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告诉你,不同部位的牛肉,应该怎么吃?

图片
图片
1、牛腩
牛腩是牛腹部及靠近牛肋处的肉,外表覆盖着筋膜,还肥瘦相间,适合炖,牛肉纤维较粗,三肥七瘦的牛腩吃起来也不会嚼不烂。
图片
2、牛腱子
牛腱子是膝关节上方大块的肉,分前腱和后腱,这部分肉中筋质较多,肌肉发达,适合红烧、卤、酱,是酱牛肉的好食材。
图片
3、牛霖
牛霖是牛后腿靠近臀部的肉,因为这块肉是圆的,也被叫做“和尚头”,它比较瘦,筋也少,易于成型,因此在烹制菜肴时这块肉用途较广。可以低温慢炖,也可以逆纹切片后,用鸡蛋和生粉抓匀爆炒,粤菜中的牛肉片大多用这个部位。
图片
4、牛胸肉
牛胸肉是位于牛胸口两肢前腿中间胸脯肉,一面是脂肪,一面是红肉。它的纤维比较粗,中餐里用它单独做菜的不多,一般是加工成牛肉酱、牛肉干等牛肉制品。而在美国得州,则会把它做成烟熏牛胸肉。
图片
5、牛上脑
牛上脑是牛后颈部位的肉,具体位置是在牛颈椎到第6胸椎间的肉。这部分肉的运动不足,肉质较嫩,鲜红的瘦肉间密布着白色脂肪,是牛身上大理石花纹密集的部位之一,适合溜、炒、涮、煎、烤等做法。
图片
6、牛肩肉
牛肩肉,位于牛的前肩胛部,因运动较少,所以肉质格外细腻,做牛排、鞑靼牛肉或刺身都很适合,而在中餐里,也可以用它切片爆炒。
图片
7、黄瓜条
分割牛肉时,牛后腱取下后,可见形如管状的小黄瓜条,这里的肉质比较粗且硬实,处理时最好先去筋或以拍打方式加以嫩化处理。通常被用来当作炒肉或火锅肉片。
大黄瓜条位于小黄条后,肉纤维较粗大,脂肪含量低,切成小块用蛋清,生粉,盐,胡椒腌制一下,竹签串起来烧烤是极好的。也可用小火慢慢卤或炖,煮久一点后,再切成薄片吃。
图片
8、牛眼肉
眼肉可不是牛眼睛上的肉,它是在上脑与外脊之间,位于牛第6胸椎到第12-13胸椎间的肉。因为肉间常有一块大油花,像眼睛一样,因此有“肉眼”之称。眼肉部位筋少,肉质纤细,脂肪含量较高,吃起来汁水比较丰富,可以拿来做寿喜烧、牛肉卷、牛排、涮肉等,是上等的牛排肉及烧烤肉。
图片
9、牛里脊
牛里脊也就是牛柳、菲力,位于牛腰部内侧,是牛肉中肉质最柔软、最细嫩的部分,纤维走向一致,做菲力牛排只需要三成熟或者五成熟即可,而在中餐里也有著名的杭椒牛柳。
图片
10、牛外脊
外脊是第6腰椎到第12-13胸椎间外侧的背部肌肉,外形好看,颜色红艳,弹性十足。牛排中的“西冷”就是这个部分,它的脂肪含量比里脊要高,口感也更丰富,无论是煎牛排还是涮牛肉,烤、炸、熘、炒都没问题。
图片
11、牛臀肉
臀肉位于后腿外侧靠近股骨处,肉质老,通常不太招人待见,但经过小火慢炖或焖制,也可将肉里的鲜味、香味慢慢释放出来。
图片
12、牛米龙
米龙又叫针扒,在后腿外侧的臀尖肉,与大黄瓜条(烩扒)、臀肉(尾龙扒)和牛霖,同属牛后腿肉的“三扒一霖”。此处是三扒中最嫰的,会被用来冒充里脊,但脂肪少,肉质纹路明显较粗且表面有筋,适合卤或炸后,做成冷盘。
过去肉食不多,普通人只能吃退役下来的老牛肉。于是中式处理牛肉就想出很多方法可使肉质更嫩。切肉也讲究顺纹切条,横纹切片等等。现在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啦,一头牛,想吃哪里吃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