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九江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目  录
前 言1
第一章工作成效2
一、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加强2
二、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4
三、煤炭去产能成效显著4
四、能源结构得到持续优化4
五、能源惠民效果进一步增强5
第二章发展基础6
第一节发展现状6
第二节主要问题10
第三节面临形势12
第四节供需预测16
第三章总体要求18
第一节指导思想18
第二节基本原则18
第三节发展思路20
第四节总体目标21
第四章主要任务23
第一节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23
第二节构建节约高效的现代能源消费体系30
第三节构建智慧融合的现代能源科技体系33
第四节构建和谐有序的现代能源惠民体系34
第五节构建协调有效的现代能源治理体系35
第五章重点项目37
第六章保障措施38
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38
第二节做好规划衔接38
第三节紧抓项目管理39
第四节完善资金保障39
第五节强化评估监督40
前 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与民生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大局。“十四五”时期,是九江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融圈入群、强产兴城、绿色发展、实干崛起的战略窗口期、优势重塑期、转型攻坚期,是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关键期,也是九江市攻坚突破、转型升级、落实碳达峰要求的关键阶段。为指导九江市“十四五”能源发展,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西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主要为总结“十三五”时期九江市能源发展成效,阐述“十四五”时期九江市能源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项目与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等。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年限为2021-2025年。
第一章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九江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攻重点、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为确保能源安全,九江市着力加快能源设施建设,强化能源保障能力,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不断加强能源惠民力度,积极完善体制机制,能源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能源发展目标任务。
一、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十三五”期间,九江市大力推进能源设施重点项目建设,能源供应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电源建设取得突破。截至2020年底,全市发电装机容量约720.34万千瓦,与2015年相比年均增长19.16%。支撑性电源项目取得突破性增长,九江神华电厂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清洁高效燃煤机组竣工投产,成为江西北部地区重要的能源供应保障。
——电网结构大幅优化。通过不断完善电网网架结构,“十三五”期间在九江统调最大负荷由211万千瓦提升至304万千瓦的情况下,依然做到全市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初步形成了以500千伏为骨干,220千伏为核心,110千伏为主干,35千伏及以下为基础的电网结构。220千伏变电站实现县县全覆盖,县城区实现110千伏双电源供电。在负荷发展迅速和密集区域逐步以110千伏电网取代35千伏电网,基本实现分区供电,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质量显著提升。
——油气加工储运与消费规模持续增长。
1.石油。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是江西目前唯一的石油加工企业,原油综合加工能力800万吨/年,2020年加工原油702万吨,共生产燃料油44.57万吨,汽油210万吨,柴油275万吨,航空煤油57万吨。2020年九江市石油消费量72万吨,“十三五”年均增长3.37%。
2.天然气。“十三五”期间,九江市建成长江中上游沿岸首座天然气储气库,湖口液化天然气(LNG)储配项目一期工程,储气能力1200万立方米。目前九江全市各县城区燃气管网工程已基本建成,2020年九江中心城区燃气供应量2.71亿立方米,“十三五”年均增长高达27.34%,液化石油气1.03万吨,“十三五”年均下降7.24%。2020年全市天然气消费量4.6亿立方米,“十三五”年均增长23.52%。目前,九江市已形成以国家管网集团“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二线”为气源的双保供格局。
——非化石能源发展有序推进。“十三五”期间九江市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0年底,九江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258.05万千瓦,占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2.45%,年度累计发电45亿千瓦时,其中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25亿千瓦时。满庭春与九龙新城两住宅小区合计72万平方米实现地源热泵集中供能。
二、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2020年九江市国民生产总值为324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8%。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465万吨标准煤,“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4.4%;2020年单位GDP能耗为0.477吨标准煤/万元,“十三五”期间年均下降5.13%,单位能耗呈逐年减少趋势,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三、煤炭去产能成效显著
2015年底,全市共有矿井21对,产能80万吨。2016年启动煤炭去产能工作以来,九江市煤矿全部关闭。随着2018年武宁县五座煤矿20万吨产能的提前关闭退出,标志着九江市圆满完成“十三五”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
四、能源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九江市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2015年79.8:8.0:3.1:9.1调整为2020年76.9:7.2:4.1:11.8,在九江神华电厂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清洁高效燃煤机组竣工投产,解决江西北部地区重大能源供应的背景下,受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煤炭消费占比仍得到一定优化,随着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和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煤炭消费比重将进一步放缓,未来九江市能源结构将具有持续优化潜力。
五、能源惠民效果进一步增强
通过农网改造升级,九江2020年底各县区户均容量达到3.09千伏安,“十三五”年均增长11.23%,人均综合用电量4978千瓦时/人,领先江西省3600千瓦时/人的平均水平,人均生活用电量700千瓦时/人。2020年城区燃气用户达32.7万户,“十三五”累计增长8.42万户。城镇居民电力、天然气普及率大幅度提升。
九江市已建成车桩相随、智能高效、覆盖率高的充电网络。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建设换电站2座、高速公路快充站11座、城市快充站1座、城市快充点13个,各类充电桩876根,在九江境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基本实现快充点全覆盖。
第二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发展现状
一、资源禀赋
九江市矿产资源丰富,分布集中,以金、钨、铜等有色金属为主,煤炭分布零散、无油气为其主要特点。“十三五”末由于煤矿的全部关停,暂时无法开采,化石能源无产量。非化石能源为近期九江市仅有可供开发的能源。
九江市可利用水力资源约105万千瓦,目前已开发82.54万千瓦,水电后续开发资源有限,且开发难度大、成本高,水电增长主要为改造老旧乡村小水电机组,提高水电利用效率。后续能源开发以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
九江市风资源储量约1140万千瓦,占全省的风资源储量19%,属风能Ⅳ类资源区,位列江西省地级市第三位;太阳能年储量为27.7万亿千瓦时,占全省光伏年储量15%,位列江西省地级市第四位,属太阳能III类资源区,其中以赣北环鄱阳湖、德安、都昌、共青城等地区光伏资源最佳,远期光伏最大可开发量5418万千瓦,其中农光互补项目最大可开发量3683万千瓦,林光互补项目最大可开发量570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最大可开发量1080万千瓦,屋顶光伏最大可开发量85万千瓦;农林生物质资源储量157万吨,垃圾资源约5090吨/天,农林生物质、垃圾资源均位列江西省地级市第六位。
二、能源基础设施现状
(一)煤炭
九江市煤炭资源不占优势,零散分布于九江北部、西部等地区。随着2018年武宁县五座煤矿20万吨产能提前关闭退出,煤炭消费量将全部由市外调入。其中调入最主要途径为依托京九线从北方省份调入、秦皇岛等港口城市水运至九江。九江市目前建成江西省煤炭储运中心一期,煤运通道运力尚能够满足现阶段煤炭调入需求。但随着未来随着江西省火电装机增长,江西省煤炭储运中心现有吞吐量将难以适应电煤消费需求。
(二)电力
截至2020年底,九江市全口径电力装机720.34万千瓦,其中火电气电462.29万千瓦;水电82.54万千瓦,风电87.62万千瓦,光伏75.39万千瓦,农林生物质电厂6万千瓦,垃圾发电6.5万千瓦。
九江市已建成500千伏变电站4座,主变5台,容量425万千伏安,线路7条,长度495.5公里;220千伏公用变电站18座,主变35台,容量564万千伏安,线路63条,长度1379.9公里;110千伏公用变电站63座,主变114台,容量460.3万千伏安,线路136条,长度1952.6公里。九江电网初步形成了以500千伏为骨干,220千伏为核心,110千伏为主干,35千伏及以下为基础的电网结构。
2020年九江市统调最大负荷达304万千瓦,“十三五”年均增长7.58%;2020年九江市全社会用电量为229亿千瓦时,“十三五”年均增长9.42%;2020年九江市全口径发电量277亿千瓦时,“十三五”年均增长21.45%。
“十三五”期间九江市作为江西北部地区重要电力外送枢纽,地位日益显著,电网结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大幅加强。
(三)石油
2020年九江市石油消费量约72万吨,主要为汽油与柴油。截至2020年,九江市有成品油零售企业336个,其中高速20个,国省道112个,城区79个,县乡道99个,岸基2个,流动加油船22艘。
成品油来源为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原油加工生产,原油通过沿江铺设的原油管道由外地调入,成品油通过管道和铁路等方式发运出厂,目前原油综合加工能力800万吨/年。现有油类管道与其他运输体系能够满足目前原油综合加工能力与成品油外送与消费需求,但成品油零售体系尚不完善,部分加油站布局不尽合理、水上加油站点缺乏,九江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油类供应链,无法满足远期市场发展需求。
(四)天然气
九江市天然气消费量“十三五”期间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全市天然气消费量4.6亿立方米,城区燃气用户数达32.7万户。
九江市天然气利用在江西省起步较早,2002年开始建设城市燃气管网。2010年,川气东送工程自濂溪区新港镇进入江西;2012年初,由中石油投资建设西气东输二线自瑞昌市码头镇入赣,并于2014年向九江供气,九江成为国家两条天然气长输管线入赣第一站。目前九江市天然气市场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中游管网建设滞后、下游消费市场发展不足等问题。“十三五”和“十四五”江西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永修—武宁—修水支线、湖口—彭泽支线、蔡岭—都昌支线)开工建设,随着项目的建成投运将进一步优化九江市能源结构,加强九江西部与东部地区管道天然气供应,降低居民生活用气成本。
三、能源供需现状
“十三五”期间,受能源消费需求上升,煤炭产能逐渐退出影响,且油气等主要一次能源均依赖于外地调入,九江市存在较大能源缺额且缺额不断增大,能源自给率持续处于低位。2020年九江市能源缺口约为1293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九江市能源消费总量约为1465万吨标准煤,“十三五”年均增长4.4%。
“十三五”时期,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九江市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由2015年以火电和水电为主转变为火电、水电和新能源共同发展。由于煤炭去产能与非化石能源的持续性增长,九江市一次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呈“V”字形发展态势。其中,2020年约172万吨标准煤,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非化石能源产量占比由2015年54.2%上升至2020年100%,未来非化石能源具备高速增长潜力,能源自给率有望逐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九江市能源供需平衡表
项目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年均增速
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煤)
1181
1271
1294
1375
1421
1465
4.40%
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煤)
167
155
139
146
160
172
0.59%
其中:原煤(万吨标煤)
60
35
6
非化石能源(万吨标煤)
107
120
133
146
160
172
9.96%
能源缺额(万吨标煤)
1014
1116
1155
1229
1261
1293
4.98%
能源自给率
14.14%
12.20%
10.74%
10.62%
11.26%
11.74%
第二节主要问题
——能源对外依存度过高。虽然九江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受煤炭产能逐渐退出等政策影响,目前一次能源开发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煤矿退出产能,无石油及常规天然气资源,煤、油、气全部依赖外调。2020年九江市能源自给率11.74%,低于江西省平均水平。
——能源基础设施亟待推进。电网方面,九江市仍有部分地区存在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线路长距离供电,导线老旧,线径偏小,供电可靠性低。根据政府招商引资成果、地方经济发展规划,部分地区现有电网网架不能满足用户报装负荷增长;另一方面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对电网的送出断面提出更高要求,部分风资源丰富地区已核准建设风电工程由于电网外送断面受限,推动暂缓,另外新能源高比例渗透率对调峰消纳、电能质量和电网运行等方面均产生不利影响,需考虑新增布点或增强地区网架。煤炭方面,受产能退出、大型火电电源建设等因素影响,九江对外调煤炭的储备设施建设日益迫切。石油方面,需要增加各类成品油加油站及油库布点,以增强储备设施合理性。天然气方面,湖口液化天然气储配二期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较缓,另外部分省级长输管网支线亟待建设,城区管网对接工作庞杂,城镇居民及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
——能源消费结构相对落后。目前由于部分风电资源丰富地区电网送出受限,另外受燃气定价机制尚未完善、上游气源供应量、生物质发电物料运输成本、水电开发难度等因素制约,九江能源消费以煤、油等传统能源为主的落后能源消费结构没有改变,煤、油占能源消费比重达87.8%,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气量远未达到“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预期值,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仍处低位。
——乡村能源基础薄弱。由于九江市区县地理位置特点,部分农村地域广阔且远离城镇,目前该类地区部分配电网抵御大面积自然灾害能力依然较弱,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燃气等配套基础设施方面仍为空白。后期随着产业扶植力度的加大与旅游开发项目的不断推进,进一步释放了农村地区用电用气潜能,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保持较快增长趋势,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压力日益加大,部分乡镇广泛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储气罐无法满足“十四五”乡镇振兴发展需求,亟需建设燃气管网铺设工作。
——能源管理力量有待加强。九江作为重点打造的“新型工业重镇、国际旅游名城、内陆开放门户”,能源行业安全监管点多、线长、面广,且所涉及的煤、电、油、气等均属高风险行业,行业安全监管压力巨大,现有的能源管理力量难以承担安全监管的重任,能源安全压力巨大。能源管理体制已对能源发展产生了一定阻力,未来将对全市能源发展统筹规划、市场化改革进程、能源法制建设等带来全方位影响。当前,加强能源管理力量,提高对能源发展的前瞻谋局,加强对能源安全隐患监管能力尤为迫切。
第三节面临形势
“十四五”及中长期,随着我国积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能源结构调整与能源改革的不断加快与深化,我国与江西省出台多项能源支持政策进一步激活能源发展活力,助推碳达峰与碳中和。随着江西持续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型省份新征程的深入推进,九江市能源发展同时面临加快转型的重大机遇与重大挑战。九江市应紧紧抓住大有可为但充满挑战的战略机遇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城市能级彰显城市地位,加力重构城市空间,做大城市体量,提升城市品质,为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能源节点城市奠定基础。
(一)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对九江能源转型提出新要求
在全球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世界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大势已成。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重大宣示。江西省提出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促进产业绿色化、能源清洁化,这对九江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优化都提出更高要求。“十四五”期间,九江力争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发展,高水平建成江西省清洁能源示范区,为江西省能源转型发展提供示范样本,为全国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争当先锋模范。
(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使九江能源保障迎来新挑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是在全面小康基础上的更高质量发展,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局势,我国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九江市紧紧围绕江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远景目标,扩大经济体量与城市规模,构筑“内五外三、跨江协作”城市发展格局。加快“东拓、西连、南融、北跨”步伐,构建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区“半小时城市经济圈”与相邻省市“一江两岸”融合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数字科技城”建设,打造长江中下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区域中心,积极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能源供应保障中的时段性、结构性矛盾将在“十四五”延续并加剧,能源消费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能源供求将持续紧平衡状态。能源安全保障压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提升清洁能源比重的难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与能源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建设等问题均将成为“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三)全面深化改革为九江现代化能源发展体系带来新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发展新阶段,在更高起点上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随着国家深化电力体制和油气体制改革向深水区迈进,能源发展从封闭垄断转向开放竞争,油气管网“输、销”分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创新能源科学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十四五”期间九江市将密切跟踪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深化能源要素市场化配置,进一步发挥价格在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九江市能源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九江市打造为江西江海直达开放门户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城市提供重要机遇。
(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九江能源发展提供新动力
随着生物科技与防控措施的不断升级,与新冠病毒共存、全球疫情长期化、低风险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短期内经济反弹、欧洲能源短缺、欧美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等因素都将刺激油气价格上涨与局部能源短缺。国内目前季节性电力缺口时有发生,从整体上看,“十四五”国内能源供应形势偏紧,能源送端通道地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能源供应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亟待发展。在战略机遇期,九江市加快氢能、储能等新技术研究试点与引进,着力推动多元能源形态协同转化、综合集成、智慧互联,可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分布式能源、先进储能等技术与应用的跨越式发展,争取高质量创建江西智慧能源示范区,为全省智慧能源建设与长江经济带重要能源节点城市提供示范样本。
九江市能源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面对外部环境与内部市场面临的新政策、新挑战与新技术,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牢牢把握机遇,勇于迎难而上,开创能源发展的新局面。
第四节供需预测
一、能源产能预测
按照九江市非化石能源摸排情况,综合考虑目前在建、已开展前期工作与初步规划工作电源项目统计结果,对九江市非化石能源市场化目标进行产能预测。预计到2025年,九江市非化石能源生产总量为330万吨标准煤。
二、能源消费预测
根据《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2025年经济发展目标和能源发展形势,对九江市“十四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进行多方法科学预测,提出高、中、低三个方案。推荐采用中方案,即:2025年九江市能源消费总量约为1861万吨标准煤,“十四五”年均增长4.9%,其中:煤炭消费约1287万吨标准煤,石油消费量约121万吨标准煤,天然气消费量约123万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量330万吨标准煤。
根据电源规划,“十四五”期间,九江市内电源装机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量需求,并存在部分盈余外送周边地区。
2025年九江市能源消费总量合计约1861万吨标准煤,能源生产总量合计约330万吨标准煤,需从市外调入一次能源总量约1531万吨标准煤,具体需调入煤炭约1801万吨、天然气约10.3亿立方米、加工成品油86.4万吨。另九江市可加工成品油720万吨,调出成品油633.6万吨,2025年九江市一次能源自给率17.73%,相较2020年增长6个百分点,能源供求持续紧平衡状态。
第三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新型工业重镇与内陆开放门户,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与人民幸福指数。紧紧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与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全方位加强多方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以能源安全保障为核心、以优化结构为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动力,紧密契合九江市“十四五”能源发展新需求,加强能源资源供应保障、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能源发展力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能源领域创新,加快构建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靠、绿色智慧”三大特征的现代能源体系,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能源节点城市,为九江融圈入群、强产兴城、绿色发展、实干崛起提供坚实能源保障。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适度超前、安全发展。适度超前规划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多元化配置能源品种,多渠道引入能源资源,鼓励市属能源企业优化重组,做大做强,走出去参与市外能源基地建设。电力供应做到市内外并举、厂网并进,加快市外电力通道、城市电网、农村电网及市内支撑电源建设和改造;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油气资源,健全能源储备体系,提高系统保障能力与调节能力。
坚持优化结构、清洁发展。优化一次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新能源发电等清洁低碳能源供应,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优化电源与电网、气源与气网等布局结构,进一步完善多气源格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区域热电联产和分布式功能系统。统筹城乡能源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同步配套清洁高效的能源基础设施。积极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等非化石能源。
坚持节能降耗、高效发展。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化节能管理、完善法规政策等途径,进一步强化细化能源需求侧管理。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和重点单位节能,保障人民生活、城市运行与负荷产业政策导向的产业用能需求。
坚持改善民生、统筹发展。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能条件作为能源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城乡、区域重大能源设施建设和布局,加强新城区、开发区、重点功能区的能源设施建设,提升供应保障水平。充分发挥能源设施保障民生的功能和作用,努力提升城乡低收入人群基本保障水平。
坚持科技支撑、创新发展。大力推进新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立足长远、统筹规划、高端制造、差别竞争。加快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促进能源系统智能化、信息化、互动化。稳步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发挥好市场调节作用,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体制。推动企业生产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运营管理数字化等方面变革,开展用能信息广泛采集,能效在线分析,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用能需求智能调控。
第三节发展思路
一是着眼结构优化和品质升级,构建“清洁低碳”的绿色能源发展体系。在进一步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源网荷储”相互协同的非化石能源发展结构。推动储能技术发展,提升电网调节能力,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消纳。以电力为转换中心,打造清洁型、节约型能源应用品质。同时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发展,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设备,有序释放优质产能,“十四五”期间有序降低九江市煤炭消费占比7个百分点左右,煤炭能源消费占比降至70%以下。
二是因地制宜,构建“安全可靠”的多元化能源保障体系。多能并重,保障支撑性能源建设,强化非化石能源布局,以安全供应为前提充分发挥九江资源优势。点面结合,多渠道保障能源储运能力,继续完善电网主干核心网架,全力推进国家、省级天然气长输管网和城镇乡镇管网对接工作,加快煤炭储备中心、油气输配中心、水陆加气站与加油站建设。突出末端强化思路,延续能源惠民利民力度,继续增强贫困地区能源基础设施,逐步改变偏远地区居民落后的能源使用习惯,降低偏远地区居民生活用气用电成本。
三是加速推进能源产业链效率升级,构建“智慧高效”的创新型能源综合应用体系。构建以能源利用为核心的智能化能源综合服务体系。推动以大数据与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能源新技术深度融合。着力推进能源发展改革创新,在全省统一部署下推进能源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能源管理能力建设。
第四节总体目标
根据《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总体要求,结合未来能源发展形势,充分衔接《江西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围绕建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能源节点城市战略定位,形成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能源供需格局。
总量目标:能源消费总量继续保持温和平稳增长,达到1861万吨标准煤,一次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330万吨标准煤,能源自给率达17.73%,全社会用电量352亿千瓦时左右,电力装机规模达到1357.74万千瓦,人均装机2.89千瓦。
结构目标:火电气电装机673.7万千瓦,比重降至49.62%,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升至50.38%,其中,水电装机82.54万千瓦,风电装机200万千瓦,光伏装机380万千瓦,农林生物质与垃圾发电装机21.5万千瓦。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提升至18.4%。
煤炭消费下降至69.16%,石油消费比重为6.50%,天然气消费比重为6.61%,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17.73%。煤、油能源消费量占比下降12.1个百分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占比显著提升。
效率目标: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296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电网线损力争下降到5%以内。
民生目标:人均居民年生活用电量力争达到950千瓦时,城镇地区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户均配变容量达到3.2千伏安,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电压合格率达到99.93%,天然气使用人口达到300万。
第四章主要任务
第一节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
坚持“适度超前、内优外引、以电为主、多能互补”原则,加快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品种多元、渠道多元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基础设施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和效率,着力构建多元安全的现代能源供给体系。
(一)电源
加大非化石能源禀赋摸排力度。为保障国家与全省新能源发展指标顺利完成,推动九江市“十四五”与中长期新能源高速高质量发展,根据最新生态、环保、林业、军事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成果,及时摸排更新九江市各类非化石能源禀赋,深挖九江市非化石能源资源潜力。根据“十四五”九江市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保障性目标与约束性目标,合理安排“十四五”与中长期九江市各类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新能源。一是稳步推进风电建设。到2025年,确保九江市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35万千瓦,力争达到200万千瓦。受“三区三线”影响,集中式风电发展受限,重点以分散式风电为主。合理开发靠近负荷中心,靠近工业园区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同时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作用,鼓励环鄱阳湖浅滩与其他具有风电开发价值地点开展测风等前期工作。
二是鼓励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并举建设。到2025年,确保九江市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27万千瓦,力争达到380万千瓦。同时积极做好光伏项目储备与前期接入论证工作。集中式光伏按照光伏+模式建设,帮助企业减少非技术成本支出,推动光伏平价上网。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高质量推广生态友好型“光伏+农林渔业”开发模式,积极发展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BIPV),按照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相关要求,力求整合资源、集约开发、加快推进。考虑采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发展工业园区屋顶光伏等,促进光伏自发自用。
三是加快农林生物质、垃圾发电项目建设。到2025年,确保九江市农林生物质、垃圾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5万千瓦。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储备与前期接入论证工作,尽可能实现各区县废物资源“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前九江市瑞昌市、都昌县、湖口县均有生物质或垃圾发电项目开展初步规划工作,后期将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同时积极探索其他县区农林生物质、垃圾发电项目建设合理性,为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重要支撑。
四是适时启动彭泽核电项目建设。通过近年技术水平的进步与管理能力的提升,当前我国已具备重启核电站建设的条件,并通过国际核安全机构评审,其中指明我国基础建设条件已达到国际核安全最高标准要求。彭泽核电的建设,对改善江西省及周边省份能源结构,逐步摆脱九江市化石能源依赖,改善区域气候环境,提前助力九江市打造零碳能源集聚区,实现碳中和意义巨大。“十四五”期间应积极开展周边民意调查与区域影响分析,未来适时推动彭泽核电项目建设。
提升水能资源开发质量。“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乡村老旧小型水电站改造,提升发电设备效能,减少水电机组故障与汛期弃水情况发生。在乡村老旧小型水电站改造工作中,重点提升站点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效益。提升生态环保意识,完善由早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减少水电站下游部分河段断流现象的发生。
高效发展清洁煤电。争取“十四五”重点推进的九江市支撑性电源神华九江电厂二期项目、国电九江电厂四期8号机组尽快列入国家和省级相关规划,及时核准。积极推进支撑性电源项目实施,增强项目要素保障,积极跟进督促项目进度,充分发挥大型电源项目对江西北部地区电力运行保障的支撑作用。鼓励现役和新建煤电耦合新能源、储能转型综合能源服务商,加快推进智慧电厂建设。
(二)电网
构建结构清晰、布局合理、坚强高效的电网体系,满足九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合理布局500千伏骨干电网,在负荷潜力较大区域完善220千伏电网分区,根据用地需求与招商引资情况精确规划110千伏电网,逐步减少35千伏常规电网项目建设,各区县层面依照各电压等级合理容载比规划“十四五”目标网架,避免电力迂回,推进配电网由单一电能分配网络向系统配置综合性平台升级,提高市外电力输送和地方承接能力,大幅提高电网通道适应能力。同时消除电网发展障碍,减免前期流程,确保至2025年规划形成的骨干核心网络与负荷高增长地区电网项目如期投产,保障充足用电需求,提高发、输、变、配、用各环节运行效率。
确保可再生能源电力安全送出。充分考虑九江市“十四五”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保障性目标,严格做好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前期论证工作。合理加强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大,同时电网送出受限地区电网网架,确保可再生能源及时有效开发,达到九江市“十四五”各年度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保障性目标,力争达到市场化目标,提升九江市电网适应性。
推进智能微电网能源管理应用。研究和发展自治功能小型发配用电系统技术。根据电源规划中电源类型装机趋势,选取合理优化方法,逐步提升微电网中负荷与新能源的可预测性,弱化极端情况下新能源不确定性出力对电力系统的冲击与影响。
(三)储能
积极发展各类储能设施。考虑火电建设不确定性,“十四五”期间九江市调峰问题或将更为突出。未来九江市将在目前江西省主要运用成熟的抽水蓄能技术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各类型储能设施,不断增强区域系统级调节能力,有效拓展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空间。鼓励对规划建设的随机性出力电源项目选择储能一体化建设模式,对符合建设条件的储能一体化项目在竞争优选评分中给予适当支持。不断拓展储能应用新场景,推动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四)煤炭
加强煤炭储运设施建设。未来神华九江电厂二期等大型火电项目投运后,九江电煤消耗将呈阶跃式增加,为确保电煤充足供应,规划建设江西煤炭储备中心二期扩建工程,工程投产后,在九江煤炭储运领域发挥“蓄水池”作用,为九江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能源节点城市提供煤炭供应保障。
(五)油类
扩大油类储运设施与加工规模。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千万吨级一流炼化企业,加强油类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速、国道与城区加油站布点,优化城镇加油站布局,确保农村乡镇加油站全覆盖。探索油类应急储备基地建设,可采取“政府委托、企业实施”方式,合理设计储备种类和储备量,不断增强九江市油类储备应急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大南昌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区位优势,积极探索长江中游城市群油类供应链。
(六)天然气
加强天然气储运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湖口液化天然气储配项目二期扩建工程,继续完善国家级天然气长输管网西二线九江长江穿越备用管道与省级天然气长输管网永修—武宁—修水支线、湖口—彭泽支线、蔡岭—都昌支线建设,积极落实西二线与川气东送九江站互联互通。按照“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建成即通”原则,大力发展城镇燃气管网,结合实际,建设城市环线高压、次高压管网、天然气调峰站与储气站,合理规划长输管道下气口规划设计,按需布局分期建设九江市天然气汽车加气站、船舶加气站等分销与应急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天然气供应和调峰能力,为九江市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全力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接通长输管道天然气,升级城乡能源结构,完善城镇燃气基础设施,逐步提升全市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优化天然气管道关键节点和重点项目布局,减低居民用气成本。积极推动建立独立的天然气事故应急储备气源,完善市级天然气调控平台建设,加强天然气需求侧管理,规范天然气下游市场,保障用气安全。
(七)氢能
实现省内氢能利用从无到有突破。积极推进城西港加油站加氢项目、九江长虹东大道加氢站建成投产,投建庐山站—九江站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线。市区联动加快燃料电池物流车、专用车、公交车、环卫车示范运营,率先推广环卫车采用氢燃料电池车辆。加大对示范性加氢站运营支撑,条件成熟时在区内尽快形成完善的加氢站覆盖网络。依托九江石油化工副产优势,在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等地建设2个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站示范项目。
在充分利用现有乘用车产能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由点到面招引氢能利用全产业链龙头企业落户九江。积极发展氢能乘用车和商用车整车项目,同时加快引进、布局为氢能汽车服务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为打造完整氢能汽车产业链打下良好基础。
(八)能源基础设施与能源示范基地
推进能源设施多能互补。积极推进风、光、水、储多能互补能源模式发展。发挥热、气、水等设施灵活高效优势,探索新一代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储能电站、虚拟电厂等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多种电源与储水、储热、储气设施集成互补,构建面向高比例非化石能源的基础设施协调支撑体系。探索建成九江低碳绿色综合能源利用产业园区、新能源+储能试示范工程、充电设施光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等一批县(区)级、园区级智慧能源服务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