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手册》—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3879,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朗读手册》。
吉姆·崔利斯(JimTrelease)美国阅读研究和推广专家。毕业于马萨诸塞州大学,曾经作为撰稿作家及画家在《春田日报》任职20年。其间,他以志愿者的身份每周去社区学校,跟孩子谈与自己职业相关的话题。
1979年,他自费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宣传朗读的重要性,并编制了朗读书单。这就是《朗读手册》的雏形。1983年起,崔利斯全面致力于教育研究活动,就儿童、文学及电视传媒等主题,面向家长、老师及专业团体演讲。1989年,吉姆·崔利斯被国际阅读组织评为20世纪80年代对阅读推广有贡献的8人之一。2008年1月31日,崔利斯结束了他一场公众演讲,决定退休陪伴家人。
为什么一定要为孩子朗读?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朗读?怎样做才能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同年龄的孩子适合读什么书?电视看多了到底会怎样?看多长时间电视对孩子无害?《朗读手册》是崔利斯数十年儿童阅读指导研究与实践之总结。书中通过众多具体、可信的案例,指出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阐明了朗读的好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它帮无数家长、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难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身爱书人。
1
为什么要大声朗读
研究表明,人是一个通过听觉来学习语言的物种,我们先听,然后再进行文字的读,应该讲在大声朗读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学会了语言,丰富了自己的词汇量。
朗读给孩子听,那么语言当中的不同的特征,比如发音、音节、音尾、混合的辅音,都融入了故事,带着孩子的热爱,进入到了他的听觉,进入到他的大脑,因此孩子们会爱上阅读,会学得更快。
0~4岁的孩子,他的大脑就像是一个蓄水池,从听力词汇漏到口语词汇,然后是阅读词汇,最后是写作词汇,这才是阅读造成的孩子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差距的背后的秘密。
1、营造阅读环境
很多父母会问:我给孩子读了这么多课外读物,到底能不能对他的学业水平有所帮助?吉姆·崔利斯说,一个非常有效的美国高中毕业生学术能力水平考试(美国高考,也包括了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辅导课程,就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对他进行睡前的阅读。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会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于是他会开始自主地阅读。
所以说点燃孩子阅读的热情是家长的责任,那肯定会有家长说:这不应该是学校的责任吗?吉姆·崔利斯说:一个孩子,一年里头在学校的时间大概是900小时,在家的时间大概是7800小时。所以,有这么一个巨大的时间差,在家肯定是培养孩子的最关键的场景了,阅读的点燃是在家庭完成的。
如果妈妈在家经常看书、读报,那么孩子阅读兴趣高的比例就是95.2%。如果爸爸的业余活动是看电视、打游戏,相对应地,孩子的阅读兴趣高的比例会下降,只有35.1%;而爸爸经常阅读,看书、读报、看小说,身体力行,那么孩子阅读兴趣高的比例就会上升到62.5%。
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的,孩子阅读兴趣高的比例是98.1%,就是说读书它是一个技能,阅读它是一个技能,它是需要训练的,它是需要引领的。
2、如何爱上阅读
喜欢阅读有两个定律:
第一,人类追求的是快乐,只有快乐、正向的成就感的反馈,才会让人爱上阅读,而不是痛苦。第二,阅读是一个积累、渐进的过程。
爱上阅读有三大动机:
第一,喜欢读书的体验,从小形成了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读书的这种美好的感受。
第二,喜欢图书的主题。对主题非常感兴趣,或者是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一些虚构类的故事,都会激发孩子们巨大的阅读的兴趣。
第三,他们喜欢模仿那些大量阅读的人。孩子们需要一个在他的阅读生活当中引领他往前走的人,这个人可能是是爸爸、是妈妈,也可能是老师,也有可能是他的同伴。
阅读的准备不光光来自于书本,它也来自于很多的背景的知识,交谈是蓄水池,是词汇的蓄水池,我们多跟孩子说话,多为孩子朗读,特别是大声地朗读,是帮助孩子来形成一个背景知识的非常好的场景。
2
何时开始和结束朗读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给孩子朗读呢?其实孩子们在出生之前,其实他们已经在学习说话了,有一个研究说,一个孩子在出生前的6个月,其实他已经在开始听妈妈的声音。
1、何时开始
有一个实验就是在出生前6周,每天三次为孩子朗读同一个故事,这个孩子出生之后,他会记住这个声音,并且作出反应:如果在怀孕的时候,妈妈经常给他读故事,那么孩子就会对妈妈的声音作出反应;是爸爸给他读故事,孩子会马上作出反应,吸奶嘴的频率就会变高,孩子很兴奋,大脑就更加活跃。
比如有一个女孩艾琳。她的妈妈非常爱书,21个月的时候,艾琳就能够说出比较完整的句子了。那正因为妈妈爱书,妈妈经常地为孩子进行朗读,跟她进行问答,所以说21个月的时候,艾琳就已经知道上千个词汇,这个就是艾琳的听力词汇的蓄水池足够多。4岁的时候,艾琳除了绘本之外,已经能听一百页的长篇故事了。
12岁的时候,她参加了中学的乐团和体育的课程,孩子去参加社团的活动,参加体育的课程,看似没在读书,但是确实非常重要。
一年级的时候艾琳自己说,我不要再看宝宝书了,我要等自己能看长篇故事的时候,我自己读书。她自主阅读的那种热情,已经生长出来了。
艾琳每周会去做义工,义工做的是什么呢?给4~5岁的孩子读书。当你大声地为别人朗读的时候,其实你的阅读能力在极大地提升。
艾琳长大了,变成了一个大方、自信、全面发展的学生,她的美国高考的成绩——美国高中毕业生学术能力水平考试的词汇分数是八百分满分,大学毕业的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全班第一,更重要的是,她变成了一个自主阅读、终身学习、开朗、自信、有着自己理想的终身的阅读者。
给孩子读书,有三件事情极其重要。第一,让孩子把阅读和愉快连接在一起;第二,共同学习;第三,大声地朗读。作者说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需要有三件东西可以提高孩子阅读能力。书、书篮和床头灯。有了这三件东西,孩子在家里的不同的场景,他会越来越爱书,越来越自主地去看书。
2、何时结束
其实根据研究,一般美国的孩子在高小阶段,其实就已经不太有家长为孩子继续朗读了,那么到了中学怎么办呢?吉姆的建议是孩子中学毕业之前,其实都应该保持每天定时阅读、大声朗读的习惯,朗读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是这种习惯,这种阅读的生活,能不能让它晚一点结束,在您的孩子真正地变成一个自主的阅读者之前,和家长的大声朗读、共读一本书的交谈,其实都是不可缺少的。
首先最好不要错过0~8岁语言的敏感期。13岁以后,要和孩子还继续共同阅读,并且产生共振,就比较难了。如果0~8岁都做得很好,孩子有阅读兴趣,孩子有阅读习惯,家里的藏书足够丰富,那么到了13岁以后,你还可以和孩子共同阅读。
3
如何正确朗读
朗读也是有方法和禁忌的,我们在教孩子朗读的时候,需要避免很多坑。我们分别来说说。
1、 朗读的要领
第一,尽早地给孩子进行朗读,但是不要着急让孩子去读写,先听,给刚出生学步期的孩子朗读,主要的内容应该是文句重复的书。每天至少安排一段固定的读故事的时间。聆听的习惯是后天养成的,我们必须逐步地教导培养孩子,也就是说,我们要慢慢培养孩子聆听的习惯。
在开始朗读之前,要告诉孩子书名和作者,再看一看封面图画怎么样,这是一种仪式感,朗读的时间可以问一问孩子。朗读一定要有始有终,要持续,让孩子听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偶尔可以读一些内容比较艰深的书,挑战一下孩子的头脑。
朗读的时候,表情丰富,有一些角色的表演。这个是要高阶的朗读者才能够做到的。朗读的时候应该读得慢一些,让孩子能够听清楚整个朗读的韵律。自己先读一遍,标出可以缩减和删除的地方。对于好动的孩子,可以给他一个蜡笔或者铅笔,允许他一边听,一边写一写、画一画。
2、朗读的禁忌
不要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如果发现自己选错了书,马上换一个。其实那种拦也拦不住的阅读,是推动孩子成为一个真正阅读者的燃料,不要让孩子负担太重,持之以恒,每天固定十分钟,慢慢积累。
朗读的时候,不可以让自己和孩子坐得过于舒服,因为这样孩子容易犯困。如果孩子在你阅读的时候总是提问,要耐心的告诉孩子,千万不要打断孩子的好奇心。
最后,我想简单分享一下,孩子朗读的不同阶段。0~3岁是孩子视听、触觉的启蒙,一定要孩子能够接触到书。这是对孩子的启蒙阶段。
3~8岁需要用绘本,现在分级阅读、分龄阅读的概念越来越被中国的家长所接受,那么绘本是非常好的3~8岁的阅读的材料。另外韵文非常重要,好多家长不理解,为什么孩子总是希望重复。
韵文就是很多孩子的书,它是不停地重复的,一个孩子去重复学习,重复地进入一个词汇,是3~8岁的孩子学习语言、增加词汇量的重要的方式。
8~12岁就可以进入到桥梁书的阶段,故事、童话都是非常好的,它既有图画,又有文字,而且在大声地给孩子朗读的时候,有的时候你可以指读,因为孩子会根据你的手指记住词汇的样子,和听觉联系起来,丰富他的词汇量。
12~18岁,就可以进入到章节的故事,甚至小说的朗读了。桥梁书的阶段从读图到读字,完了之后其实就可以进入到长的故事和小说,这样的阅读可以保持孩子长期的注意力,这种长期注意力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
我们在陪伴孩子读长篇故事的时候,首先最好是自己先读几章,你对整个故事有一个概念,你再读给孩子听。别读着读着你才发现原来这个故事我不喜欢,不喜欢,你会流露出来的,孩子也会觉得没意思。
特别是长篇的故事,读着读着就很冗长,孩子就开始打哈欠了,孩子的注意力,还是需要实时的刺激和提醒的,你需要提前删除一些相对比较冗长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