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没忍住口水!央视今天播出的《寻味贵辣》,很“酸辣”

辣椒的传播历程,是一个烹饪演化的进程,食物在辣椒的催化中,不断演化出新的模式与口味,并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
在长江流域的重辣区里,“四川人说不怕辣,湖南人说辣不怕,贵州人说怕不辣”,说法稍嫌简单。贵辣另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就是酸的加入。
辣与酸是深入黔人骨髓里的味道。辣,来自于培育与种植,酸则依靠发酵与炒制。
曾经贵州,山多林密,潮湿氤氲,于是,酸辣成了黔人的一味镇静剂。
八月,盛夏。春天播种的大方皱椒开始了收成。这是一个多雨的省份,彝族的椒农们,要抢在一场雨水到来前,收完辣椒。
这是一年中最欣喜的时节。
辣椒,漂洋过海到来的调料,几百年来,变成了一些人饮食的调剂,也是另一些人投入的事业。
图片
魏江霖,辣椒制作的非遗传承人。今年的丰收,让魏江霖有了更多的生产底气与选择空间。
皱椒是一种形态独特的辣椒。含有较多矿物质微量元素,香味浓厚。
加工,才能更好地创造出它的风味。皱椒与水,与姜,蒜等其他调味品相遇,在时间的催化中,产生奇妙的变化。
图片
发酵成败与温度湿度密不可分。
大方县,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盛夏的平均气温也不过20多摄氏度,典型的夏凉山区。
这为微生物益生菌群提供最佳的环境与时机。这是魏江霖制作糟辣椒的最好时节。
制作,依然采用最传统的手法。竹匾晾晒,碓臼捣碎,再放入陶制的大坛之中。魏江霖相信这些源自土壤的工具,能激发食物最本真的风味。
进入发酵阶段,每一次开坛的时间就变得严格。监控也只能依靠生产者灵敏的味觉与视觉。
风味在最好的时间与环境中静待成熟。
图片
大方,是黔贵彝人的祖居地。奢香夫人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
她出生于元末明初的四川永宁,是彝族土司之女, 16岁出嫁,23岁守寡,因儿子年幼,于是承担起摄理贵州宣慰使一职。一生促进民族团结,致力发展经济。
图片
传说,就是她将家乡四川的豆腐工艺带来大方。
清晨,彝族大姐刘菊去古井中采水。贵州水量充沛,富含矿物的水是当地独特资源。
古井采来的水,浸泡新鲜的黄豆,用传统的石磨磨制。大豆,只有与水相遇,研磨成浆,变为豆制品,才能显出奇妙价值。
沸腾后,需要迅速点卤,作为奢香的后人,刘姐放弃了常用的石膏、盐卤,采用醇米醋点浆,让豆腐口感更好,也更卫生。
当醋水点下,奇迹发生,蛋白质分子交联,豆浆全部凝固,豆腐由此产生。冷却后挤压出多余水分,切成小块,随后包块成形,再多次挤压,风干,变得脆韧而有弹性。
随着时间的转化,糟辣椒也在坛中诞生。带着特有的发酵酸辣口味,接下来就要与豆干合作了。
做什么?火锅。大方家家户户都会做的“豆干火锅”。
图片
豆腐中的蛋白质在糟辣椒的催化下,鲜香,酸辣融于一体,味道自上而下充分浸透,一道酸辣鲜香的火锅即成。
盛放的食具是大方的漆器。大方漆器已有600余年历史,以皮革和棉麻等做胎,用当地的优质生漆作料,曾与贵州茅台、玉屏箫笛合称为“贵州三宝”。
制漆、做胎、灰地、漆地、装饰五大工艺,50多道工序,82道生产环节。
成千上万次的动作,只为了最终完美的艺术呈现。
接下来就是蘸水的功夫。蘸水的灵魂在辣椒,工艺是黔人对辣椒的妙手生花。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餐桌可能呈现出一千种蘸水滋味。将蘸水填入豆干中,豆干疏松多孔的质地,更容易吸纳滋味。韧性的口感,绵润的口味,双剑合璧,一时辣香满口,直指人心。
图片
多变丰富的蘸料,是黔辣风味的标志,曾经的山高水急,流通不便,烹饪相对单调,于是黔人将滋味的部分托付给蘸水。新鲜与发酵的辣椒风味与食物碰撞融合,排列重组,绽放出万花筒般绚丽的风味色彩。
图片
滚滚红尘,风尚流变,黔人用食物感知世界,也从食物中窥见岁月。
初秋的盘州,乌蒙山原。40多岁的潘建军,辞去了城里的工作,来到大山,寻得一个僻静之地。潜心研究一个盘州的传统食物:盘县火腿。独特的高原生态气候、山地地貌及土壤环境,养成乌蒙猪早出晚归觅食的习性,野外活动能力较强,且肌肉发达。
从农家收上的猪腿被选用,修割、上盐。上盐的比例、揉搓的时机都至关重要。连续反复翻压,盐味慢慢渗进猪肉。
图片
晾制是盘县火腿的必经之路,如林的火腿就这样等待时间的淬炼。一年过去,四季流转,猪肉慢慢熟成。
漂亮的修整,是对火腿最好的礼遇,经过洗晒、整形,皮色亮黄、肉色红润的具有地理标志特色的琵琶形盘县火腿诞生。
图片
越是好的食材,越是需要精心的制作,方能将食材本身的优势开发到最大。
火腿吃法多种,各有妙处。而在辣椒王国的贵州,火腿酱的制作,则要与辣椒展开一场充满烟火气息的共舞。
辣鲜混杂的风味,都包藏在肉质纤维中,也最大程度保留火腿的原本滋味。乌蒙山的火腿酱,烙印着时间的记忆。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壮丽起伏,对于食材,黔人有着更多别出心裁的巧思。辣椒传入中国的历史不过四百年,在这之前的漫长岁月里,黔人通过什么来改善味道呢?
清晨,黔东南下司镇,苗族大叔吴聪明去江边买鱼。
鱼,苗人的图腾之一,代表生生不息、代代繁衍。也是苗人重要食物。
黔东南,曾经食盐匮乏,于是,苗人便创制出一种“以酸代盐”的方法。
图片
贵州酸食众多,不胜枚举,苗人有自己的独门秘食:酸汤鱼。可最出名的当属凯里的酸汤鱼,可谓是将贵州的酸辣精髓融到一起。
这道传统菜肴,最早源于黔东南黎平县雷洞镇一带。
吴大叔的同宗吴笃琴将自幼传承的酸汤鱼技艺从苗家山寨带了出来。
酸汤是制作的关键。
苗家的酸汤分为白酸与红酸。
白酸是用清米汤在酸汤桶中慢慢发酵而成。
白米在清水中蒸煮,待锅中汤汁烧沸后,起锅倒入坛中。封好口,放在温度稍高的地方静置,一般人不得踏足入内。
随着时间的转化,色泽乳白、酸味纯正的酸汤悄然生成。保存得当,愈存愈香。
图片
而红酸的诞生,辣椒的作用不可或缺。以糟辣椒用油炒至见红油,再加入新鲜野生毛辣角。毛辣角,是一种野生西红柿。将它放入干净泡菜坛中。
制作酸汤时,加入辣椒,炒香出色,加汤熬制,调制而成。
这是苗家红酸汤制作的点睛之笔。
图片
富含蛋白质的草鱼来自稻田,切段处理后,酸汤开始登场。这里没有繁复的炒制技巧,火候的处理是重中之重。温度的把控,调料的搭配,酸汤的比例,一切美味在沸腾中,碰撞融合,变化多端的酸味,奔放热烈的辣味,口感层次丰富立体。
苗歌唱起来,苗鼓擂起来,激情快乐迸发。
人类在进化中,形成一些独特的味觉感悟,在云贵高原还能看到原生的案例。食材风味与山河土地紧紧连在一起。
图片
大利,农历七月初七,每年的尝新节是这里侗家人最为看重的节日。
节日里将要推出的尝新饭,是对稻米的祭祀。这是收成的起点。侗家人将一年一次的祈福与土地丰厚的回报联系在一起,这是对丰收的期许,也是对幸福的礼赞。
在尝新节的头一天,侗寨的杨子文就开始了准备。
清晨,杨子文先要到地里,采割新鲜的稻穗,这是将要用于节日的重要食材。
图片
而将在节日中,配合着尝新饭一起端出的,还有一道侗家人珍视的食品:一道外人觉得匪夷所思,不敢接近的食品。
食材的美好滋味,首先仰赖牛的养殖,在牛被宰杀前,首先喂些牛爱吃的像首乌,葛根,金荞麦等中草药和一些鲜草。
接下来,杨子文开始寻找一种植物:红刺楤。
红刺楤又名:食茱萸。叶片中的生物碱,曾是获取辛辣味道的重要来源。随着辣椒传入,食茱萸渐渐远离了多数中国人的视线,但是在侗家里,古老的饮食传统,还在静默延续。
这道菜就是:牛瘪。
牛瘪, 又名“百草汤”,其主要材质竟是牛胃中半消化的内容物。
正式的 “牛瘪”的制作开始,工序比较复杂。牛胃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已经备好。杨子文挤出其中的液体,用制作蓑衣的粽叶过滤,将泡沫及杂质除掉。
柴火烧旺,加入佐料花椒、生姜、陈皮、香草等,放入锅内煮沸,文火慢熬。
用红刺楤将牛肉,牛胃码好味。随后,真正的主角即将登场:黔东南的线椒。
线椒含有多种有益矿物元素,脂肪含量低,粗纤维含量较高,这使得它除了带给口腔的适中灼热感外,更带来一种独特香味。这香味对于牛瘪的制作至关重要。
牛瘪具有淡淡的,天然独特的“酸臭”之味。
图片
臭,在美食的世界中独树一帜,它是人类味觉多样化的独特表现,有人避之不及,有人甘之若饴。
辣椒用辣度与香味,与这种对立的酸臭滋味进行碰撞,矛盾在锅中的乾坤和谐转化。
“牛肉的加入,蛋白质再次提升了菜的丰腴滋味。进食时,气味分子从口腔扩散到鼻腔后端,味觉与嗅觉形成各自的感受,“香”和“臭”敌对的次元壁被瞬间打破,让人神魂颠倒欲罢不能。
早期侗族人做出牛瘪可能源于偶然,有了辣椒,就主动制造并掌控它。于是,一种奇特的滋味诞生了,仿佛来自于大地最清新的祝福。
图片
这祝福在侗族的大歌声中,萦绕开来。丰收在望的田野上,白衣飘飘,香烟袅袅,大地飞歌,欢声荡漾。
物种的交换和族群的聚散,既不动声色又充满欣喜。
图片
遵义,余常水新的辣椒品种又开始了种植;大方,魏江霖将收成的辣椒在进行整理准备出口海外;息烽,张之胜已经将辣子鸡做成网红产品;贵阳,黄昕的肠旺面又在闹市区新开了一家;凯里,吴笃琴的酸汤鱼顾客盈门。
图片
辣椒,当被带入中国,在贵州,它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开启了它在食物上的全新旅程。进入中国的四百年,也是改变中国的四百年。四百年来,丰富国人口味,改变餐桌格局。风味或浓或淡,或弱或强,却一直贯穿辐射,不可或缺。这是中国人赋予食物的标记,也是留存舌尖的乡愁。
来 源:动静贵州
编 辑:郑春华
编 审:李 丹
监 制:许再晶 总监制:刘仁军 卢江陵
欢迎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