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生威|这10个老虎小知识,我打赌你有一半不知道

大年初一就这么如约而至了,在壬寅虎年当然离不开关于“大猫”们的有趣科普啦~
图片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老虎不能常洗,洗多了会掉色,你知道吗?(狗头)
图片
大家还记得上次咱们讨论过的白虎毛发的成因吗?
好啦,开个玩笑~不过接下来这10个与老虎有关的小知识点,你知道几个呢?
No.1
老虎有9个亚种,但其中3个已经灭绝
200多万年以来,老虎一共进化出了9个亚种,分别是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马来亚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i)、印支虎(Panthera tigris ssp. Corbetti)、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ssp. altaica)、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苏门答腊虎(Panthera tigris ssp. Sumatrae)、巴厘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里海虎(Panthera tigris virgate)、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sondaica)。
图片
老虎的9个亚种
(图片来源:Conservation Campaign)
但不幸的是,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就陆续灭绝。
No.2
被圈养的老虎数量
远多于生活在野外的老虎的数量
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由于生境(编者注:指物种或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退化、破碎,老虎们已经失去了大约95%的栖息地,当前生活在野外的老虎估计有3900头,这个数字在20世纪初是10万,也就是说,近百年来老虎数量的下降率达到了惊人的96%
图片
被圈养的老虎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虽然老虎在野外已经濒临灭绝,但据估计,在东亚和东南亚有大约8000头老虎被圈养;在美国,这个数字大约是5000头(甚至更多),合计已然超过了10000头的大关。但由于这种圈养缺乏监管,以至于关于老虎的黑市贸易屡禁不绝。
No.3
老虎身上的条纹是它们的“身份证”
谈到老虎的黑市贸易,就不得不提到虎皮。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同样没有哪两只老虎皮毛上的条纹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在科学家眼中,老虎的条纹就成为了识别每个个体独一无二的“身份证”。甚至有研究人员开发了软件用于识别老虎皮毛上的条纹来追踪幸存的老虎,以及对盗猎的虎皮进行溯源。
图片
对老虎皮毛上的条纹进行识别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追踪大猫们的好方法,按图索骥不一定靠谱,但按纹辩虎着实可以一试~
No.4
条纹马甲下的酷炫“纹身”
上次我们讨论斑马是黑底白纹还是白底黑纹时,曾提到,斑马黑白纹马甲下隐藏的是纯黑色的皮肤。看到这,是不是有朋友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咱如果把老虎的毛给剃了,你这条纹身份证识别的办法不就不管用了吗?
事实上,且不说谁有本事去给老虎剃了全身的毛,就算橘色“大猫”真被剃了毛毛,我们看到的情况其实是这样的:
图片
老虎被剃毛后,皮肤表面的条纹有没有一点时尚?
(图片来源:reddit.com)
这就意味着,如果某只“大猫”因为一些原因被剃光了全身的毛发,它身上的条纹并不会消失,也绝不会出现因为脱了马甲就认不出谁是谁的情况,这简直……
大家可能会好奇这是不是老虎皮肤上的天然纹路,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看到的条纹其实就是深色毛囊在裸露皮肤上形成的图案而已~
No.5
人眼中的老虎和猎物眼中的老虎
可能有的伙伴疑惑过一个问题,作为森林之王,老虎为啥不带绿色涂装,这样不是更利于捕猎吗?一身橙黄色的皮衣在树林子里很扎眼啊!
事实上,动物伪装的最佳颜色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猎物或捕食者的视觉系统。咱们是可以在树林里一眼看到老虎,但是不代表人家猎物也可以。根据科学家们的模拟,在老虎猎物的眼中,树林里的老虎可不那么显眼,它完美地与背景融为一体了~
图片
猎物眼中的老虎(左)和人眼中的老虎(右)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那句话怎么说的,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们不要以自己眼中的老虎去揣度猎物眼中的山大王啊!
No.6
黑化的老虎确实存在
在讨论白化动物时,我们曾提到白虎是孟加拉虎的一种罕见突变型,既然白虎在现实中客观存在,那黑虎呢?
左为普通老虎,右为黑化老虎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黑虎(melanistic tigers)在自然界中也确实存在,如图所示,它们身上的黑色条纹颜色比起普通个体而言更黑,面积也更大,甚至远超过黄色毛发的面积;黑色条纹彼此之间更密集,有时甚至会汇聚为一大片黑块。
难怪武术套路中会有 “黑虎掏心”这一武术招式,古人诚不欺我啊~
No.7
老虎的尿液闻起来像是印度香米味、爆米花味…
咱们自己的尿液闻起来是啥味,进过公厕的诸位肯定不陌生,但要问老虎的尿液是个啥味道,大家知道吗?
众所周知,老虎会通过尿液来标记领地和传递信号,这就给了科学家们一个研究虎尿的机会。根据研究人员对老虎总标记液(total marking fluid)的分析,虎尿的味道可能和某些食物的味道很像,比如孟加拉虎的尿液有印度香米的气味,东北虎的尿液有独特的坚果香味,还有玉米味儿……
图片
猛虎撒尿
(图片来源: dreamstime.com)
这一结果与虎尿中含有的一种叫做2-乙酰-1-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 2-AP)的物质有关,这是一种类似爆米花香味的化合物。不仅如此,在东北虎的尿液中,除了2-AP,还有3-甲基丁胺、3-甲基环戊酮、丙二酸、尿素、糠醛和3-羟基丁醛等化学成分,这些或许都能让东北虎的尿液具有独特的坚果香气。
看到这,大家手上的坚果是不是突然不香了?
No.8
老虎喜欢择水而居
各位铲屎官在给自己的猫猫洗澡时,应该都对大部分猫科动物讨厌身体被濡湿的天性深有感触,一次洗澡下来,往往是一片狼藉~
图片
在水中游泳的老虎
(图片来源:YouTube)
作为可爱的橘色“大猫”,老虎对水却情有独钟,大部分老虎都喜欢择水而居,毕竟夏天天热,泡个澡可以说是再舒适不过了!不仅是在野外,在圈养老虎时,一个干净的水池也可以大大提高老虎们的福利情况,这么看来,老虎应该五行属“水”啊~
No.9
老虎尝不出甜味
众所周知,哺乳动物大都具备5种味觉感知形式,即酸、甜、苦、咸、鲜,但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拥有上述五种味觉。比如,大熊猫和小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它们负责感知肉类鲜美的鲜味受体就演化为假基因(编者注:又称为伪基因,是基因家族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无功能的残留物);而对于家猫和老虎而言,因其主要以肉类为食,对甜味的感知变得不是很重要,相关的受体基因(Tas1r2)也演化为了假基因。
图片
原位杂交实验显示,与甜味感受相关的基因Tas1r2并未在猫的味蕾上表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不过,虽然大猫和小猫都对甜味不敏感,但是笔者家里的猫猫对鲜味的感觉似乎异常灵敏,居然会自己偷吃鸡精,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No.10
所谓“虎鞭”,
或许有不少是野牛的生殖器
虽然不知道为啥有些人迷信虎鞭有那啥功效,但不可否认,大家认知的一些误区给老虎器官的黑市贸易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不过笔者猜测,在座的诸位应该大都没有见过老虎的丁丁长啥样,其实家里有养猫的铲屎官们可以类比一下自家喵星人的丁丁。
要是没有条件的,可以参考一下图片。
只是再怎么看,老虎的丁丁也不可能有壮阳的功效,不仅如此,市面上出售的那些老虎的器官可能大部分都是假的。根据全球唯一一个致力于解决野生动物犯罪的实验室--阿什兰的国家鱼类和野生动物法医实验室(The National Fish and Wildlife Forensics Laboratory)给出的一份报告,市面上的不少所谓的虎鞭其实是用牛丁丁和马丁丁假冒的。
图片
被用于假冒虎鞭的牛丁丁(上排和中间)与马丁丁(下排)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当然,聪明的小伙伴们肯定不会上奸商们的当,毕竟咱不会去买,更加不敢去买。
毕竟,橘色“大猫们”这么可爱,大家怎么会忍心让它们消失呢?
图片
老虎:我们的家园以前有那么那么大~
(图片来源:boredpanda.com)
最后,祝大家
新春快乐
20
22
虎年大吉
参考文献:
[1] Hiby, L., Lovell, P., Patil, N., Kumar, N. S., Gopalaswamy, A. M., & Karanth, K. U. (2009). A tiger cannot change its stripes: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to match images of living tigers and tiger skins. Biology letters, 5(3), 383-386.
[2] Fennell, J. G., Talas, L., Baddeley, R. J., Cuthill, I. C., & Scott-Samuel, N. E. (2019). Optimizing colour for camouflage and visibility using deep learning: the effect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observer's visual system.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16(154), 20190183.
[3] Sagar, V., Kaelin, C. B., Natesh, M., Reddy, P. A., Mohapatra, R. K., Chhattani, H., ... & Ramakrishnan, U. (2021). High frequency of an otherwise rare phenotype in a small and isolated tiger popul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39).
[4] Brahmachary, R. L., Sarkar, M. P., & Dutta, J. (1990). The aroma of rice... and tiger. Nature, 344(6261), 26-26.
[5] Soso, S. B., & Koziel, J. A. (2016). Analysis of odorants in marking fluid of Siberian tiger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using simultaneous sensory and chemical analysis with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metry. Molecules, 21(7), 834.
[6] Biolatti, C., Modesto, P., Dezzutto, D., Pera, F., Tarantola, M., Gennero, M. S., ... & Acutis, P. L. (2016). Behavioural analysis of captive tigers (Panthera tigris): A water pool makes the difference.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174, 173-180.
[7] Li, X., Li, W., Wang, H., Cao, J., Maehashi, K., Huang, L., ... & Brand, J. G. (2005). Pseudogenization of a sweet-receptor gene accounts for cats' indifference toward sugar. PLoS genetics, 1(1), e3.
[8] Yates, BC. (2005). Distinguishing Real vs Fake Tiger Penises. Identification Guides for Wildlife Law Enforcement No. 6. USFWS, National Fish and Wildlife Forensics Laboratory, Ashland, OR.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