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一等功臣刘光子,单兵俘英军王牌63人,回国后获周总理赠枪

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互联网的年代,画满图画的“小人书”,也就成为了孩子们最大的乐趣。这种读物通过生动有趣的设计,备受孩子们的青睐。
尤其是其中涉及军人战斗的题材,口碑都是极高的。因为这些画册不仅将中华民族的红色血脉跃然纸上,也让更多鲜活的英雄形象,展示在了大家的面前。
图片
老版连环画《活捉六十三个鬼子》,就是以英勇善战的志愿军一等功臣刘光子为原型,讲述了他在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中,如何攻坚克难,屡立战功的事迹。
这套画册,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和歌颂那些革命先辈和英雄的伟大功绩,更是为了弘扬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谱写出了动人的爱国篇章。
1921年,刘光子出生在内蒙古杭锦后旗的双庙镇,1948年11月正式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多次因表现突出,受到上级的表彰。
1951年2月,刘光子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并跟随部队入朝作战,同年被志愿军总部记一等功。1952年,他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单兵一把枪,俘敌63人
让刘光子威名远扬的,是他在抗美援朝中,凭借一己之力活捉了63个敌人的事迹。他用一把枪,打破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单兵单次俘获俘虏最多的纪录。
图片
刘光子当年作战时的冲锋枪和枪绳,也被放在了中国军事博物馆的展柜当中陈列着。冰冷的武器背后,记录着这位战士满腔热血奔赴疆场的每一幕画面。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央视推出了一部口碑极高的纪录片——《为了和平》。其中有一集讲到了“二级孤胆英雄”刘光子的英勇事迹,谱写出一曲动人的英雄赞歌。
1951年4月,志愿军在雪马里一带打响了战斗。这片地区的面积有方圆百里,加上特殊的地形和地势,使得这片地区呈现出了易守难攻的特点。
时任战斗组组长的刘光子,当时发现一个敌军的炮兵连正准备逃跑,于是刘光子见状就让身边的人作掩护,自己则果断冲下山去,向这股敌人发起了攻击。
刘光子靠近敌人以后,立马就大声呐喊。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顿时又有几十个敌军,从一块石头后面突然出现。战场形势突然大变,刘光子丝毫不乱。
图片
在千钧一发之际,刘光子迅速拉响手雷将其丢向敌军,自己则滚下山坡保住了性命。在滚滚浓烟的掩护下,刘光子一边用枪支疯狂射击,一边大喊:“一营向左,二营向右,给我冲!”
刘光子如此做,就是想要让敌军以为我军有大量的部队,让他们难以判断对手数量,不敢轻举妄动。他的智慧和英勇,让后人心中不禁产生敬佩之情。
在这种情况下,敌军为了保住性命,只能选择投降。但是在排队缴枪的时候,还有个敌军试图拿枪反击,但是被眼疾手快的刘光子攻击得毫无还手余地。
刘光子这波操作威慑力十足,所以其他的俘虏也只有乖乖听话的份儿了,他就这样单枪匹马,活捉了63名敌军。这些敌军所在的团是英军的格洛斯特郡团,是英军的王牌。
该团曾在英国远征埃及的殖民战争中创下转败为胜的奇迹,并被特许可以在帽子上缀有“皇家陆军”标志的帽徽。刘光子遇到的这支英军,就是格洛斯特郡团中的格洛斯特营。
图片
当时刘光子俘虏这些英军的时候,用的是PPS-43式冲锋枪,是从苏联进口的。因为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我国为了补充军火,从苏联进口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PPS-43式冲锋枪可容纳的子弹较多,在战斗中也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强悍武器与刚猛战士的结合,让刘光子在战斗中所向披靡,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外界都难以相信刘光子当时的勇气。1954年,在苏联的世界青年联会上面,斯大林听闻刘光子的事迹后问他是如何做到的,他轻描淡写地说“当时反正是豁出去”!
在作战之前,志愿军87师曾提出口号说“抓一个俘虏立一个功”,刘光子抓到了63个俘虏被志愿军总部记了一等功,并且授予了“孤胆英雄”的称号,还在1952年受到了金日成的接见。
1952年7月,刘光子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多次被毛主席、周总理接见。周总理还送了他一支半自动步枪,这位声名远昭的战士,一时间成为军民心中自带光环的英雄人物。
图片
仔细分析,刘光子当时能够创下如此出色的功绩,自然离不开那支PPS-43冲锋枪出色的性能和攻击力,因为好的武器在优秀战士手中,就是无可匹敌的宝贝。
除此之外,刘光子本身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沙场上敏捷的智慧,也是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这正是志愿军能够在抗美援朝中,取得胜利的原因!
结语
刘光子一生都坚守着军人的本色和革命的初心,不仅在战场上不辱使命,在生活中更是保持着节俭质朴的作风,在和平环境中也从未追求过奢侈高调。
到地方工作以后,刘光子经常坐在农民家的热炕头上,跟大家面对面说着心里话。据说,刘光子作战时用过的一个大瓷碗,至今仍然保存得完好无损。
1958年复员之后,刘光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过起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先后在乡武装部部长、党委副书记等重要职务上,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光子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立下的战功而沾沾自喜,而是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子女,将一名合格军人的廉洁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
1996年,75岁的刘光子与世长辞,他的肉体在人世间完成艰难的使命之后得以安息,但是血液中流淌着的红色血脉和奉献精神,却将永远被流传下去。
1999年,纪录片《抗美援朝精彩战例》将刘光子的事迹选入其中,后人虽然从未与包括刘光子在内的英雄们碰面,但是却无人不受他们的恩惠。
硝烟散去之后,我们仍需永远纪念这些革命先辈,让这些英雄永载史册,才能让红色血脉永世相传,才能让民族魂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