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探照灯好书评委宋晨希的2021年度十大好书

图片
微信公众号推送规则变更
请将“探照灯好书”设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期好书推送
图片
阅文·探照灯好书2021年度十大好书评委书单
“探照灯好书”由腾讯集团+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21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小说、10本中外类型小说、15本中外人文社科好书。根据读者投票,评出每月3个榜单的人气Top3好书。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探照灯好书评委宋晨希的2021年度十大好书书单(图书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
探照灯好书评委:宋晨希
作家,译者,书评人
图片
《符号里的中国》
赵运涛 著
中华书局
2021年7月
BOOK REVIEW
推荐短评
曾经有外国朋友问我,如果想了解中国文化,应该从哪里入手。我告诉他,从各地的民俗、建筑、信仰里面了解。如果我们仅仅将历史看成是古籍里冷冰冰的文字,我们就没有办法打通历史与现实,看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毕竟,大量的文字记录,权力宫斗,早已成了昨日黄花,只有那些仍旧萦绕我们的“梦魇”,纠缠着活人传统的头脑(马克思语),才是真正”活着“的历史。人们可以从这些保留的传统回溯,思考为什么是这些内容而不是其他内容,构成了中国现存文化,甚至是文化名片的一部分。
这本书正是将历史与现实做了一个很好的贯通,翻开本书,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切身的感受:不论是龙的信仰,十二生肖,岁寒三友,门神,财神,八仙过海,乃至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这些符号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精神,甚至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的安排。可是,这些符号是如何起源又如何发展的,知道者却寥寥无几。这本书正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配以丰富精彩的插图,将这些内容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很好的讲解。
当读完这本书,我们就能知道为何中国首个空间站被命名为天空,为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被叫做“北斗”,为何新冠疫情期间建立的医院被称作“火神山”“雷神山”……借用美国学者希尔斯所说,反复确立不是传统,传统是指导反复确立的范型。
图片
《阿富汗考古行记》
刘拓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BOOK REVIEW
推荐短评
伴随新冠疫情的发生,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了奢望。于是,很多人只能在家发扬古人”卧游“的传统,通过文字感受外面的风土认清。
这是今年最为精彩的一本游记。令人感到痛心的是,作者在此书出版不久,就因在四川考察意外逝世。这本书的文字终成绝笔,因此我在阅读时更增添了对作者的悼念之情。
这本书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情感充沛,文字细腻,用作者个人的经历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作者虽然是考古专业,但并未在考古遗迹前掉书袋,而是尽可能展示这些遗迹当今的样貌。
因为战乱,塔利班组织的出没,作者的游历、考察时时都在与死神进行博弈。比如,作者就曾在半夜赶飞机的路上,险些遭遇塔利班组织(事实上,作者前几年就曾在伊拉克被误抓)。但正是因为作者不顾生死的前往,在为世人留下了阿富汗古代遗迹最真实的样貌。作者来到了曾被塔利班轰炸,震动世界的巴米扬大佛面前,描写了其断壁残垣;作者前往军营旁的贝格拉姆,看到了出土珍宝最多的地方;他还去了贾姆尖塔,塔尖已摇摇欲坠……
正如作者所言,那里的遗迹每时每刻都在变化,随时都有因战乱被彻底毁坏的可能。作者的记录,让很多遗迹成为最后的绝笔。虽然作者已逝,但他和他的记录,将长久留在人间。
图片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
张向荣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8月
BOOK REVIEW
推荐短评
王莽在中国历史上,属于一个“异类”。他所建立的新朝,虽然只有短短十五年,但是其个人在执政期间的复古政策,个人形象的转变(从一位儒家士人转变为大一统时代第一个异姓篡位者),都成为了历代史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形象,也是在不断变迁之中。很多人将其看成是野心家,但是一百多年前的胡适,却说他是第一个社会主义者。钱穆更是不吝惜笔墨,多次在不同著作里称赞他的平均土地政策,甚至说他是有理想无手段的人。
迄今为止,关于王莽的作品,却少之又少(曾有一本《王莽传》,但内容大多是对后汉书的抄录),甚至没有将王莽的所作所为放置到历史时代之中加以论述。
这本书的问世,将王莽的书写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既考查了董仲舒、汉武帝以后谶纬、符命兴起对汉朝的影响,也有王莽个人心路历程的描述,还涉及到了思想史的重大疑案:经学今古文之争——这是王莽篡汉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我曾经认为,王莽所执行的是一种“书呆子式的政策”,他过于迷信传统,经典的记载,认为自己按照《周礼》改地名,“讥二名”(王莽要求所有人都必须起两个字的名字),训练军队,就可以回复周公之政。最终,王莽扰乱了国家,最终被“卯金修德”的刘秀反杀。
这本书廓清了王莽的真实面貌,还原了真实的西汉末年历史。作者作为一位专栏作者,书评人,文笔连贯,在广泛吸收史料和研究成果之上,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出,便于人们一气呵成读完,让人们感受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有趣的时代。
图片
《北京的人力车夫: 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
【美】史谦德
袁剑 / 周书垚 / 周育民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1年9月
BOOK REVIEW
推荐短评
这本书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作为一本曾获得美国“列文森奖”的作品,其专业性自然毋庸置疑。其在国际上,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力。有幸,这本书今年终于问世。
在很多人固有的认知中,历史的发展,往往是由上层人物所推动的。但是,民间的底层群体,他们拥有着更为庞大的数量和力量(1920年代的北京,平均9个男性里面就有一个人是人力车夫),同时,他们也是在传统与现代转换过程中,拥有最深切感受的人。
这本书名为“北京的人力车夫”,并非如《骆驼祥子》那样,全部笔墨都在描写人力车夫的境况,而是通过人力车夫这一群体,俯瞰近代整个北京的社会结构、阶级结构乃至政治结构(许纪霖语)。
近代中国,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科学技术、启蒙思想不断影响着中国人,同时,新的商会组织,新的行业也冲击着既有秩序,人心丕变成为那个时代的主题。
作者以人力车夫群体,研究了民国初年北京的警察、商会,有轨电车对人力车夫的冲击,从中展现了政府对社会的管控,以及动荡时代对普通人的影响。全书最终以1929年北伐成功后,人力车夫反对有轨电车的集会作为终章,看到了“返祖性与现代性的结合”,反思了现代化过程中普通人所遭受的冲击。
历史并非是直线发展的,有时候代表进步力量的政策、事物,可能会在短期内对一部分人产生“阵痛”。阵痛也是痛,也会让很多普通人生计造成问题。了解这种“阵痛”,以史为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图片
《中国儒学三千年:3000年中国政治与文化的密码》
马勇 著
孔学堂书局
2021年10月
BOOK REVIEW
推荐短评
儒学是中国文明之根,是中国人之魂,与国人的血脉相连。
儒学在三千年的发展里,经历了哪些变化,遭遇过哪些危机。历代思想家,如何一步步不断丰富儒学的内涵,将孔子的儒学发展成为孔孟之道,三纲五常乃至宋明理学?这本书对这些问题都有着独到的阐释。
本书作者用40年之功,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结合不同时代的政治、社会背景,详细叙述了不同时代儒学的主题:春秋战国时代的礼乐制度,孔子之后儒学的分化,汉代的今古文之争,魏晋时代的玄学化,隋唐的三教合一,宋辽夏金元的儒学转型,明代的心学兴起,清代的儒学繁荣,儒学的现代转化等。
儒学在历史上的发展,遭遇着佛道二教的冲击,但反过来说,也正是这些不同思想的冲击,不断激活着儒学,让儒学能够随时调整自身,适应不同时代。或许,这也是儒学能够在中国发展三千年而从未断绝的原因。
本书作者用一本书的内容,几乎囊括了不同时代儒学所有的内容,展示了不同思想家的核心思想。其深厚的学术功底,精炼的语言,让人们可以在读完一本书后,能够全面了解我们口中真正的儒学究竟是什么。
图片
《国史家事: 与吴江黄溪史氏的命运》
吴滔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9月
BOOK REVIEW
推荐短评
本书是“历史人类学小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书迄今为止已经出过十余本,每本书都展现了历史人类学研究最为前沿的方法和话题。
本书是当代历史和人类学结合最为典型的一次尝试。当我们谈到明朝地方社会和秩序的时候,大家往往都喜欢谈宗族的兴起(祭祀自家祖先)和民间手工业的繁荣。但是,地方宗族如何兴起,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方式。当时国家的政策,祖先记忆,以及国家制度又对一个宗族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本书正是对这些问题进行探查。
本书以明代史氏家族流传下来的《致身录》为依据,通过这本书的记载,考察了曾担任粮长的史氏家族如何发展。在明代,粮长并不好干,他需要不断催促各家各户缴纳粮食,如果缴纳不齐,则要自己填补。史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得不将家族内部划分,为此,又不得不加强家庙祭祀的传统。到了明朝中期,史氏家族敏锐的抓住了苏州丝织业的商机,有了经济上的成功。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史氏必须获得政治上的加持。全书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恰恰在此。我们一般认为,明代靖难之役后,以建文帝为首的一群人,成为了国家的叛徒。然而,到了嘉靖时期,史氏家族竟然通过篡改文献,将自己塑造成建文帝忠臣史仲彬的后代,并向官方请祀。可见,到了明代中后期,靖难之役已经脱离了原有的定论,在人们心中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
这本书详细展示了明代江南家族如何利用制度,经济契机,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从而为人们了解明代江南社会,提供了一个凭借。
图片
《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
张仲民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5月
BOOK REVIEW
推荐短评
“书籍是怎样被制造的,被谁制造,为了谁?” 这是英国史学家戴维森发出的疑问,同时也很好地说明了这本书所论述的主题。
本书采用当今流行的阅读史研究方法,揭示了晚清“卫生”书籍被制造的过程,以及读者对其阅读的和消费心态。
晚清时代,中国人常常被污蔑为愚昧、落后的群体,很多来华的西方人士,也在自己的记述中,抱怨中国的卫生状况令人堪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晚清士人开始关注卫生书籍,并将西方科学的卫生理论和方法介绍给大众。作者将晚清“卫生”书籍分成两类,分别是“生理卫生”书籍和“生殖医学”书籍。作者通过这些书籍的制造和宣传,发现当时的广告对这些书籍的流行和人们卫生观念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以此分析了当时人们的阅读和消费心态。
该书作者考察晚清“卫生”书籍的购买、阅读情况,进而呈现当时民众集体心态的变化与社会文化背景。该书不仅填补了一部分学术空白,对文化的解读也赋予了更强的生命力。
图片
《穿过针眼:财富、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和基督教会的形成,350~550年》
【美】彼得·布朗 著
刘寅 / 包倩怡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7月
BOOK REVIEW
推荐短评
《圣经》上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按理说,对于西方的基督教而言,他们是摒弃财富,追求精神世界的。但为何基督教在发展过程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开始追求土地、财产,甚至到了中世纪衍生除了赎罪券这种把戏呢?
本书正是在回答这一问题。本书作者是中罗马宗教史研究的权威,他提出的“古代晚期”这一时间划分,已成为了西方史学研究领域的常识。
作者认为,基督教财产观念的变化,正是但胜在西罗马帝国时期。罗马社会的变化,人人向钱看的观念,影响了基督教会。随着当时富人阶层的不断壮大,基督教为了笼络这批人,于是提出了赠予的观念,即赠予财富就会进入天堂。同时,基督教徒的遭遇(如殉道),也让这些新近富人阶层对他们产生了同情和敬佩。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督教也不得不考虑如何在教义上肯定财富。本书重点介绍了五位基督教教士,通过他们不同的态度,展现了那个时代基督教财富观的转化。
本书洋洋洒洒一千余页,通过翔实的史料,展现了古代晚期欧洲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状况,同时也能看到基督教对西罗马时期,教会发展壮大的过程。
《汉瓦 : 西汉王朝洪业启示录》
刘三解 著
记号Mark·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年10月
BOOK REVIEW
推荐短评
民间研究者刘三解在这本书里,表面上是在勾稽、考证汉高祖刘邦的成长史,旁及项羽、萧何、韩信、吕泽、刘恒等人的人物谜团,背后的主轴却是秦汉之际制度的变迁,汉之何以为汉。
更进一步说,后世所谓的“二千年秦制”或“秦政”,确立于西汉,而非秦朝,《汉瓦》所着力考据说明的,正是秦朝灭亡之际,项羽和刘邦这对竞争者,都是“秦制”的后继者,两者的成败利钝根本不是“路线斗争”的结果,恰恰是“秦制”对现实妥协程度的差别。
正因为结论之颠覆,《汉瓦》的论证过程非常谨慎,前四章的篇幅均执着于刘邦的个人经历,包括他的国别认同、家庭关系、文化水平、人际关系和创业历程,与普通的人物传记作品几无二致,只是屡屡自细节发微,而令人有执着于“翻案”之感。
但是,在第五、第六章,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在阐释《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等《史记》诸表之上,用功极深。本书在制度史领域的研究深度,自此充分体现。
图片
《孤独传:: 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英】费伊·邦德·艾伯蒂 著
张畅 译
译林出版社
2021年5月
BOOK REVIEW
推荐短评
现在有句话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孤独,成为了很多现代人生活的主题。
其实,在历史上,人们同样感受到孤独,只不过引起孤独的事件可能并不相同。
本书通过不同的文学作品,讲述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们所体会到的孤独。作者将孤独划分为不同种类,并从当下人们感受到的不同孤独感出发,通过文学、哲学、历史文本,追溯历史上人们对这些孤独感的态度和感受。
正如本书副标题所说,这是一本“现代情感的历史”。作者的目的,是借以反思在现代科技下,人们孤独情感的由来,并思考人们该如何运用现代的社交媒体。此外,作者对孤独也并非全是持批判态度,而是认为,孤独如同双刃剑,既给人自由,也让人焦虑。
人们为何会有孤独感?有什么办法将其打破?读完了这本书,相信每个人都能寻找到自己的答案。
值班编辑 |小仙女
值班主编 |邓思懿
图片
2022年好书评选征集中!
评选图书类型
图书主要以大众读者为对象,为中外类型小说、中外小说和中外人文社科三大类。
1、中外类型小说
长篇类型小说+中短篇类型小说集
2、中外小说
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
3、中外人文社科
思想、历史、科普、新知、艺术、文化、非虚构写作和特稿、人物传记、散文、随笔
出版社荐书标准
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出版的图书(1月除外,补提上年12月、11月好书)
中国内地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Contact us
主编
张英
文化是国家的灯塔,阅读是文化的精神的象征。
我们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阅读的力量。
请您关注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我们会为您推荐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