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靖连刷3个火箭被王濛踢出直播间,东北人的幽默刻在DNA里!

图片
本来昨天选题会小白就说要不写写王濛,被大家否了:现在谁还不知道她解说厉害?
没想到这姐姐忒能整活,不解说也能上热搜。
事情是这样的。
8号晚上,王濛正在直播讲解冰雪运动,我们的老熟人,冬奥冠军武大靖来捧场了。
来都来了,可不兴空手,于是武大靖大手一挥,给濛主刷了个“火箭”,价值一千。
图片
王濛一开始没注意,被主持人提醒后惊到了:
这谁啊送我大火箭?大靖?真的假的?你再刷一个我看看。
图片
于是武大靖乖乖又刷了一个。
等王濛确认了身份夸他,他又双叒刷了一个。
图片
三个“火箭”送出去了,人也出去了。
因为王濛急了,让他“别送了,回去睡觉!”——这话听着好像我在喊话峡谷新闻哥。
毕竟武大靖后面还有500米主项和5000米接力,可得好好休息踏实备战。
图片
就这样,一位奥运冠军短暂地当了几分钟“榜一大哥”后,被另一位奥运冠军踢出了直播间。
《3000块钱换一记窝心脚》,我要是武大靖我都得下载反诈app的好笑程度。
看到没,短道速滑的队员能处,有事他真被踢。
上一个是忙于比赛没来得及交选修课作业的任子威,被心系祖国荣誉的老师踢出作业群。
图片
对此,任子威回应:谁给我整(抖)出来的?
并表示到现在也还没被加回去。
图片
如果说东京夏季奥运会时,国乒队和游泳队是大伙的欢乐源泉。
那到了北京冬奥,小白必投短道速滑队一票。
就说上面的任子威,97年出生的东北小伙,9号晚上1500米冲击个人第三金,实力斐然是一方面,接受采访时一开口观众就乐。
自我介绍“哈尔滨一霸”,在哈尔滨打听(不是打仗)他的人指定挨揍。
图片
平昌冬奥会中国队接力拿了银牌,问他什么心情,他说特别激动,尤其是看到韩国队摔倒,一直憋不住笑。
图片
赛后问他决赛没上场,心里着急咋办,他说能咋办,趴地上嗷嗷喊。
图片
还有经典名场面,问他比赛中最难忘的瞬间,他表示就是韩国队摔倒啊,俗吗我?
图片
明白了,以后就叫你:任·骨子里除了热血就是幽默·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子威。
再多刷几个短道速滑的视频,你会发现,这支队伍里基本都是东北人,而这可能就是东北人刻在DNA里的油麦。
手握四枚奥运金牌的前队员王濛,解说比赛有多好笑这里就不赘述了。
她的名场面之一,是全程背手“大爷遛弯”式滑冰,从最后一位跟滑到甩出第二名老长一截,她只用一圈,身后空落落的,最后“颓废撞线”。
图片
帅吗?帅。
但之后濛主一句话挑破真相,让人哭笑不得。
图片
就贼耿直。
比赛前,别人问她怎么预测谷爱凌的表现。
她故作深沉地说着自己不太了解滑雪,浅猜一下小谷参加三个项目,那就三枚金牌吧!
图片
好的我收回上面那句“贼耿直”。
不过濛主真的很有我认识的东北人那种,勇于自黑自嘲的精神。
有人问她为啥不爱化妆,她说因为自己老卡粉,容易晕妆,在线求高手指点。
听到好姐妹周洋说“卡粉是因为有皱纹了”,她的表情真的能让人笑一天。
图片
之后果断求助,这里有专业的医美人士吗请问?
图片
她还模仿许昕打球:“他一般都出画,我先走了!以后再聊!”十足的行为艺术家。
图片
有网友还挖出了她之前的语言艺术。
说以前比赛,各国选手套冰刀套时都会说各自的语言,经常碰见韩国运动员说“阿西!”
她寻思,骂人的吧?于是演绎了什么叫《有效沟通》与《国粹不分国界》。
图片
我宣布,下一季《吐槽大会》没她我不看!
有人说短道速滑队的人说话都跟演小品讲相声似的,自带捧哏,队里充满快活的空气。
别看开头说武大靖被踢出直播间仿佛很可怜、赛场图看着又帅又高冷。
其实这位老哥也是个冰场喜剧人。
图片
直播说自己里约奥运时支持马龙,觉得龙队打乒乓球太帅(suai)了。
于是为偶像量身定制了一套专业方案,说完自个儿都笑了。
图片
(via.@狗尾巴鸡)
《武大靖早年协助马龙完成职业规划视频流出》,内容竟是夏季项目全部练一遍(足球除外)。
马龙:事业线挺清晰啊,下一步是不是要打月球了。
参加节目也是有点幽默在身上的。
看见彭于晏砍柴被夸姿势很帅,他露出羡慕的眼神,火速自称“东北第一斧”,结果……
图片
空耳满分,花店老板问他和伙伴是包花束么,他说对,他是暴发户。
图片
跟人去吃一家叫“妈妈的味道”的饭店,他吃了一口十分怀疑:我妈能做出这菜?
图片
别人蹦极力克重重困难顺利完成,赢得一波夸赞;
武大靖滑滑梯心里建设八百遍,赢得小朋友鄙视:你要觉得高的话,让我先来。
图片
说起来,短道速滑队其实只是这届冬奥看点的一个代表,代表这群东北运动员的冰雪优势和日常幽默。
这让小白不得不怀疑,东北人是不是有什么地域使命?
就是说的每句话都必须好笑带梗,认识每个外地人都要给他传染点东北口音。
不然真的很难解释,为啥短道速滑队的队员们一出镜就节目效果拉满。
为啥冬奥会的三种“官方语言”是英语、普通话和东北话。
图片
东北籍的运动员,接受采访时说东北话,打比赛的时候也说;
图片
不仅传染给了中国香港的运动员,连匈牙利的混血运动员们也不能“幸免”。
图片
或许这就是东北那方水土的神奇之处吧,去过的外地人很容易爱上,并融入进去。
小白之前写《五十公里桃花坞》时曾有过一个感叹,社交现场越尴尬,东北人越珍贵。
现在看来这夸赞应该再大胆些:东北人含量越高的地方越欢乐,冬奥会也不例外。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