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MB/s档位SSD怎么选?四大主流方案横评

图片
随着十二代酷睿的到来,PCIe总线迭代到了5.0版本,虽然PCIe 5.0版本的SSD从曝光的速度来看让人口水不已,但是从上市到我们买的起,肯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CIe 4.0 SSD仍然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主流,市面上有这么多产品孰强孰弱?该怎么选择?不妨让我来做个简单的横评吧~
图片
不过家境贫寒的我,肯定没办凑齐所有的产品,所以不如从主控方案来下手,挑几款有代表性的SSD来测试吧~
图片
我们本次横评的是7000MB/s档位,下的旗舰级SSD,理论上来说这个速度档位下,一共有5种主控方案,分别是:
三星的独家方案
西数的独家方案
群联的PS5018-E18方案
英刃科技的Rainier IG5236方案
慧荣SM2264方案
慧荣SM2264虽然号称最强消费级主控,但是发布1年多了,到现在还没看到产品。只能等后面有产品上市了,再给大家复测一下吧。
图片
我们会从这4种在售的主控方案里,各挑一款产品来横向对比一下他们的性能,看看哪种主控方案的SSD更值得选择。
图片
4款SSD的基本参数,硬件规格,可以参看这个表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暂停看一下。群联E18主控的aigo P7000,使用的是8颗群联封装的东芝颗粒,也是本次参测产品中,唯一一个双面设计的SSD。IG5236本来也借了个2TB 版的,结果因为这会儿在居家隔离收不到了,所以只好用手上这个1TB版来测试了,性能上会比2TB版稍弱个5%-8%左右,大家稍微脑补一下差距吧。
图片
4条SSD都是插在离CPU最近的M2接口上逐一测试的。每项测试都会重复3次,间隔5分钟,所以工程量还蛮大的我整整测了2天,看在这么辛苦的份上是不是值得来一个大大的点赞?OK,让我们看下结果吧~
图片
大家喜闻乐见的AS SSD测试部分。我们先来看顺序成绩,4个盘读写基本都是5000多的水平。读和写分别是SN850和aigo P7000有少许优势,三星980PRO在写入表现稍微有些拉胯,明显落后去其他几款SSD。
4K部分分成单线程和64线程2个部分,单线程还是三星980Pro最弱,K260Pro和SN850处在同一水平,E18的P7000表现最好。而多线程方面,群联E18的P7000仍然是全场最佳,紧跟其后的则是三星980Pro,K260Pro的多线程读取成绩落后较多,这应该是IG5236主控的通病吧,我也测试过其他同主控的产品,在这个环节成绩都不太好看。,不过这个这个测试对企业级用户关系密切,消费级用户日常是不存在这种使用环境的,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访问延迟是直接决定系统响应速度的,对于用户的日常体验影响还蛮大的,是SSD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980Pro读写表现十分均衡,都为0.018毫秒,SN850和K260PRO一样,aigo P7000相应速度最快,分别是0.016和0.011毫秒。
总分方面,aigo P7000得分最高,突破了1W分。而SN850和980Pro分别为8600和9600。K260Pro因为在多线程上吃了鳖,加上容量又只有1TB,所以只有7300多分,如果换成2TB版,得分应该也有8000多分吧。
图片
CrystalDiskMark的得分成绩,整体来看和AS SSD得分差不多,毕竟测的项目也都类似。稍微不同的是我多加入了一个8线程8列队的项目,模拟咱们这些消费级用户,在日常极限负载下的运行状态,980PRO首次翻身,整体表现最好。其他得分就不多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暂停比对一下。
图片
然后是HDTune的读写测试,文件长度设置为200GB,4款SSD居然都没有跑出缓外。不过既然是顺序读写,表现最好的仍然是E18主控的P7000,读写速度均在5900MB/s左右,他的读取曲线是也相对最平稳的。
其次是IG5236主控的K260Pro,读取速度更好,达到了6000MB/s左右,写入速度则在5000MB/s左右。
SN850的写入也是5000MB/s左右,不过读取速度波动非常大,在4000-5500MB/s之间来回横跳。
980PRO的写入速度虽然最慢,只有4000MB/s左右,但是写入曲线是最为平稳的,读取速度则为为5500MB/s。
图片
因为HDTune没有跑出缓外,所以我又用AIDA64重新测了一下。aigo P7000缓内速度在5500MB/s以上水平缓外也基本在1000MB/s以上,2700MB/s的全盘平均速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几款2200MB/s的成绩,再次印证了群联E18在顺序读写上优势明显。
从整体曲线来看,SN850、aigo P7000以及金百达K260Pro,应该是采用了相同的写入策略
连SLC Cache的容量都是相同的,都是30%左右。
980PRO则有一套独特的写入策略,中途速度还会恢复一段,然后再掉下去。
图片
接下来是PCMARK10的存储测试,PCMARK 10不同于其他理论测试项目,它是通过模拟用户启动 Office、Adobe、战地V、使命召唤、守望先锋以及图片复制这些操作。整个测试过程会写入204GB数据,对SSD的真实应用性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这个环节SN850更有优势,采用IG5236的K260Pro也异军突起,两款SSD得分都在3000分以上。要知道K260Pro我们使用的还是1TB版来测试的,因为英韧科技和马牌有着不解之缘,PCMark 测试一直都是马牌的强势项目,所以IG5236这个表现并不让人意外。K7000和980PRO虽然有些落后,但是分差其实也不算大,也都接近3000分。
图片
然后是3DMark 新出的SSD测试,用来模拟SSD对于游戏加载、安装、录制等情况下的性能表现。我以为结果会和PCMark10结果大差不差的,结果没想到还是有些不同的。表现最好的依然是SN850,E18的P7000在这个环节突然出现了比较大进步,成为了第二名。IG5236的K260RPO却在这个环节中落后了,估计还是吃了容量的的亏。
图片
以上是FF14的BenchMark测试,得分排名确实和刚刚3DMark的理论测试,表现一致。不过5个场景的加载时差,加起来最多也才1.2秒左右。
图片
最后我又测试了一下这几款SSD,在PS5上的表现啊。因为主机游戏的数据包文件,大都是以单个大文件的形式存在,自然对顺序速度依赖会更多一些所以E18主控的aigo P7000又一次领跑。不过SN850表现也很不错啊,和P7000分差并不大。
OK,测试基本做完了,我们简单做个总结吧。
图片
顺序性能上,群联E18方案有着绝对的优势,aigo P7000在大部分测试下都能领跑。其次则是IG5236的金百达,虽然本次参测的是1TB版,但是表现依旧不错。SN850虽然速度上比三星980PRO更快一点,但是稳定性却稍逊,所以这2个并列第三吧。
图片
实际应用性能表现最好的是西数SN850,其次是E18方案的aigo P7000。IG5236的金百达和三星980PRO,这2种方案在应用测试和游戏测试中互有胜负,所以也并列第三吧。
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同主控SSD也会因为硬件规格的不同、固件策略的差异,在个别测试下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不过整体差距不会特别大,所以希望本次的横评,能给大家选购SSD提供一定的参考吧,我们下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