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资治通鉴》036——贯高狠以亡君,韩信败也萧何

【原文】匈奴冒顿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柰何?”对曰:“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辨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知,不肯贵近,无益也。”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柰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
【翻译】匈奴冒顿屡次侵扰汉朝北部边境。高帝感到忧虑,问刘敬对策,刘敬说;“天下刚刚安定,士兵们因兵事还很疲劳,不宜用武力去征服冒顿。但冒顿杀父夺位,把父亲的群妃占为妻子,以暴力建立权威,我们也不能用仁义去说服他。唯独可以用计策,使他的子孙长久做汉的臣属,然而我担心陛下做不到。”高帝问:“如何做呢?”回答说:“陛下如果能把嫡女大公主嫁给他为妻,又赠送丰厚俸禄,他一定仰慕汉朝,以公主为匈奴的阏氏,生下儿子,肯定是太子。陛下每年四季用汉朝多余而匈奴缺乏的东西,频繁地慰问赠送他们,乘机派能说善辩的人士前去讽劝和讲解礼节。这样,冒顿在世时,他本是汉朝的女婿辈;他死后,您的外孙便即位为匈奴王单于。难道曾听说过外孙敢和外祖父分庭抗礼的吗?我们可以不经一战而让匈奴渐渐臣服。如果陛下舍不得让大公主去,而令宗室及后宫女子假称公主,他们知道了,不肯尊敬亲近,还是没有用。”高帝说:“好!”便想让大公主去。但吕后日日夜夜哭泣着说:“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为什么把她扔给匈奴!”高帝到底没有办法让大公主去。
【解析】《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记载了刘敬的四个建议:定都关中、白登脱围、和亲和迁徙六国王室后裔。和亲是汉初重要的外交政策,有的是主动和亲,有的是被迫和亲。刘邦的和亲政策其实是主动和亲,争取战略主动。因为国家刚统一,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争会拖垮汉朝经济。这也是林彪当年不赞成抗美援朝的原因。不同的是,刘邦已经出征过一次,没打过。如果能通过一场胜利赢得和平,就相当于统一晚几年,也可以接受。和冒顿讲道理争取和平又行不通,赠送礼物则只能维持短期的和平。刘敬的计划是,用刘邦的亲生女儿嫁过去,生下来的孩子就能成为太子,再凭借姻亲关系争取长期的和平。这个计划是有可行性的。虽然说帝王之家无亲情,为了权力兄弟相残的不少见。但农业土地对游牧民族价值不大,汉朝和匈奴利益冲突并不大,只要通过贸易甚至是短期赠送礼物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可以避免战争。不过,无偿赠送只能是短期的,否则匈奴只会胃口越来越大,在此期间需要壮大自身的军事实力,争取和平与平等贸易。这个时候鲁元公主应该还没有嫁给赵王。可惜,吕后舍不得,和亲政策也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原文】九年(癸卯、前198)
冬,上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以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翻译】九年(癸卯,公元前198年)
冬季,高帝在庶民家找来一名女子,称之为大公主,把她嫁给匈奴单于作妻子,同时派刘敬前往缔结和亲盟约。
【解析】刘邦只有一个女儿,吕后舍不得鲁元公主,就另找了一个人作为公主嫁过去。后来的王昭君也是如此。
【原文】臣光曰:“建信侯谓冒顿残贼,不可以仁义说,而欲与为婚姻,何前后之相违也!夫骨肉之恩,尊卑之叙,唯仁义之人为能知之;柰何欲以此服冒顿哉!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已为赵后,又可夺乎!
【翻译】臣司马光曰:建信侯刘敬说冒顿残暴,不能用仁义道德去说服他,而又想与其联姻,为什么前后这样矛盾呀!骨肉亲人的恩情,长幼尊卑的次第,只有仁义的人才能明白,怎么要以此来降服匈奴呢?先代帝王驾御夷狄民族的对策是:他们归服就用德来安抚,他们叛扰就用威来镇慑,从没听说过用联姻的办法。况且,冒顿把生身父亲视为禽兽而猎杀,对岳父会怎么样!刘敬的计策本已粗疏了,何况公主鲁元已经成了赵王王后,又怎么能夺回来呢!
【解析】司马光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能打过当然可以打,但白登之围表明暂时没法在短期消灭匈奴,打下去就将是长期的消耗战,目前的国力是无法支撑的。没有实力就只能委曲求全,不能自以为天朝上国,匈奴是弱小的夷狄。对刘敬计策的评价更是没有看懂刘敬的想法。鲁元已经是赵后可能是事实不清,赵王也是诸侯王,怎么可能为了匈奴惹赵王不满呢。政治影响还会波及其他诸侯王。诸侯王的王后都能用来送出去,还有什么能保住。各诸侯王岂有不反的道理。
【原文】刘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民,东有六国之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六国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及豪桀于关中,与利田、宅,凡十余万口。
【翻译】刘敬从匈奴归来,说:“匈奴的河南白羊、楼烦王部落,离长安城近的只有七百里,轻骑兵一天一夜就可以到达关中。关中刚遭过战事洗劫,缺少百姓,但土地肥沃,应该加以充实。诸侯最初起事时,没有齐国田氏,楚国昭、屈、景氏就不能勃兴。现在陛下您虽然已经建都关中,实际却没有多少人民,而东部有旧六国的强族,一旦有什么事变,您也就不能高枕而卧了。我建议陛下把旧六国的后人及地方豪强、名门大族迁徙到关中居住,国家无事可以防备匈奴,如果各地旧诸侯有变,也足以征集大军向东讨伐。这是加强根本而削弱末枝的办法。”高帝说:“对。”十一月,便下令迁徙旧齐国、楚国的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及豪强到关中地区,给予便利的田宅安顿,共迁来十余万人。、
【解析】秦朝建立也曾迁徙山东六国豪强,让他们远离故土,在长安政治影响力就较小了。刘敬的建议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原文】十二月,上行如洛阳。
贯高怨家知其谋,上变告之。于是上逮捕赵王及诸反者。赵午等十余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今天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乃车胶致,与王诣长安。高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笞数千,刺,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公主故,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女乎!”不听。
【翻译】十二月,高帝前往洛阳。
赵国相国贯高的阴谋被他的仇家探知,向高帝举报这桩不寻常的大事。高帝下令逮捕赵王及各谋反者。赵王属下赵午等十几人都争相表示要自杀,只有贯高怒骂道:“谁让你们这样做的?如今赵王确实没有参与谋反,而被一并逮捕。你们都死了,谁来申明赵王不曾谋反的真情?”于是被关进胶封的木栏囚车,与赵王一起押往长安。贯高对审讯官员说:“只是我们自己干的,赵王的确不知道。”狱吏动刑,拷打鞭笞几千下,又用刀刺,直至体无完肤,贯高始终不再说别的话。吕后几次说:“赵王张敖娶了公主,不会有此事。”高帝怒气冲冲地斥骂她:“要是张敖夺了天下,难道还缺少你的女儿不成!”不予理睬。
【解析】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是春秋战国时期人民信奉的忠义原则。因此,贯高等人私下筹划了刺杀刘邦,事情败露后则坚决不牵连到赵王张敖身上。当然,这只能算小忠小义,以当时的形势而论,即使刺杀行动成功了,汉朝就不会报复么?大忠大义则是在张敖不忿时劝他认清形势,欲成大事,需要坚忍,不要太在意个人荣辱。
【原文】廷尉以贯高事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赵国立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节往问之舆前。泄公与相劳苦,如生平欢,因问:“张王果有计谋不?”高曰:“人情宁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爱王过于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指所以为者、王不知状。于是泄公入,具以报上。春,正月,上赦赵王敖,废为宣平侯,徙代王如意为赵王。
【翻译】廷尉把审讯情况和贯高的话报告高帝,高帝感慨地说:“真是个壮士,谁平时和他要好,用私情去探听一下。”中大夫泄公说:“我和他同邑,平常很了解他,他在赵国原本就是个以义自立、不受侵辱、信守诺言的人。”高帝便派泄公持节去贯高的竹床前探问。泄公慰问他的伤情,见仍像平日一样欢洽,便套问:“赵王张敖真的有谋反计划吗?”贯高回答说:“以人之常情,难道不各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吗?现在我的三族都被定成死罪,难道我爱赵王胜过我的亲人吗?因为实在是赵王不曾谋反,只是我们自己这样干的。”又详细述说当初的谋反原因及赵王不曾知道的情况。于是泄公入朝一一报告了高帝。春季,正月,高帝下令赦免赵王张敖,废黜为宣平侯,另调代王刘如意为赵王。
【解析】张敖虽然没有参与行刺,但管教不严依然需要惩罚,从诸侯王变成了列侯。赵国被分为了常山郡、邯郸郡和钜鹿郡。
【原文】上贤贯高为人,使泄公具告之曰:“张王已出。”因赦贯高。贯高喜曰:“吾王审出乎?”泄公曰:“然。”泄公曰:“上多足下,故赦足下。”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馀者,白张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弑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乃仰绝亢,遂死。
【翻译】高帝称许贯高的为人,便派泄公去告诉他:“张敖已经放出去了。”同时赦免贯高。贯高高兴地问:“我的大王真的放出去了?”泄公说:“是的。”又告诉他:“皇上看重你,所以赦免了你。”贯高却说:“我之所以不死、被打得遍体鳞伤,就是为了表明赵王张敖没有谋反。现在赵王已经出去,我的责任也尽到了,可以死而无憾。况且,我作为臣子有谋害皇帝的罪名,又有什么脸再去事奉皇上呢!即使皇上不杀我,我就不心中有愧吗!”于是掐断自己的颈脉,自杀了。
【解析】刘邦赦免贯高,一方面借此推广忠义,一方面显示自己的仁德。贯高自杀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导致了赵王失去诸侯王位。倘若赵敖不受牵连,贯高才能心中无愧,为刘邦效劳。
【原文】荀悦论曰:贯高首为乱谋,杀主之贼;虽能证明其王,小亮不塞大逆,私行不赎公罪。《春秋》之义大居正,罪无赦可也。
【翻译】荀悦论曰:贯高带头谋反作乱,是个弑君的贼子。虽然他舍身证明赵王无罪,但小的优点掩盖不住大逆不道,个人的品行赎不了法律上的罪过。按照《春秋》大义,遵循正道最为重要,他的罪应是不可赦免的。
【解析】荀悦认为贯高谋反不能赦免,旨在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弑君的先例不能开,这是对的。这也是法治的基本原理。
【原文】臣光曰:高祖骄以失臣,贯高狠以亡君。使贯高谋逆者,高祖之过也;使张敖亡国者,贯高之罪也。
【翻译】臣司马光曰:汉高祖因为骄横失去了臣下,贯高因为狠毒使他的主子失掉原有的封国。促使贯高谋反行逆的,是汉高祖的过失;致令张敖亡国的,是贯高的罪过。
【解析】司马光认为,汉高祖的骄横导致臣下反叛,不仅是就张敖而言,也是就韩王信等其他诸侯王的例子说的。所以,作为领导,对待下属时需要恩威并济,即使不免让人心生怨恨,也有合理合法。选择下属时,不能用那种私下行动的人,否则背锅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下属行动时,即使是为领导好,也需要和领导沟通,否则可能好心办坏事。
【原文】诏:“丙寅前有罪,殊死已下,皆赦之。”
【翻译】高帝颁布诏书:“丙寅日以前犯罪者,死罪以下,都予以赦免。”
【原文】二月,行自洛阳至。
【翻译】二月,高帝一行自洛阳回长安。
【原文】初,上诏:“赵群臣宾客敢从张王者,皆族。”郎中田叔、孟舒皆自髡钳为王家奴以从。及张敖既免,上贤田叔、孟舒等。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上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翻译】当初,高帝颁布诏书:“赵王群臣及宾客有敢随从张敖者,满门抄斩。”但郎中田叔、孟舒等都自行剃去头发,以铁圈束颈,作为赵王家奴随从。待到张敖免罪,高帝称许田叔、孟舒的为人,下令召见,与他们交谈,发现他们的才干超过了汉朝朝廷的大臣。高帝任命两人为郡守、诸侯国相。
【解析】根据《史记·田叔列传》,刘邦将张敖押送到长安的时候,不允许其他人跟随。但是田叔、孟舒等十多人自愿为家奴跟随。作为回报,张敖得到赦免后将他们推荐给了刘邦,因为列侯没有自己的封国,无法给他们发展前景。鉴于他们的忠义和才能,刘邦也就重用了他们。
【原文】夏,六月晦,日有食之。
【翻译】夏季,六月晦(三十日),出现日食。
【原文】更以丞相何为相国。
【翻译】改任丞相萧何为相国。
【解析】周礼有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先秦时有相国,后来又设置了丞相作为相的助理。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后曾改为大司徒)和御史大夫(后曾改为大司空)。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后曾改为大司马),但不常置。 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相国,起源于春秋晋国,称之为相邦,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吕不韦被免职后,嬴政认为相邦权力过大,于是暂时废除了相邦职务。刘邦为汉王时,任命萧何为丞相,后来封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国,又拜韩信为相国攻打齐国。根据《史记·萧相国世家》,汉十一年,刘邦攻打陈豨,韩信被吕后杀了,刘邦在外地加封萧何为相国。
【原文】十年(甲辰、前197)
夏,五月,太上皇崩于栎阳宫。秋,七月,癸卯,葬太上皇于万年,楚王、梁王皆来送葬。赦栎阳囚。
【翻译】十年(甲辰,公元前197年)
夏季,五月,太上皇于栎阳宫驾崩。秋季,七月癸卯(十四日),将太上皇安葬于万年。楚王、梁王都来送葬。高帝下令特赦栎阳囚犯。
【原文】定陶戚姬有宠于上,生赵王如意。上以太子仁弱,谓如意类己;虽封为赵王,常留之长安。上之关东,戚姬常从,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吕后年长,常留守,益疏。上欲废太子而立赵王!大臣争之,皆莫能得。御史大夫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吕后侧耳于东厢听,既罢,见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翻译】定陶女子戚夫人受高帝宠爱,生下赵王刘如意。高帝因为太子为人仁慈懦弱,认为刘如意像自己,虽然封他为赵王,却把他长年留在长安。高帝出巡关东,戚夫人也常常随行,日夜在高帝面前哭泣,想要立如意为太子。而吕后因年老,常留守长安,与高帝愈发疏远。高帝便想废掉太子而立赵王为继承人,大臣们表示反对,都未能说服他。御史大夫周昌在朝廷上强硬地争执,高帝问他理由何在。周昌说话口吃,又在盛怒之下,急得只是说:“臣口不能言,但臣期期知道不能这样做,陛下要废太子,臣期期不奉命!”高帝欣然而笑。吕后在东厢房侧耳聆听,事过后,她召见周昌,向他跪谢说:“要不是您,太子几乎就废了。”
【解析】立长不立贤则可以避免夺嫡之争,减少内乱。刘邦想废长立幼倒不全是因为偏爱戚夫人,而是因为太子过于懦弱,刘如意性格像自己。后来吕后当权也说明了刘邦看人是对的。李世民也曾说过,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当太子懦弱时,就需要避免外戚专权。汉武帝汲取了高祖时代吕雉干政的教训,便提出后宫不得干政。如果能像商鞅设想的依法治国,有丞相牵制君权,君主贤不贤明影响没那么大。但帝王大都难以控制对权力的渴望,希望大权独揽。
【原文】时赵王年十岁,上忧万岁之后不全也;符玺御史赵尧请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者。上曰:“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昌,其人也。”上乃以昌相赵,而以尧代昌为御史大夫。
【翻译】当时赵王刚十岁,高帝担心自己死后他难以保全;符玺御史赵尧于是建议为赵王配备一个地位高而又强有力,平时能让吕后、太子及群臣敬惮的相。高帝问:“谁合适呢?”赵尧说:“御史大夫周昌正是这样的人。”高帝便任命周昌为赵国的相,而令赵尧代替周昌为御史大夫。
【解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刘邦了解吕后,担心自己不在后没人保护赵王,就需要培植他的势力。作为诸侯王,最重要的就是相的人选了。这个人需要能影响吕后、太子的决定。周昌为人坚忍刚强,敢于直言不讳。刘邦、萧何、曹参等人对周昌都是非常敬畏的。更好的方式,其实是通过故意冷落赵王来保护他,并且让戚夫人在吕后面前放低姿态,避免二人结怨。
根据《史记·张丞相列传》,赵国人方与公对御史大夫周昌说:“您的御史赵尧,年纪虽轻,但他却是一个奇才,您对他一定要另眼相待,他将来要代替您的职位。”周昌笑着说:“赵尧年轻,只不过是一个刀笔小吏罢了,哪里会到这种地步!”有一天,高祖独自心中不乐,慷慨悲歌,满朝文武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这样。赵尧猜到了刘邦的忧虑,就提议派周昌作为赵王的相。之后,刘邦提拔赵尧接替了周昌的御史大夫职位。赵尧推荐周昌时并不知道刘邦会任用他,乃是出于公心,后面因此被吕后免职。
【原文】初,上以阳夏侯陈豨为相国,监赵、代边兵;过辞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陈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陈豨曰:“谨奉教!”
【翻译】起初,高帝任命阳夏侯陈豨为代国相国,监管赵国、代国边境部队。陈豨拜访淮阴侯韩信并向他辞行。淮阴侯握着他的手,屏退左右随从,与他在庭院中散步,忽然仰天叹息道:“有几句话,能和你说吗?”陈豨说:“只要是将军您的指示,我都听从。”韩信说:“你所处的地位,集中了天下精兵;而你,又是陛下信任的大臣。如果有人说你反叛,陛下肯定不信;然而再有人说,陛下就会起疑心;说第三次,陛下必定会愤怒地亲自率领大兵来攻打你。请让我为你做个内应,那么天下就可以谋取了。”陈豨平常便知道韩信的能力,相信他,于是说:“遵奉你的指教!”
【解析】古代纪年从冬季10月开始。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天,韩王信反叛,逃入匈奴,汉高祖到平城而回,封代王为代王,封钜鹿郡守陈豨为列侯,以代国相国的身份率领督统赵国、代国的边防部队。
韩信与陈豨谋划造反,出自《淮阴侯列传》。但是,这么机密的事,怎么会被人知道,让司马迁记录下来?韩信并没有承认自己谋反,陈豨也没有被抓起来审问,而是战场上就被周勃杀了。蒯通给韩信的建议则是抓到蒯通后流传下来的。
【原文】豨常慕魏无忌之养士,及为相守边,告归,过赵,宾客随之千余乘,邯郸官舍皆满。赵相周昌求入见上,具言豨宾客甚盛,擅兵于外数岁,恐有变。上令人覆案豨客居代者诸不法事,多连引豨。豨恐;韩王信因使王黄、曼丘臣等说诱之。
【翻译】陈豨常常羡慕当年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养士的行为,及至他做相国驻守边境,告假回来时,经过赵国,跟随他的宾客乘坐的车有一千多辆,把邯郸城的官舍都住满了。赵相周昌见此情况请求入京进见高帝,详述陈豨门下宾客盛多,又专擅兵权在外数年,恐怕会有事变等等。高帝令人再审查陈豨宾客在代国时的种种不法之事,很多牵连到陈豨。陈豨听说后十分恐慌,韩王信趁机派王黄、曼丘臣等人来劝诱他联成一伙。
【解析】战国时期,上层社会通过养士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陈豨养士,其实就是野心的体现。赵相周昌向刘邦建议确实是防患于未然。陈豨的门客被查到违法后,要么就是主动认罪,要么就只能谋反了,但有野心的人一般是选择后者。
【原文】太上皇崩,上使人召豨,称病不至;九月,豨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上自东击之。至邯郸,喜曰:“豨不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矣!”
【翻译】太上皇驾崩时,高帝派人来召陈豨,陈豨称病不去;九月,他便与王黄等人公开反叛,自封为代王,率军劫掠赵国、代国。高帝领兵从东面进击,到达邯郸,高兴地说:“陈豨不占据邯郸而去扼守漳水,我知道他没多大能耐了!”
【解析】如意由代王改为赵王后,代王是空缺的,陈豨没有人管制。7月太上皇驾崩时,楚王、梁王彭越都来送葬,陈豨称病不去,意味着他已经决定要谋反了,也引来了刘邦亲征。从巨鹿之战可以看出,进攻邯郸可以从白马过,也可以像项羽一样绕过去。刘邦绕开了漳水正面防线,自东面攻入了邯郸。邯郸作为重镇,可以固守很久,陈豨没有派重兵防守,可谓失策。
图片
【原文】周昌奏:“常山二十五城,亡其二十城;请诛守、尉。”上曰:“守、尉反乎?”对曰:“不。”上曰:“是力不足,亡罪。”
【翻译】周昌奏报说:“常山郡二十五城,有二十城都失陷了,请处死郡守、郡尉。”高帝问:“郡守、郡尉反叛了吗?”周昌回答:“没有。”高帝说:“这是他们力量不足,没有罪。”
【解析】人在城在,城失人亡。失城者死罪。周昌的请求是符合法制的,但不符合情理。刘邦鉴于客观形势赦免了他们。当然,也是因为刘邦没人可用了,否则应该会依法治罪。战争时期,不能拘泥成法,需要变通。
【原文】上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见四人。上骂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皆伏地;上封各千户,以为将。左右谏曰:“从入蜀、汉,伐楚,赏未遍行;今封此,何功?”上曰:“非汝所知。陈豨反,赵、代地皆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计唯独邯郸中兵耳;吾何爱四千户,不以慰赵子弟!”皆曰:“善!”
【翻译】高帝又令周昌选挑赵国壮士中可充当将领的,周昌报告说有四个人,并让他们来进见。高帝谩骂道:“你们这群小子能当将军吗?”四人大为惭愧,都伏在地上;高帝却真的赏赐各人以一千户的封邑,任用为将领。左右随从劝阻说:“跟随您进兵蜀、汉,征讨楚王的功臣都没有全部封赏;今天封他们,凭的什么功劳?”高帝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了。陈豨造反,赵国、代国一带都被他占有。我用紧急军书征调天下军队,至今还没有到来的,现在估计能够调遣的只有邯郸城中这些士兵而已,我为什么还要吝惜那四个千户封邑,不用来抚慰赵国子弟呢!”属下都点头说:“好主意。”
【解析】刘邦通过骂人立威,再通过重赏施恩。根据《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这个时候,刘邦已经不能有效调遣诸侯兵了,补充兵力还得依靠赵国当地人民。但是,赵国在刘邦统一后,就封给了赵耳,再传到赵敖。赵敖被贬后,是赵王如意。虽然有周昌在赵国辅佐治理,但刘邦的影响力还是没那么大。要激励人民为他卖命,就只能通过实实在在的奖赏。
【原文】又闻豨将皆故贾人;上曰:“吾知所以与之矣。”乃多以金购豨将,豨将多降。
【翻译】高帝又听说陈豨的部将很多过去都是商人,便说:“我知道如何对付他们了。”下令多用黄金去收买陈豨部将,果然有大部分来降。
【解析】商人重利,不是或商人不能用,但大部分商人没那么忠诚。一个组织要想有战斗力,就不能有过多重利益而没有原则的人。
【原文】十一年(乙巳、前196)
冬,上在邯郸。陈豨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王黄将骑千余军曲逆,张春将卒万余人渡河攻聊城;汉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不下,攻残之。赵利守东垣,帝攻拔之,更命曰真定。帝购王黄、曼丘臣以千金,其麾下皆生致之。于是陈豨军遂败。
【翻译】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
冬季,高帝在邯郸城。陈豨的部将侯敞率一万余人游动袭击,王黄率骑兵一千余人屯军曲逆,张春率一万余士卒渡过黄河进攻聊城;汉朝将军郭蒙与齐国将军迎击,大破陈豨军。太尉周勃取道太原去平定代地,兵抵马邑,久攻不下,攻下后便大行杀戮。赵利守东垣城,高帝亲自率军攻克,将地名改为真定。高帝又悬赏千金捉拿王黄、曼丘臣,结果其部下都将他们活捉送来,于是陈豨军队溃败。
【解析】面对刘邦的大军,陈豨选择了派侯敞游击战牵制刘邦,派张春进攻齐国东郡聊城切断后勤补给。因为刘邦就是从齐国进攻过来的。但将士无能,反而被击败了。
【原文】淮阴侯信称病,不从击豨,阴使人至豨所,与通谋。信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春,正月,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傥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翻译】淮阴侯韩信假称有病,不随从高帝去攻击陈豨,暗中却派人到陈豨那里,与他勾结谋划。韩信想在夜间与家臣用伪诏书赦免官府的有罪工匠及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太子。已经部署完毕,只等陈豨的消息。韩信有个门下舍人曾因得罪韩信,被囚禁起来,准备处死。春季,正月,舍人的弟弟上书举报事变,将韩信打算谋反的情况告诉吕后。吕后想把韩信召来,又担心他可能不服从,便与相国萧何商议,假装让人从高帝处来,说陈豨已经被擒,处死。列侯及群臣闻讯都到朝中祝贺。萧何又欺骗韩信说:“你虽然病了,也应当强挺着来道贺。”韩信来到朝廷,吕后便派武士将他捆绑起来,在长乐宫钟室里斩首。韩信在斩首之前,叹息说:“我真后悔没用蒯彻的计策,竟上了小孩子、妇人的当,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吕后随后下令将韩信三族都连坐杀死。
【解析】刘邦出征燕王臧荼、匈奴带了韩信么?没有!为什么出征陈豨就要带韩信?伪诏书赦免囚犯,是获得士兵的一个法子,但是他们能听命攻打敌人,却可不能跟着造反。如果实言相告,可能就直接捉拿韩信立功抵罪了。除非是死囚,倒可能跟韩信一起。但刘邦在外行动,无法实施斩首行动,凭这些人很难控制长安城。韩信不可能预料不到。韩信真要做,一定是杀刘邦。而且,韩信已经失宠,谁去宣布伪诏能不引起官府怀疑?韩信被杀更可能是刘邦防患未然,安排吕后做的。要说韩信没有反心,也不一定。只是没有造反的行动,应该是真的。韩信不懂政治,却是军事家,天下已经安定,民心军心不可用,想造反已经没有合适的条件了。
为了诱杀韩信,还用了陈豨被杀这个理由,且通过萧何邀请让韩信无法开口拒绝。萧何是推荐韩信的伯乐,有知遇之恩。韩信一饭之德都报了,就不可能拒绝。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原文】臣光曰: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夫以卢绾里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亦有负于信哉?臣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始,汉与楚相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信复何恃哉!夫乘时以侥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是故太史公论之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翻译】臣司马光曰:世人有的认为,韩信为汉高祖首先奠定开业大计,与他一同在汉中起事,平定三秦后,又分兵向北,擒获魏国,夺取代国,扑灭赵国,胁迫燕国,再向东攻击占领齐国,复向南在垓下消灭楚国,汉朝之所以能得到天下,大致都归功于韩信。再看他拒绝蒯彻的建议,在陈地迎接高祖,哪里有反叛之心呢!实在是因为失去诸侯王的权位后怏怏不快,才陷于大逆不道。卢绾仅仅有高祖里巷旧邻的交情,就封为燕王,而韩信却以侯爵身分奉朝请;高祖难道不也有亏待韩信的地方吗?我认为:汉高祖用诈骗手段在陈地抓获韩信,说他亏待是有的;不过,韩信也有咎由自取之处。当初,汉王与楚王在荥阳相持,韩信灭了齐国,不来奏报汉王却自立为王;其后,汉王追击楚王到固陵,与韩信约定共同进攻楚王,而韩信按兵不动;当时,高祖本已有诛杀韩信的念头了,只是力量还做不到罢了。待到天下已经平定,韩信还有什么可倚仗的呢!抓住机会去谋取利益,是市井小人的志向;建立大功以报答恩德,是有志操学问的君子的胸怀。韩信用市井小人的志向为自己谋取利益,而要求他人用君子的胸怀回报,不是太难了吗!所以,太史公司马迁评论说:“假如让韩信学习君臣之道,谦虚礼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矜持自己的才能,情况大概就不同了!他对汉家的功勋,可以与周公、召公、太公吕尚等人相比,后代也就可以享有祭祀了!他不去这样做,反而在天下已定之时,图谋叛逆,被斩灭宗族,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解析】司马光的观点也是有可取之处的。韩信自封齐王、不按约发兵肯定会引发刘邦的不满。越是身居高位,越是要行事小心,不能引来领导猜忌。哪怕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事后也要赶快请罪解释。抓住机会谋取利益倒也没错,但要委婉,不能让人不快。韩信要学范蠡那样,急流勇退,不贪恋权位,也就能有一个好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