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首次星舰发布会,回看当年马斯克吹过哪些风?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9年9月29日
图片
太空、牛仔、德州风……星舰、超重型、马斯克、未来风……
期待已久的SpaceX德州星舰第一秀,今天以极简风格快闪亮相,全程仅仅45分钟。马斯克像以往那样,一人担纲,一枝独秀。NO主持,NO揭幕,NO摆拍……
没有乔帮主神一样的场控力,也没有传说中的现实扭曲力场,甚至时不时连带结巴,但这都没影响到马斯克要传达的一连串干货——硬核最重要!真实才重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SpaceX Starship update media
星舰升级媒体发布会
时间:美国中部时间2019年9月28日晚22:15~23:00,北京时间9月29日9:15~10:00
地点:美国德克萨斯州最南端海滩博卡奇卡SpaceX基地
主角:SpaceX创始人、CEO兼首席设计师马斯克
主题:公布星舰+超重型最新设计图景
参会:受邀媒体代表百余人
图片
图片
为何选在这天举行发布会?
马斯克表面上给出的答案:为了纪念SpaceX首次发射入轨。但更深意义在于:因为今天是SpaceX起死回生纪念日——要知道11年前的今天,SpaceX不是史诗般成功,就得是史诗般失败!
也就是最后一搏,如果发射失败,就跟所有短命公司一样,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历史不会发善心记下,一家名叫SpaceX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结果一箭成名:美国时间2008年9月28日,人类史上第一枚私营火箭公司研制的液体燃料火箭(猎鹰1号)破天荒进入地球轨道。
马斯克最清楚,没有11年前猎鹰1号的成功发射,就不可能有今天SpaceX的荣耀满身。追忆荣耀背后的困难与失败,其实是最好的纪念。
作为SpaceX第一代火箭,猎鹰1号从2006年至2009年,一共发射过5次,3次失败,2次成功。发射场远离美国本土,选在美国军方长期控制的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岛导弹发射试验场。
2006年3月24日22:30,猎鹰1号首次发射。
升空25秒后,一个燃油管路泄漏,发动机起火,火箭坠毁在一里外的礁石上。
发动机设计师穆勒悲苦地说:火箭可以有上千种失败原因,但头号原因就是发动机故障。马斯克递给穆勒一杯香槟,跟他碰杯:「不要惊慌。关键是要找出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错。」
不要惊慌,如今成为刻在特斯拉天体的座右铭。
几个月后,工程师查出原因,一枚腐蚀的螺母,导致燃料泄漏,发动机燃油起火。这次失败,只是个开始。
2007年3月21日01:10,猎鹰1号再次发射
一二级火箭分离,整流罩展开抛弃,二级火箭飞到290公里高度,早已进入了太空,看起来一切顺利……但转瞬即逝,火箭突然失联了,没能到达680公里高度的预定轨道。
事后查明原因,因为火箭自旋稳定问题,导致传感器提前90秒关闭了发动机。
发射现场,记者问到马斯克第二次失败是什么心情时,当时已是一对双胞胎父亲的他,淡淡地回答:「我已经做好了连续3次失败的准备。如果需要的话,我会卖掉房子,大不了老婆不给我好脸色看……」
不幸被他言中了。
2008年8月3日03:34,猎鹰1号第三次发射
仅仅两分钟后,火箭出现异常声音,箭体震颤,结果再次失联。350名员工从最开始沸腾一下子坠入深渊。
要知道,跟前两次试射不同,这次可是搭载着两大金主的信任(美国国防部、美国宇航局的3颗卫星),以及208名死者的遗愿(骨灰撒向太空),结果希望与幸运都一股脑儿地灰飞烟灭了。
已经40多小时没有合眼的马斯克,眼神依旧炯亮坚定。面对在场350名员工平静说道:「我们体验到了火箭到达地球轨道的艰难,这就是火箭科学。现在我想给大家最重要的信息,SpaceX不会是缓慢向前的节奏。SpaceX必将成功发射,实现可靠的太空运输。」
他知道应该强调什么,用平和语气宣布公司将继续进行第4次发射,筹备第5次发射。请大家不用操心钱的问题。
尽管人人心里都清楚,此时他投进了的1亿美元,都已经烧光了。
要么史诗般成功,要么史诗般失败
短短56天后,一切都锁定在第4次发射。要么是史诗般的失败,要么是史诗般的成功。没有中间地带。
因为SpaceX正想全力争取NASA一份超级订单,高达16亿美元的商业发射合同。但前提是发射成功。成败在此一举!
2008年9月28日23:15,猎鹰1号第4次发射升空,一条火龙照亮黑夜。奇迹出现了,火箭没有爆炸,成功进入既定轨道。
在场多数员工都流下了泪水,包括马斯克,还包括守在CNN看直播的电视观众。
SpaceX成为全世界首个成功发射运载火箭进入地球轨道的私营企业。
这不仅仅是一家火箭公司的成功,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成功。SpaceX做到了只有9个国家和一个国际机构(欧空局)才能做到的事情。
不到一年后,猎鹰1号第5次发射,续写了成功,部署首颗也是唯一一颗商业卫星。(至今这颗马来西亚通讯卫星依然在轨运行)
图片
SpaceX从猎鹰1号转向猎鹰9号,创造更多更强的发射纪录——
2008年,成功发射入轨全球第一款私营公司研制的液体燃料火箭——猎鹰1号。
2010年,成功发射全世界第一艘私营公司研制的宇宙飞船——货运龙飞船。
2012年,全球第一艘私营公司研制的宇宙飞船(龙飞船),自动对接国际空间站。
2013年,成为全世界第一家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私营公司。
2015年,全世界首次实现可回收式入轨火箭软着陆。
2016年,全世界首次实现可回收式运载火箭海上平台软着陆。
2017年,全球首创二手火箭发射、回收。
2017年,全球首次实现二手宇宙飞船往返太空。
2018年,全球现役最强大火箭FH重鹰火箭首飞。
2019年截至目前,SpaceX共计发射74次猎鹰9号、3次重鹰火箭;一级火箭总计尝试52次回收,成功44次,成功率84.62%;22枚火箭实现复飞,4枚火箭实现第三飞。
2019年,多次试飞第一代星舰星虫,发布第二代星舰,即将进入亚轨道首飞阶段 ……
图片
浏览过SpaceX极简史,来看看这次发布会马斯克透露的最新最干货——
第一艘原型星舰什么样?
实物为证,耸立在现场发布会的第一艘全尺寸原型星舰Mark1就是最好的答案。
根据马斯克前前后后和发布会现场披露的信息归结如下:
星舰高度:50米
飞船直径:9米
最大升级:
后部驱动鳍变成两个,驱动鳍与着陆架彻底分开(改动理由:更灵活更有效地再入、着陆飞行控制);
着陆架变成6个展开式,不再是三个巨大而厚重的固定式(改动理由:变得更轻,减重更适应星舰垂直着陆在月球、火星表面等未被人工修整过的原始表面)。
装配发动机:首次试飞装配3台猛禽
净重:200吨
最大质量:1400吨
LEO运力:150吨
返回运力:50吨
增压空间:超过1000立方米
最大搭乘:100人
星舰正样飞船装配6台猛禽:3台海平面发动机、3台真空发动机
图片
Mk1啥时首飞?
在此之前马斯克曾表示,最早将在2019年10月首次试飞第一艘全尺寸原型星舰Mark1,发射地点就在德州基地,星虫曾经用过的发射场。飞行高度大约20公里。
但在这次发布会上,他透露的发射时间变得更有弹性:大约一两个月。毕竟,最终要看美国联邦航空局的批准进度。
图片
Mk2啥时首飞?
2019年第二季度起,为了加速星舰开发进度条,SpaceX采取两地双线打造、内部竞合模式,德州佛州同时建造全尺寸原型星舰,德州博卡奇卡基地建造Mk1,佛州可可基地建造Mk2。Mk1稍快一步,因此马斯克选择星舰发布会,选址在德州博卡奇卡。
这次发布会,马斯克没有具体说明Mk2何时首飞以及飞行高度,估计最快今年底。
发射地点就在大名鼎鼎的黄金发射位:佛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目前正在升级改造,以适于未来星舰的高频发射模式。根据SpaceX向佛州环保局提供一份环境报告显示,SpaceX计划未来每年发射星舰约为24次。平均每月2次。
图片
正在建造Mk3?
是的。马斯克表示,佛州可可基地除了建造Mk2以外,正在着手准备,下月开始建造Mk3。大约6个月后,与超重鹰火箭搭配发射入轨。
马斯克原话:「这听起来可能有点疯狂,但我们想在6个月左右发射入轨。
超重型开始打造了吗?
很显然,马斯克的设计思路:先研制星舰飞船,再开发超重型火箭。尽管两者黄金组合,缺一不可。不过在此之前,95%都在谈论星舰,只有5%谈及超重型。
这次发布会马斯克专门提到超重型——
箭高:68米
直径:9米
装配猛禽发动机:37台(比BFR31台多配备6台)其中7台可摆动,其余固定。
推进剂容量:3300吨
着陆架:6个固定式(猎鹰9号伸缩式)
栅格翼:超大菱状
推力重量比:1.5:1(土星五号1.1:1)
最大推力:7500吨(土星五号3400吨两倍多)
超重鹰火箭+星舰飞船总高度:118米(比111米的土星五号略高)
进度:正在佛州可可基地建造
图片
猛禽发动机量产情况
SpaceX现已下线12台猛禽发动机。
目前产能:每7~10天生产一台。2020年第一季度产能目标:每天生产一台。
马斯克坦言,猛禽发动机产能所限仍是目前SpaceX研发和量产星舰、超重型的最大瓶颈。
图片
看得出,马斯克仍处在狂人模式,似乎「随时准备打碎一切」的样子。信奉改变世界的人,最清楚「要想颠覆传统,就得彻底颠覆」。
马斯克笃信福特的那句话:飞机起飞时是顶风,而不是顺风
作为马斯克和SpaceX的超级粉,我们笃信——我若成功,必定带你一起辉煌。你若失败,也会陪你一起疯狂。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