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换了1亿像素的安卓,为啥拍照感觉不如1200万像素的苹果?

这段时间看到不少换到安卓的前苹果用户,抱怨安卓拍照不如苹果好,明明换了5000万像素甚至1亿像素的安卓机,为啥拍出来的照片,画面观感、色彩还清晰度还比不过1200万像素的iPhone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咱得先搞清楚3个概念。
1、像素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像素越高拍照越好?
像素,英文名pixel,代表的是相机所支持的有效最大分辨率,也就是说像素仅仅是一个分辨率的单位,和画质好坏的关系其实并不是很大。
像素越高,意味着拍出来的照片分辨率越高,就好比一副画,1亿像素的尺寸是12032*9024,1000万像素的尺寸是4032*3024,这里像素体现的差异仅仅是尺寸不同,但是这幅画的画质怎样,色彩怎么样,是受画画时的画笔、颜料影响的。
图片
画笔、颜料,相当于手机的传感器和拍照算法,这里就涉及到下面2个重要概念了。
2、传感器底面积对画面的影响有多大?是不是底越大画质越好?
“底大一级压死人”,这个相信混迹数码圈的朋友早有耳闻,理论情况下,更大的传感器底面积能带来更高的进光量,呈现更好的画面宽容度。
图片
手机上的传感器底面积离M43都差得远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安卓旗舰的底面积基本碾压iPhone,例如小米11 Ultra上有1英寸的传感器,安卓大范围采用的IMX766传感器底面积也有1/1.56英寸,而iPhone13 Pro Max的主摄底面积才1/1.65英寸,明明不占优势啊!
图片
这里原因是因为手机上传感器底面积的差距太小了,上限1英寸实际上都算是小底,远不如相机上中画幅、全画幅和APS-C、M43画幅的差距那么大,这种差距很容易被算法优化弥补。
图片
要知道中幅相机和全副相机在日常拍摄场景下,差异都不是很明显,除非遇到极其暗光的环境。更不用说手机上1英寸和1/1.65英寸实际拍出来的画质差别了。
总的来说底越大画质越好这个结论成立,但是在有限的底面积差距下,实拍画面的画质差异并不是很大。
图片
3、你是否开启了1亿像素?
相信用安卓手机的朋友,平时拍照都是打开相机就拍,其实你忽略了一个设置——开启高像素,一般隐藏在“更多”的选项里面。无论是4800万像素还是5000万像素、1亿像素,都是要手动开启的。在安卓上没有哪个厂商默认就是最高像素的设置。一般默认的拍照像素是1000万、1200万或者1600万,通过四合一达成。
图片
这意味着你即使用着1亿像素的手机,但是你压根没开过1亿像素,那自然白白浪费了高像素高解析力的优势了。
图片
1.08亿像素需要手动开启
为啥厂商不默认1亿像素呢?一是拍出来的照片占用空间太大,随随便便好几十兆一张。二是安卓处理器ISP性能羸弱,开了1亿像素部分机型甚至都不能自动对焦,成片也要等着预览界面转圈圈,去相册看照片也得加载半天,开个相机后台全杀了,这谁受得了?
图片
1亿像素照片打底10MB起步
所以厂商干脆默认1000万像素,这样能减轻处理器的压力。对储存空间的压榨也没那么大。
要知道安卓拍照算法本来就不如苹果有优势,也就谷歌的Pixel系列能和苹果比拼一下拍照算法,安卓上的高像素也只能发挥阉割版的体验,自然给普通用户的感受是拍照不如苹果了。
什么时候安卓的处理器能够支撑1亿像素完整畅快的数据处理,把谷歌Pixel系列的算法普及,那妥妥的完虐iPhon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