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养非收养:献爱心又有物质报酬,让儿童有正常生活

图片
(图文无关)寄养制度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逐渐发展完善,现在已经是大部分英美法系国家最普遍的不能和原生家庭一同生活的未成年人的安置方法。(人民视觉/图)
寄养系统是一种介乎于孤儿院和正式收养之间的照顾方式,是英国未成年人保护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英国最早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起源于1601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之中。这部法律最早把各种分散的民间和宗教组织的慈善机构和国家义务联合起来,系统确定了政府在解决贫困问题中的各种责任,是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法。
在这部法的背景下,直到19世纪,英国的孤儿们一般在公立孤儿院生活,并在被称作济贫院(workhouse)的机构统一被教育,在济贫工厂工作,挣扎长大,勉强谋生。实际情况中,这些孤儿院和济贫院条件极差,教育水平低下,里面长大的孩子们几乎没有翻身融入正常社会的机会,更是各种针对儿童犯罪的温床。不少未成年人宁可流落街头,也要从这些机构中逃出来。这些从狄更斯的小说中即可窥见一斑。
1853年,牧师John Armistead和当地政府合作,把孩子们从孤儿院济贫院带出来,寄养在一些愿意收留他们的家庭中,成为英国第一个试行寄养制度的先行者。当地政府依旧在法律上对这些孩子有监护权,但对这些孩子的日常照顾更接近于普通家庭的生活,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能得到更多的个体化关注。同时,政府把原本给这些孩子使用的财政预算,作为类似于工资的生活补贴发放给这些家庭。这些孩子长到18岁,便脱离此系统独立。
寄养制度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逐渐发展完善,现在已经是大部分英美法系国家最普遍的不能和原生家庭一同生活的未成年人的安置方法。孤儿院基本不再存在,而仅有一些供过渡阶段短期生活的儿童之家(children's home)。目前,英国有将近十万未成年人因为各种原因并不和原生家庭一同生活,而是处于国家公共照顾系统中。其中四分之三即超过七万个孩子,和大约五万六千户寄养家庭一同生活。另外的四分之一在儿童之家暂住,部分在等待收养程序完成,部分在等待寄养家庭有空位以便搬过去。政府一直鼓励有更多的家庭加入寄养家庭的申请和工作中。
什么样的孩子会进入寄养系统呢?相对而言,英国极少有弃婴,父母双亡的孤儿也是少数;但政府保证未成年人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如果在一个家庭里发现有家暴虐待性侵、酗酒毒品等犯罪,父母有精神问题,甚至极度贫困时等,寄养系统都可以介入。一个孩子是否生活在危险的环境中,整个社区公共机构都有监督的义务。比如2007年著名的Peter Connelly虐婴案件,一个17个月大的婴儿被其母亲和她的男友虐待而死,其所在的地方政府、社区医生和社区工作人员就都被认定有渎职责任,引起全国范围内对儿童安全进一步防护的大讨论和相关政策的加强。家庭固然是私人空间,但有些底线一旦被突破,政府就应当介入。
什么样的家庭可以申请成为寄养家庭呢?从实际操作来说,这现在也是一种服务于政府的工作,政府会按照普通家庭的平均水平支付工资,并同时报销这些孩子的生活费用;所以对不少人来说,在付出爱心的同时,这也是有物质报酬的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工作。要通过政府的审核,这些申请人一般必须证明有稳定的工作和适宜的居住环境,有育儿的经验,品行端正,没有犯罪前科等等。如果家里自己已经有孩子,常常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证明这些家庭能够照顾好寄养的孩子。在此基础上,政府会优先考虑孩子的亲属来作为寄养或收养家庭。
寄养总的来说是不定时的,孩子的法定监护权归属政府,政府要像考察员工一样定期回访并检查寄养的质量。在选配寄养家庭时,政府也会考量种族宗教生活习惯等方面,尽量做到最好地匹配。寄养可以是紧急寄养、短期寄养,也可以是长期寄养;某些长期寄养人和孩子如果培养了较深厚的感情,也可以申请收养(adoption)。这种情况下,本来更为复杂漫长的收养手续,因为有了这段“试用期”而可以简洁很多。收养之后,法定监护权就从政府转移到收养的家庭,政府也不再支付工资。
这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系统。把一个孩子从亲生父母身边移开,不是一个随便的决定,需要政府申请,法庭准予,其中会有多方面的考虑。很多被寄养儿童可能存在生理或心理上的问题,和寄养父母的磨合需要很多的爱和耐心才能做好,不是发了工资就够了。当然也不排除有仅仅是为了钱申请寄养工作的不负责的家庭,甚至在寄养过程中也会发生虐待性侵等犯罪行为,因此需要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政府的密切监管。
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孤儿院来说,这样的系统使得这些孩子的生活更加正常化,更好地融入社会。很多孩子和其寄养家庭建立了深厚真挚的情感,这种正面改变孩子人生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金钱无法衡量的,令不少人愿意付出爱心和时间。我一个朋友的婆婆,在丈夫去世后为了给人生找到新的重心而申请做了寄养家庭。她对寄养女孩子的付出得到了回报:那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女孩的生母是瘾君子,她从小被忽视而有心理创伤。在婆婆家寄养了三四年之后,她重新树立自信,学业也进步了,后来顺利长大工作,结婚建立家庭。如今,她依旧视我朋友的婆婆如亲生妈妈,大事小事一起商量。这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结果了吧。
(作者系法律学者)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陆倩