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眩晕,“特效药”倍他司汀怎么用?4表总结全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文介绍“抗眩晕药”倍他司汀
一提到倍他司汀,作为临床工作者的你,可能马上就会想到梅尼埃病。没错,倍他司汀就是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药物。
除此之外,倍他司汀还可用于脑动脉硬化症、急性缺血性血管疾病、高血压所致的直立性眩晕、耳鸣等症状的治疗。
那么,对于这个药你真的了解吗?它的临床适应症都有哪些?它又是通过什么机制发挥作用的呢?今天,就让界小药带你揭开倍他司汀的“庐山真面目”。
一、临床应用
倍他司汀最早在1968年正式获批用于临床梅尼埃病、梅尼埃综合征、眩晕症等疾病伴发的眩晕、头晕症状的治疗。经过半个世纪的临床应用,倍他司汀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获得临床广泛认可。
1
治疗梅尼埃病
适应症梅尼埃病是倍他司汀在临床应用最广的疾病之一,倍他司汀主要用于治疗梅尼埃病相关的眩晕、耳鸣、听力下降。
用法用量
注:本表格整理自倍他司汀药品说明书,可能存在不同厂家说明书用法用量不同的情况,仅供参考
2
治疗急性缺血性血管疾病
适应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栓塞、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所致体位性眩晕、耳鸣。
用法用量
注:本表格整理自倍他司汀药品说明书,可能存在不同厂家说明书用法用量不同的情况,仅供参考
3
脑动脉硬化引起的眩晕、耳鸣和听力减退
适应症治疗脑动脉硬化引起的眩晕、耳鸣和听力减退。
用法用量
注:本表格整理自倍他司汀药品说明书,可能存在不同厂家说明书用法用量不同的情况,仅供参考
4
眩晕症
适应症:治疗脑动脉硬化引起的眩晕、耳鸣和听力减退。
用法用量
注:本表格整理自倍他司汀药品说明书,可能存在不同厂家说明书用法用量不同的情况,仅供参考
5
其他临床应用
倍他司汀在治疗以眩晕为主的内耳疾病和脑缺血疾病的同时,其对于主观性耳鸣、颈源性耳鸣、顽固性耳鸣、持续性主观耳鸣患者的耳鸣症状也有缓解疗效。
此外,倍他司汀与奥氮平联合治疗还可以有效减少体重增加与嗜睡的发生[7]。
注意,因倍他司汀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建议应餐后服用。
二、指南地位
目前,倍他司汀是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更新版)指南》[8]、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9]、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诊断多学科专家共识》[10]等多个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的眩晕治疗药物。
此外,国内《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指南》还推荐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流变学(包括甲磺酸倍他司汀)用于突发性耳聋发作期(3周以内)的治疗[11]。
三、作用机制
倍他司汀的作用机制其实并不复杂,它是一种组胺类似物,其化学结构和药理性质均与组胺相似,是组胺H1受体的弱激动剂,H3受体的强拮抗剂,但对H2受体几乎没有作用。
倍他司汀对H1、H3受体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协同效果:倍他司汀对H3受体的拮抗,可促进组胺能神经末梢释放的组胺水平增加;而组胺水平的增加,可使H1受体的作用增强,进而增强倍他司汀对H1受体的刺激作用。
研究表明,倍他司汀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前庭代偿、抗头晕/眩晕[7]:
图片
图1 倍他司汀促进前庭代偿和康复,改善眩晕、头晕症状的机制
四、药代动力学
成人口服后迅速吸收,在3h内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大部分药物经过肾脏代谢为2-吡啶乙酸,通过尿液24h内完全排出体外[12]。
五、用药安全性
据资料显示[7],倍他司汀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批准上市,上市时间>35年,其上市后的监测数据显示,全球仅554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约为1/100000。
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在神经系统、皮肤及皮下组织、胃肠道。
六、注意事项
1、倍他司汀与组胺H1受体结合,可引起支气管收缩,因此,支气管炎患者慎用。
2、倍他司汀可与胃壁细胞H2受体结合,可能会增加胃酸分泌,因此,有消化道溃疡史者或活动期消化道溃疡的患者慎用。
3、倍他司汀是组胺H3受体的强拮抗剂,当倍他司汀与抗组胺药合用,抗组胺药物能降低倍他司汀的疗效,不宜合用。
4、特殊人群用药:倍他司汀在儿童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尚未建立,不建议使用;老年患者因生理机能减退,使用时注意减量服用;倍他司汀是否经乳汁排泄尚不清楚,建议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Q
盐酸倍他司汀和甲磺酸倍他司汀区别
盐酸倍他司汀和甲磺酸倍他司汀的主要成分均为倍他司汀,均可用于治疗眩晕,但却有以下不同:
成盐酸根不同:一个是盐酸,一个是甲磺酸。与盐酸相比,甲磺酸和倍他司汀结合成盐后更稳定,不易被胃液或肠液破坏,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组胺受体刺激作用。
适应症方面:甲磺酸倍他司汀主要用于梅尼埃病、梅尼埃综合征和眩晕引起的头晕、眩晕,而盐酸倍他司汀不仅适用于梅尼埃综合征,还可用于血管性头痛、脑动脉硬化、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耳鸣等脑血管疾病。
参考资料:
[1]药物信息: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国药准字 H20040130;2007/11/14.
[2]药物信息: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国药准字 H20066114.
[3]药物信息: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国药准字H20056604.
[7]庄建华.中枢组胺受体及倍他司汀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20,28(03):287-300.
[8]Bhattacharyya N, Gubbels SP, Schwartz SR,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Update) Executive Summary[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7, 156(3): 403-416.
[9]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 颈外科学分会. 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 52(03): 167-172.
[10]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 50(11):805-812.
[1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学分会. 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6):443-447.
[12]陈华,余清声.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1998(04):54-56.
更多临床用药文章
关注临床药学频道查看
来源: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作者:云淡风轻
审核:王树平 主任药师
责编:汪航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