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祝福”暴露了你的情商:成熟的人,从不这么发微信

每年这个时候,手机里总会不断收到各种各样的拜年信息。
最夸张的是,一天之中甚至收到了好几条一模一样的信息内容。
这些消息,内容图文并茂,颇有创意,文案出色,辞藻华丽。
但却没有灵魂。
机械式的群发,让原本的祝福,变成了麻木的任务,毫无心意可言。
三毛曾说:“如果你给别人的,和你给我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
成熟的你,一定不要这样发微信。
图片
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天,无意间说起了过年群发消息拜年的事,他听后,给我讲了一段自己初入职场的经历。
那时,他刚刚进入一家大型企业从事销售工作,为了和客户搞好关系,嘘寒问暖,应酬不断,逢年过节,更是忙个不停。
业绩的提升,人脉的累积,很快让他在众多新人中脱颖而出。
听说公司有人事变动时,恰巧是春节前夕,那时,他正奋力争取一单大生意,志在必得。
看着微信里上千人的通讯录,要照顾的人太多,精力又有限,他便将斟酌后的祝福信息群发了出去。
似乎感觉效果还不错,从那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所有节日里的祝福信息,他几乎都以群发的方式送出,也并未感觉不妥。
后来,公司正式公布提拔一个负责人,那时他刚与那单生意失之交臂,但更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任命人选也不是他。
我很感慨,问他:“就因为群发的消息吗?”
他说:“因为太急躁了。急到以为一条群发的微信就可以换得一份关系,丈量一份情谊。”
其实,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所有感情都需要你投入精力,悉心维护,用心经营。
图片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网络时代,文字,就是一个人的态度。
批量送出的祝福,无论文案多华丽,总显得空洞而敷衍。因为字里行间,没有真情实意的温度。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哪里?答案其实只有两个字:细节。
就像老话儿说的那样:“日久见人心,细节见情商。”
与人交往,必定亲疏有别,远近不同,一条敷衍的群发短信,代表的不是祝福,而是信息轰炸。
其实,这样的群发信息,不如不发。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深有感触:
“千篇一律的群发祝福短信,不如不发。对于关系好的人,你发这种短信过去简直就是赤裸裸地打脸,对于关系一般或者不怎么联系的人,你发这个只能让人觉得无聊,平常怎么没见你联系?”
一条真挚的祝福,即便寥寥几句,也胜过千篇一律。
而群发的祝福,早已失去了我们原本赋予它的意义。
即便你收到许多群发的信息,也请你不要再群发出去了。
要知道,这不是祝福,而是一种打扰。
图片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图片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形象好坏,都藏在微信里。”
春节期间,发红包成了必不可少的项目,但一个小小的红包,就能将一个人的情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网友@程先生在论坛上讲过这样一件事。
自己创业打拼了好多年,几次大起大落,如今也赚到了一些钱,于是,每次大大小小的微信群里发红包,他都是主力。
年前同学群里聊天,他刚发出一个表情,便有人冒出来吆喝:“大老板,快发红包活跃一下气氛。”
附和的人不少,他发了两百块的红包,被一秒抢光。
本想好好聊一会儿天,但发红包的话题似乎总绕不过去。
一个多年不曾联系的同学,在群里阴阳怪气地说:“老总,玩呢?才200!”
随后马上有人表示赞同:“没错,你的级别少说也得3000起啊,这大过年的。”
略带埋怨的起哄声不少,还有说风凉话的,似乎他不发红包,就是小气,就是对不起当年的同窗之谊。
这期间也有人发红包,只发了一个红包,点开才发现50元包了30份。
后来在帖子上,程先生不无遗憾地说:“钱虽然不多,却让人觉得很心寒。”
朋友之间聊天发红包,是活跃气氛的乐趣,并不是借机敲竹杠的工具。
毕竟,大家赚钱都辛苦,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但总有一些人,每一次起哄和叫嚣,似乎都在表达一个意思:
你凭什么过得比我好?
言辞之间,满是酸溜溜的不甘心和不服气。
图片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近几年,网友们总结出一个新的词汇,叫“网络乞讨”。
这些人的存在似乎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断向你索取,占尽便宜。
一位有过相似经历的网友在评论中感叹:
“他们口口声声索要红包的模样,真的很丑。为了一个小小的红包,便出卖了人品。”
曾国藩曾说:“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
红包虽小,却内有乾坤,包含着做人的大学问。
一个人对待红包的态度,不仅体现着人品,更彰显着你的格局和胸怀。
图片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信息时代。
微信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社交软件,它更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交名片。
朋友圈与聊天框中的内容,都需要你拿捏分寸,仔细斟酌。
一个小小的微信,一言一行,都彰显着你的品味与修养;字里行间,都检验着你的人品和情商。
人民网曾报道了一位网友因回复“嗯”,被老板批评的新闻。
没想到报道一出,瞬间上了热搜。
新闻中的网友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公司老板在微信上询问她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她回复了一个“嗯”,结果被老板一顿批评:
“和领导或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个是基本的微信礼仪。”
她感觉很委屈,甚至打算辞职。
但看过新闻的人却普遍认为老板说得对。
“嗯”和“嗯嗯”之间,虽然只多了一个字,但态度却相差很多,一个冰冷克制,一个谦虚接受。
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情商往往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而一个人情商的高低,微信的对话框便能展露无遗。
图片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作家山茶曾讲述过一段经历,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某天晚上,一位许久不曾联系的同学找她视频聊天,这一聊,足足聊了两个多小时。
由于第二天还要上班,已经十分疲惫的她打断了对方的侃侃而谈,却未曾想,遭到对方一通埋怨。
那位同学心有不甘地说道:“怎么这么讨厌啊,这才聊了一会你就要睡了,真没意思。”
山茶很意外,也很气愤。
听了两个多小时的闲话,最后换来对方一句“真没意思”。
自此,她果断结束了与这位同学的友谊。
蔡康永在《奇葩说》中讲过这样一段话:
“人和人之间,应该有恰当的人际关系,高晓松敢叫我做的事,罗振宇不一定敢叫我做,因为我们还没有那么熟,所以,我开他玩笑时要比开高晓松玩笑时小心。
“因为我们的关系程度不一样,人跟人的相处如果超过那个分寸,就是在给别人添麻烦。”
什么才是最高级的情商?
不是迎合与奉承,而是为人处世之中,懂得尊重,谨守分寸。
图片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图片
罗振宇曾说:“没有什么道路能够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真诚,才是最好的社交方式。
在这个时代,我们在微信上相处的时间,几乎超过了彼此面对面的时间。
也因此,微信上那个小小的对话框,传递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个成熟的人,在文字交流中,懂得真诚与尊重,也能掌握好尺度和分寸。
每次沟通,都能体贴周到,令彼此舒服。
其实,这世间最美好的祝福,就是你的真诚。
莫言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把时间留给重要的人和事,年味儿自然就有了。”
图片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与其群发祝福,索要红包,不如慎重筛选出最重要的亲朋好友,在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请记住,你的情商,都藏在微信里。
而你的真心,就是最高级的情商。
作者:麟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