映,卖座尤盛,因此遭黄牛党觊观,抢购戏票居奇渔利,四五千元之票(旧币,相当于新币四五角),竟被抬高至七八千元,且公然在门前出售。看来黄牛党盛行并非今日之乱象,无利不起早,历来如此。
建国初,大华大戏院由中国影片公司华东区公司租赁管理。1951年3月31日日下午二时,影院举行“命名开幕典礼”,次日起更名新华电影院,并献映“中国民族大团结”巨片。文化艺术界被邀前往观礼者,达一千余人。华东上海党政首长均亲临致贺。同年6月1日起,新华电影院将以前“大华”所附设咖啡馆改辟为阅览室,供观众免费阅览画报、杂志及各种书刊。1953年4月20日,新华电影院由军管会征用。同年7月1日移交上海市文化局接管。
为繁荣人民文化事业新华电影院首创开辟了星期日儿童专场、学生专场和星期日原版片专场。前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印度、日本、法国、德国、南斯拉夫、埃及、意大利、墨西哥、越南、朝鲜等二十多个国家曾在此举行电影周和电影展映活动。如,1956年6月新华电影院在举办“捷克斯洛伐克电影周”期间,《钢城两父子》一片上座率占所有参加展览映出的电影院首位。新华电影院能够取得如此高上座率,主要是在宣传和组织观众上采用了新方法。那时新成区正在蓬勃开展扫盲运动,新华职工看过《钢城两父子》试片后,觉得影片内容可以配合宣传扫盲运动,于是他们主动联系新成区扫盲协会,安排部分扫盲教师参加电影周开幕典礼,并观摩这部影片。次日,影院还邀请这些教师举行了座谈会。同时,新华又采用了“整订零取”的购票办法,给观众更多方便,深得好评。
图片
图9:1960年代,南京西路742号近石门一路口,新华电影院
图片
图10:1980年代,南京西路742号近石门一路口,新华电影院
1986年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投资百万元对新华电影院进行全面整修,外墙采用花岗岩贴面,门厅两侧不锈钢柱子闪烁着五彩灯光,观众厅设计精巧,别具风格,并调正了座椅排距及视角,大厅色调柔和、立体感强、视听环境良好,配以英国cp-55道尔贝立体环音设备,成了声、光、座(现有高级软座1011只,其中楼座320只,池座691只)和空气调节俱佳的特级影院。还另辟椰林咖啡厅,设一百余座,装潢豪华、陈设典雅。重新营业后放映美国立体声影片《超人》及《霹雳舞》,赢得了很多观众,平均上座率达89.15%。当年票房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1991年9月又增辟全部进口设备,冷暖气齐全,设有16只双软座的豪华微型录像厅。同年12月14日新华成为首批特级影院之一。1990年以降,新的娱乐方式,如卡拉OK、VCD、录像带等风行,极大冲击了电影市场。看电影的人少了,影院的经营萧条凄惨,新华电影院最终抵不住新浪潮的冲击,于1994年被拆除,走完了它80年风雨历程。
《新闻报》(1926年9月25日,第17版):夏令配克征求题名
《申报》(1943年1月1日,第6版):大华大戏院启事
《诚报》(1947年3月7日,第2版):卖不完的大华大戏院
----------------------------------------------------------
欢迎光临!本号文字及部分近照均为原创。转载本号文章,请注明来源!对老上海、老照片、老地图、老建筑感兴趣的朋友可通过以下方式关注我:
1、搜索微信公众号:wt1957sina;
2、扫描下面本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