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常见的蛇有哪些?毒蛇咬伤应如何处理?专家权威解答!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一小区出现一只体形较大的蛇,引发小区业主以及市民关注,也有不少居民提出,野生蛇都是保护动物,以后见到蛇后应该怎么处理,又如何保护自己。对此,记者搜集了周边居民建议,采访相关专家,作出全面解答。
此前报道《广州白云区一小区出现大蛇,物业:正在排查》
居民建议加强路灯系统建设
富力半岛花园居民张先生表示,小区生态环境比较好,原来在小区也有看到过蛇,一般的小蛇是没关系的,但看到体形大的蛇大家心里还是会害怕,“建议物业可以在江边和小区内多装点路灯,以便居民能够及时注意到蛇。”
该小区居民叶小姐认为,升级路灯系统很有必要,同时,因为小区里小朋友很多,有可能在楼下玩闹的时候遇到蛇,希望物业可以在小区多做一些科普知识,让小朋友学会与蛇和谐共处,不要去惊扰蛇。
图片
银环蛇是单位容积毒性最强的蛇之一,0.4毫克干毒就有可能让人致死。资料图
蛇在生态环境方面不可或缺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蛇类专家张亮表示,蛇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蛇是在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们通过食物链的关系、互相来制衡。如果食物链的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张亮提出,在城市可以见到的毒蛇包括眼镜蛇、银环蛇,无毒的则有水律蛇、黄斑渔游蛇,在富力半岛出现的蛇就是黄斑渔游蛇,人畜无害。而所有蛇都不会主动攻击人,有资料说“眼镜王蛇会主动攻击人”,其实是偶发事件,是人类在其繁殖季节闯进了它的巢穴,进而导致其短距离追击人类。
图片
竹叶青体形较小,在山林植被中隐蔽性强。资料图
有效的预防蛇类扰民?
专家提醒,一旦在居住环境中看到蛇,应保持冷静,拨打110或者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电话求助。并需要考虑从食物链上断绝其食物源,做好灭鼠工作。如果是毒蛇,需要采用人道主义的生态调控,如:诱捕,清除后带到野外放生。如果是无毒蛇,应该适当取舍,发挥其生态作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建议居民学会识别眼镜蛇、银环蛇、白唇竹叶青,其他无毒的可以和平共处,无需惊慌。”专家表示,也可以关注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开发的广东蛇类识别小程序“灵慧识别”,去认识更多广东省的陆栖爬行动物。
图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毒蛇标本。资料图
防蛇小tip
1.户外防蛇
路过较深草丛或者灌木时,应着长衣长裤,戴丛林帽,穿高帮靴子,涂抹带刺激性气味的风油精等,走路的时候应尽量发出震动,并用登山杖或者木棍敲击沿途的树木草丛;野外露营时要避开毒蛇。
2.房舍防蛇
及时清除房舍周围的杂草杂灌杂物,特别是对环境植被较为茂盛或者阴凉潮湿的住户,留意角落是否有蛇藏匿,并及时清理杂物,清除蛇藏匿所需的环境条件。做好灭鼠工作,堵塞鼠洞,搞好卫生,从食物链上断绝吸引毒蛇的食物源。
3.妥善处理动物
对捕捉的蛇类,各区可按规定放归野外或就近送至省、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对于捕捉到的毒蛇不得放归野外。
4.毒蛇咬伤急救处理
首先要保持镇静,不可紧急跑动,积极开展自救,及时向身边人或医院求助。
口腔黏膜或牙龈的损伤的,不可使用嘴巴吸毒。
认清毒蛇特征、形状、颜色及其它可能特征,最好将其拍摄下来提供给医院,可为就诊医院提供准确针对性治疗依据。
用清水、盐水、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清除黏附的毒液,如伤口有毒牙,应及时挑出;在结扎、冲洗后可用消毒的手术刀做十字切开,扩创排毒,也可使用拔火罐法促使毒液排出。另外用冰块、冷泉水或者井水浸泡伤肢,也可减缓毒素的吸收与扩散。
【记者】邵一弘 王越莹
【作者】 邵一弘;王越莹
南方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