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只是一些人不愿意正视事实承认失败

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蒙元军队与南宋残余在崖山(今广东江门市崖山镇)展开最后的决战。是役宋军虽然人数占优但仍然不敌蒙军,见大势已去,丞相陆秀夫背负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南宋灭亡。
图片
后世不少人认为宋人不甘为亡国之奴,共计十万人追随陆秀夫共赴国难,悲壮之余也人为地斩断了华夏的文化传承。而且留下来的大多是贪生怕死之徒,导致华夏也丧失了秉持千年宁死不屈的风骨,所以就有了“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
这个说法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一个谎言了。
首先,南宋之后直到清末的各官方史籍中就没有十万人投海殉国这个说法。在《宋史》中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如下:
至元十六年二月,厓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陆秀夫传》
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本纪·第四十七·瀛国公二王附》
从上文可以看出随同陆秀夫和皇帝跳海的是后宫女眷及大臣们。所谓的十万众,更多的是指战斗伤亡以及屠杀。
图片
其次,“崖山之后无中国”最早的知名出处是明末的钱谦益。“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水太凉”导致自己无法赴国难,这个理由可能他自己也觉得有些说不过去。所以他就换了个说法,这天下早就不是中华了,搞得自己找不到捐躯的地方。
说明:“况有龙涎泛海槎”的具体意思目前有争议。很多人认为意指海上有很多来往的船只,就算是投海殉国也会被捞起来,死不掉,所以不去白费劲了。跟他投湖时“水太凉,不能下”实际是一个意思。
怕死并不可笑,但是明明怕死,却还要找出各种荒唐的理由给自己贴金,这就太无耻了。这么个无耻之徒说的话能当真么?
有的朋友认为,恰恰就是钱谦益这样的无耻之徒反证了“崖山之后无中国”。他们觉得宋代文天祥、陆秀夫之类辈出,宋代之后全是洪承畴、钱谦益之类的软骨头。宋代灭亡前文人士大夫们比宋代之后有骨气多了。
虽然列举的都是事实,但这是典型的选择性诡辩。北宋沦陷后,投降北去的只是皇帝和后宫嫔妃么?金人扶起来的张邦昌和刘豫是忠臣吗?秦桧和赵构难道是一身傲骨吗?或者说史可法、范景文等人都是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之徒?
只能说任何时代都有坚持心中原则,宁死也不屈从者;也一样有顾惜自己生命而放弃原则和理想的人。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每一个人都只能代表他自己。
图片
实际上钱谦益发出这个论调后在当时以及其后的清朝并没有引起什么共鸣。真正让这个说法产生出影响力的是清末时期的日本人,他们的原话是“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后半句才是重点,也是后半句诱使很多人产生了共鸣,进而让“崖山之后无中国”这个论调产生出本不该有的影响力。
日本人鼓吹这个论调目的非常明确 – 侵略中国。
首先,日本千年来一直以中国为师,我们的伦理价值观也同样融入他们的社会,而儒家价值观里学生打老师是一种极其无耻和卑劣的行为。
为了尽可能地煽动国内民众配合并参与到侵华战争中,日本就鼓吹“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忽悠民众,当年的师父已经被满清覆灭了,“侵华”是为了打倒满清,为中华正本溯源。
甲午战争后,清朝与日本确认《马关条约》内容,准备签署条约时又发生了分歧。不是满清想反悔,是日本提出了一个羞辱性的要求。日本人认为满清没有资格自称“中国”,只能在条约文书中以“大清国”自称。日本人的目的昭然若揭。
图片
说明:对于署名的分歧,李鸿章打了个折“汉文约内则书中国、日本,和文约内则书大日本、大清”,此后双方才正式签约。
其次,日本人认为这个口号也可以降低侵略中国时国人的抵抗情绪。并且也认为如果国人认同这个论调,甚至会帮助自己侵略。
日本人学习中华千年,对于中华文化以及性格的了解也远超西方国家。他们的这种论调暗含了“华夷之辨”以及迎合当时部分国人依然深埋心中的“自负”心理。
满清入主中原后给传统中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强制性地“剃发令”引发了遵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弃也”的汉人的强烈抵触。满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采用了更甚于历代皇朝的集权制度。这也让华夏社会的主体官绅士大夫们内心里难以接纳。毕竟他们是期望“君臣共治天下”,而不是“君治臣及天下”。
图片
“跪拜”是清朝政治画作里的一个重要表达形式
说明:中国历史上官绅士大夫这个群体最喜欢的朝代是元朝。因为元朝对于官绅士大夫们的约束最少。
为了规避这种不认同带来的反抗隐患,满清除了加强高压统治外,也在加强满汉认同上大做文章,拿出了“华夷之辨”这个话题。满清的皇帝们重提华夷之分不在血统,而在是否行中华之礼、中华之法。也就是“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中华而夷狄,则夷狄之”。
日本则是利用“华夷之辨”和国人不满满清统治的心理,制造并混淆了一个概念“一个族群被统治,则这个族群的文化即被统治者的文化所代替”。他们意图让国人相信宋明之后的异族统治让“中华成为了夷狄”。进而让他们相信日本不是来侵略中国,而是来帮助中国掀翻满清。并且暗示日本仍然保留、行使中华之法,所以将来“日本而中华,则中华之”。
清末的革命志士、革命团体绝大多数都有留日背景并且接受过日方资助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一些日本人确实是希望自己的邻居中国能够重新强盛起来,但是不能否认日本大力资助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满清内部培植反满亲日势力,以制造矛盾方便自己侵华。
最后“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个论调,给了很多无法正视中华自身失败的人一个完美的借口。
两千年来,我们一直认为自己站在世界之巅,虽然偶有低落,但绝大部分时间里仍然是万国来贺的“上朝天国”。所以近代西方列强敲开国门,除了让很多人觉得屈辱外,他们更加不能理解和接受的是,“上朝天国”不如蛮夷之邦并被蛮夷击败。
图片
明亡之后无华夏”给了这些人一个完美的解释。失败的是满清,所有的不公和屈辱都是满清导致的,而满清不是中华,所以中华没有失败。虽然这是自欺欺人,但是却迎合了很多国人内心的“自负”。
这类似另一个谣言 -- 乾隆是汉人后代。虽然异族入主了中原,但是汉人凭借一个孩子就翻身了,并从血统上重新夺回了天下。
正是这些因素,甲午战争后很多国人并不仇视反而很欣赏日本,不但认为拯救中华需要向日本学习、取经,甚至认为日本会帮助他们推翻满清、改良中国。所以近代中国民间和日本关系最融洽的时期,是甲午之后到满清覆灭的这段时间。
实际呢?日本自己用行动和事实证明了这一切都是谎言。日本并不在乎明亡之后有没有华夏,他们只是希望华夏更加地孱弱,内部更加地分裂,以更方便自己的侵略和吞并。
其实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华夏自身的落后,而落后的原因则是自身逐渐趋于内敛和封闭,进而无法与外界有效沟通和进步。华夏的落后是从明朝开始的,到了明末历法、数学、机械、航海等等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国家。满清只不过是并不比明朝更强,所以没本事翻身罢了。
有的人固执地认为如果没有满清,明朝就能够迎头赶上。这太过于自欺欺人,花了两百多年的时间,让自己从领先变成落后。空有一个庞大皇朝却最终沦丧于一个小部族之手,连自己都救不活还能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