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规则衔接典型案例!南沙这样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成效如何?
2月21日,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魏敏在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南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2131.61亿元,同比增长9.6%,较2017年增加约787亿元,年均增速8.4%。
而规则衔接是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对此南沙同步发布广州南沙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十大典型案例,不断提升与港澳规则机制“软联通”水平,化“制度之异”为“制度之利”。
“南沙在科创、金融、法律、人才就业等方面不断破解政策堵点,切实加强与港澳的规则对接,营造便利港澳人士生活和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已累计落户港澳企业近3000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常皓评价,南沙短时间即形成众多可推广复制的先进经验,充分彰显了自贸区作为改革试验田的重要先行作用。
图片
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
落户港澳企业近3000
南沙率先试行放宽人才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备案要求
规则衔接的作用首先体现在粤港澳三地重大合作项目平台的发展上。《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获批的首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在全市率先试行放宽人才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备案要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12名教职工已先行享受到政策便利。”魏敏透露,南沙还将在校园周围布局建设粤港澳双创产业园等项目,推动政、产、学、研综合开发。
其中港式国际化社区便选址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附近,对标香港规划设计标准,引入港人子弟学校等项目。目前建设工作正加快推进。
去年2月,广州期货交易所作为广州市首个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注册落地南沙,这是境外机构(香港证券交易所)首次获准入股内地期货交易所。
重大合作平台进一步吸引企业落户南沙。魏敏表示,目前南沙已落户港澳企业近3000家,涵盖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累计培育上市公司11家。同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市级“两高四新”企业112家。
平台、企业的落户也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开辟新天地。为此,南沙加快建设“创享湾”创新创业集聚区,高标准建设10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入驻港澳青创团队270多个。常态化开展“百企千人”实习计划,吸引近2000名港澳青年学生在南沙完成实习,并促成多名港澳青年入职区内法定机构和企业。
“在公共服务方面,南沙还搭建了南沙惠港惠澳政策一站式服务平台,集中发布港澳人士可享受的优惠政策40余项,港澳居民‘指尖一点’即可轻松查找。”魏敏表示,南沙近几年投入超40亿元,引进建设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广州市执信中学南沙学校等一大批优质教育项目;投入超过120亿元,用于推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等三级医院项目建设,可新增优质床位5160张。
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
全国首所非营利港人子弟学校将在今年9月投用
紧接着,南沙区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区发改局副局长王剑在会上发布广州南沙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十大典型案例。他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来,南沙在科技创新、跨境金融、工程建设管理、职业资格认可、法律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2021年,南沙在庆盛枢纽区块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港式国际化社区。王剑表示,港式国际化社区规划建设全面对标香港设计标准和规范,邀请香港本土设计机构参与规划设计,遴选具有丰富香港开发经验的企业参与实施建设。
按照区公办配套学校标准,南沙还开设全国首所非营利港人子弟学校,学校采用香港学制,与香港本地课程实现无缝对接,为湾区港人子女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服务。办学规模为十二年一贯制,共计36班,可录取学生1620人。预计2022年9月与港科大(广州)同步投入使用。
在人才方面,南沙在全国首创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体系。2021年11月出台《广州市南沙区建筑和交通工程专业港澳人才职称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配套文件,明确港澳专业人才的职称申报条件、评价制度及流程;在现行广东省职称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增设适用于港澳申报人学历资历、业绩成果、学术成果等方面的补充条件;建立4个内地职称专业与港澳工程专业对应列表。
不仅如此,港澳工程相关企业和专业人士也可在自贸区南沙片区直接提供服务。2020年,南沙选取庆盛枢纽站场综合体项目作为广州市首个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试点项目,试行香港工程建筑领域专业人士备案、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和“分段报批”模式。并于2021年出台《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港澳工程及相关咨询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管理办法》。
“下一步南沙将坚持以规则融通贯通为关键抓手,开展规则对接先行先试,深化南沙与港澳重大合作平台的载体建设,率先打造内地与港澳规则衔接示范基地。”王剑说。
广州南沙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十大典型案例发布
一、在庆盛枢纽区块引入香港规划标准打造港式国际化社区
二、开设全国首所非营利港人子弟学校
三、全国首创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体系
四、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首创“四个共享”合作机制
五、港澳工程相关企业和专业人士可在自贸区南沙片区直接提供服务
六、率先建立“湾区通”企业登记互认机制
七、打造全国首个粤港澳科技创新团体标准服务平台
八、落地“跨境理财通”首批业务试点
九、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科研资金跨境拨付
十、超算南沙分中心打造全国首个超级算力直通香港网络专线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通讯员 南宣
摄影:南都记者 何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