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歌曲、设计徽章……绍兴这位老师上的语文课,跟别人不一样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王国华 记者 朱丽珍
想必大家都学过一篇语文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里的“可爱”,背后有怎样的深层内涵。最近,绍兴中塘学校老师汤利英给学生上了这一课,她颠覆了传统语文课学生规规矩矩坐着听,老师孜孜不倦讲台上讲的状况,而是通过让学生给战士们画像、创作主题歌曲、设计徽章等形式,让学生在多学科交融中,真正懂得可爱的含义。
图片
汤利英是中塘学校党建办主任,她坦言,传统的语文课,往往是学生终日围绕阅读理解,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帮助解读作者意图,她希望用自己的课堂实践,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原来语文课堂的样态是可以被打破的,学生可以自由走动,大声讨论,交流不歇,原来语文课堂内容是可以颠覆的,学生可以在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中,用上历史、美术、音乐等辅助手段来学习语文。
图片
近日,围绕党建工作中的党史主题教育,汤利英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了更深刻的体悟,现任初一语文教师的她,想把语文学习与党史教育结合起来,她潜心研究,立足教材开展学科课程思政,通过语文课本践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图片
语文课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课,而且不能让学生感到枯燥,要怎么做?汤利英想到了妙招。在上经典红色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她以项目化学习为路径,架设“一起寻找语文课本中最可爱的人”的项目大情境,以“为课本中的人物制作月历”为驱动性任务,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动力。
图片
学生在对“抗美援朝战士”、“红军战士”、“解放军战士”等几类人的统整学习中,更加深刻理解“可爱”背后的深层内涵,尤其通过为战士们画像,《英雄赞歌》创作之“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曲创编演唱(cover 《孤勇者》),为最可爱的人设计徽章等创意活动,学生在多个学科交融的知识运用中获得成就感。
图片
“这次的语文课让我对‘可爱’有了更深更新的理解。”学生上完课后的纷纷表示。
图片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在灵活适切的项目活动中,他们分解对口的任务,发挥所长,将学习效果实现了最大化。” 汤利英表示,还将持续推进项目化学习在语文学科的落地,以课程思政理念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具有高尚情操、优秀性格品质、具有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小德”,更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的“大德”。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