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黄河湿地过冬大天鹅又破万了 河南将打造多个核心湿地生态斑块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瑞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湿地环境,动物家园。今天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河南河渠发达、湖泊众多、水生态系统丰富多样,全省湿地总面积941.85万亩,占河南省国土面积的3.76%。
今年世界湿地日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河南省多地湿地管理部门发出倡议。根据规划,河南将依托重要河湖,加强湿地公园建设,形成多个核心湿地生态斑块。
图片
(图:三门峡黄河湿地)
【倡议】今冬在三门峡过冬的大天鹅达到1.1万只 湿地部门发出倡议
三门峡,天鹅之城,霜风起长河,随着黄河湿地生态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大天鹅来三门峡过冬。
根据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管理处提供的数据,上一个越冬季,大天鹅在三门峡越冬数量达到15395只,占全国越冬天鹅总数21060只的73.1%。三门峡市成为全国最大的大天鹅栖息地和观赏区。
根据介绍,前段时间,来三门峡的大天鹅数量达到12000只。除了大天鹅,三门峡黄河湿地内,还栖息着其它多种涉禽和游禽。
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保护野生动物,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管理处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像爱护我们的肾脏一样来爱护我们的湿地,共同保卫我们的绿色家园。
图片
(图:三门峡黄河湿地)
不擅自开(围)垦、填埋或者排干湿地;不擅自在湿地内取水或者截断湿地水源;不擅自在湿地内挖沙、取土、采矿;不擅自在湿地范围内放牧、捕捞;
不向湿地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不乱倒生活、建筑垃圾;不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不采挖野生植物,不猎捕野生动物;不在湿地保护区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请弯腰拾起,争做文明人;
积极参与绿色环保活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循环用水;倡导餐桌文明,自觉抵制食用鸟类等野生动物。
图片
(图:郑州黄河湿地)
【提升】郑州市实施黄河湿地保护区综合整治与恢复项目 湿地环境持续改善
上下五千年,伊洛入黄河。郑州境内的黄河,逐渐摆脱邙山的陪伴,进入开阔的平原,湿地如珠,串于黄河南岸。沙洲道道,芦苇飘白,鱼翔浅底,万鸟自由。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郑州黄河湿地处在黄河中游和下游的过渡河段,水域辽阔,滩涂广布,湿地类型多样,是我国中部地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区和河流湿地中极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郑州黄河湿地位于我国候鸟迁徙三大通道中线的中心位置,是候鸟重要的停歇地、觅食地和越冬地。郑州黄河湿地对提供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气候、维护郑州市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郑州市大力实施了黄河湿地保护区综合整治与恢复项目,在黄河湿地保护区中牟、郑东新区、惠济区段组织生态修复效益补偿试点1万亩,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活动干扰。
在黄河湿地中牟段实施了11000亩鸟类栖息地保护工程。在黄河湿地保护区东西两端巩义和中牟段,建设了智能监控系统,对野生鸟类栖息的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图片
图片
(图:郑州黄河湿地)
经过一系列综合治理和多年不懈努力,黄河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功能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重要物种种群数量明显提升。2020年、2021年连续监测到大鸨、黑鹳、东方白鹳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特别是2021年11月14日保护区首次观测到7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枕鹤,是迄今为止监测到数量最多的一次。
根据介绍,郑州市湿地资源稀缺,为增强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我市黄河湿地的了解和认知度,郑州市林业局、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在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组织开展湿地科普图片展活动,及微信线上答题活动,宣传郑州市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建设成效。
【举措】全省湿地总面积941.85万亩 将建设湿地公园、形成多个核心湿地生态斑块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湿地具有突出的碳汇作用,在提供优质水资源、蓄洪抗旱、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处于我国西部生态区向东部生态区过渡的区域,地形地貌多样,资源禀赋较好,具有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产品提供等多种生态功能,构建“一带三屏三廊多点”生态格局。
河南省河渠发达、湖库众多、水生态系统丰富多样,全省湿地总面积941.85万亩,占全国湿地总面积(8.04亿亩)的1.17%,占河南省国土面积的3.76%。省级以上湿地公园98个,其中国家级35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0个,其中国家级13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29个,其中国家级33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处。
图片
(图:郑州黄河湿地)
今年1月2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四水同治规划(2021—2035年)》。根据规划,河南将持续推进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1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等35处已有国家级湿地公园的保护和修复。
对重点区域的自然湿地和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人工湿地实行优先保护,保护现有湿地面积、湿地功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重点开展黄河郑州、洛阳、新乡、三门峡等河段天然湿地保护恢复工作,加强淮河河漫滩自然湿地、沙河湿地等生态补水,加大对黄河故道湿地、鹤壁淇河湿地、宿鸭湖湿地的生态保护力度,实施汤河水库、彰武水库、汤永河中上游湿地生态修复,保护、修复和提升湿地生态环境。
另外,还将依托重要河湖,加强湿地公园建设,形成多个核心湿地生态斑块。推进沿黄河流湿地和引黄湖泊湿地建设。实施史灌河、白露河等主要河流入淮河干流河口湿地保护区建设。加强安阳河、卫河、沙颍河等河道城镇段人工湿地建设,净化入河水质。
【科普】湿地分为三大类 能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固碳储碳、涵养水源
国际湿地日是怎么来的?这要从水鸟说起。1971年2月,湿地与水鸟被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以国际公约的形式连接在一起,共同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1996年10月,公约第19届常委会为纪念公约诞辰,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图片
(图:中牟黄河湿地)
根据《湿地公约》的分类系统,湿地可被分为三大类,即:海洋/滨海湿地,如海草层、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沼泽等;内陆湿地,如湖泊、河流、泥炭地、灌丛沼泽等;人工湿地,如水库、水稻田、盐田甚至废水处理场所。
上述湿地,不仅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固碳储碳、涵养水源、提供生物栖息场所等生态功能,还能蓄洪防旱、补充地下水、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丰富旅游和野外科学场所、传承文化等。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屈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