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后1小时,比《恐怖直播》还疯狂,克苏鲁元素太怪力乱神

河正宇主演的《恐怖直播》是不少影迷心目中的经典神作。悬疑感俱佳,节奏紧凑,结尾部分的主题攀升,让故事有了影射现实的批判性。
《恐怖直播》从电台节目到电视直播,以新闻角度切入现实场域,虚实镜像,看得人异常爽快,同时为结局冷汗直冒,因为保不准,故事变成现实,影片中的主角变为你我,这就是电影的警示能力与写实威力。
直播形式的恐怖片不算少数,在大多数影迷观影射程之外的南美电影就以一部《异教夜谈》普及了克苏鲁文化的怪力乱神,以及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政治惊悚元素。
图片
同《恐怖直播》一样,《异教夜谈》也通过电视直播包装故事,制造悬疑,植入政治主题,带有明显政治惊悚片的类型元素。
不同的是,《异教夜谈》的类型风格更为突出,黑白色调,颗粒感明显的胶片画质,还有4:3格式到宽银幕的画框变形,充满了南美大陆的浪漫与诡异。
图片
影片以午夜前最后一小时作为开幕,名为《60分钟》的新闻直播节目,希望通过一桩谋杀案,揭露大企业的政治献媚与投机行为,将现任政治人物拉下马,为新的一届政府人员上台提供支持。
随着节目开始,真相逐渐披露。一位又一位关键人物离席或者“消失”,从争论不休到怪事发生,故事的悬疑感拉满,惊悚程度也不断升级。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升故事信息量,丰富叙事视角,故事场景在直播大厅和场外的专业团队小组之间来回穿插。
场外小组负责收集资料,讲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演播大厅里发生的事,反而成为了支线故事。
最令人称赞的地方,当属克苏鲁元素营造的怪力乱神,触手侵袭,炼金师、巫术控制。
图片
场外小组人员吞食致幻药草后,分不清真实与心理恐惧,几位角色先后遭遇恐怖事件,使得影片越发显得怪诞、晦涩、压抑,如同宿醉后一个荒诞不经的怪梦。凸显出南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电影特征。
而克苏鲁文学的核心定义,”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和对未知的恐惧最终会导致灾难性的结局“也与影片主题契合。
就像片尾,眼看真相就要完全揭露,可惜透露者依然再次“被消失“,化为粉末,只剩下惊恐无奈的主持人哀叹,”你们听到了吗,你们看到了吗“。
图片
真相已经呼之欲出,可每每到关键时刻,总有神秘力量出手阻拦。午夜来临,一切都未改变。其背后的隐秘力量到底隐喻了什么,相信大多数人看完后都能明白。
《异教夜谈》为政治秘闻披上魔幻现实主义的外套,佐之以咒语、魔药和术士,以无比荒诞、夸张的现实异化来映射政客的扭曲和政坛的诡谲,类似的元素拼贴新鲜感十足,给了影迷完全不一样的叙事体验,甚至有些美式邪典电影趣味,众多元素的融会贯通,激化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图片
不过,虽然影片立意深远,质感复古,然而枯燥和不知所以的剧情一直在考验观众的耐心,仅仅80多分钟的正片都让人觉得有点冗长,观赏性和剧情连贯性上存在一些瑕疵。
过于神神叨叨的叙事结构,令主线故事的脉络不够清晰,大多数地方靠留白支撑剧情,显得编剧有些耍小聪明。即便是暗话不断的政治惊悚,也应该是以类型片的基准进行外延。
但冲着这份新奇体验,《异教夜谈》依然值得一看,它绝对能扩宽你对电影范式的理解,避免过于套路而引发的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